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564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5
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首先根据对软土地层大量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实测曲线的拟合分析,引入地层损失法的概念,建立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模型;然后参照盾构法隧道地面沉降Peck公式和Schmidt公式和三角形沉降公式的思路,得出通过墙后地表沉降包络曲线面积也可得到围护结构变形包络线的面积,计算墙后地表沉降曲线包络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基坑工程
,特别是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与地铁车站的开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深基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并且朝着更深、更大、更复杂的方向发展。由于大多数深基坑工程都在市内施工,由此引起的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在软土地区,土体具有含水量高、强度低、渗透性低等特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增加了基坑工程施工的难度。随着变形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开展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变形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坑变形计算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地基反力法和有限单元法等。极限平衡法在基坑设计早期提出,计算简单、使用方便,常用于空间效应不明显、地层较均匀、周围环境较稳定的支护结构,但该方法不考虑墙体变形和横向支撑变形,仅通过已知的土压力计算墙体的倾斜,计算结果不能满足要求。弹性地基梁法分析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时,“m”法计算模式明确,结果也比较符合实际,应用广泛,但由于土体水平抗力系数m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对m的取值要求很高;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虽然可以模拟基坑的整个开挖过程,并对其空间三维几何特性开展研究,但对于不同种类土体参数的选取要求很高,参数选取不当会导致计算结果差异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整理、总结软土地区大量深基坑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从刘建航、侯学渊提出的墙体位移和地面沉降二者的地层移动面积相关理论出发,结合数理统计原理,提出了高斯函数拟合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曲线的方法,并导出了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变形的估算公式。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计算模型:根据对软土地层大量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实测曲线的拟合分析,引入地层损失法的概念,建立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模型;步骤2:参照盾构法隧道地面沉降Peck公式和Schmidt公式和三角形沉降公式的思路,得出通过墙后地表沉降包络曲线面积也可得到围护结构变形包络线的面积;然后计算墙后地表沉降曲线包络面积B;步骤3:根据步骤1和步骤2各相关的公式,导出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计算公式;步骤4:将各参数的值代入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围护结构任意一点的变形值。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建立的计算模型要假定以下三点:(1)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模型符合高斯函数,该计算模型公式为:式中,u为围护结构任一点变形量,单位为:mm;z为围护结构任意一点深度,单位为:m;zm为围护结构最大变形值距地表距离,单位为:m;A为围护结构变形曲线包络面积,单位为m·mm;w为经验系数;(2)围护结构变形曲线包络面积A值的确定:围护结构变形曲线包络面积A与墙后地表沉降包络曲线面积B之比存在比例关系为:A=αB,式中,α为比例系数;(3)通过软土地区大量深基坑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假定围护结构最大变形值距地表距离zm与围护结构总长度Hg的比和基坑开挖深度h与基坑总深度H的比成线性比例关系为:式中,γ的取值为0.4~0.6。其更进一步技术方案:在步骤2中计算墙后地表沉降曲线包络面积B的步骤如下:首先,提出三条假设:①对于柔性板桩墙,插入深度较浅,围护结构插入深度hd与基坑开挖深度h的插入比为hd/h<0.5时,最大地表沉陷量要比最大墙体位移量大;②对于地下连续墙、插入较深的,围护结构插入深度hd与基坑开挖深度h的插入比为hd/h>0.5的柱列式灌注桩墙,围护结构变形值um约为墙后地表沉降δm的1.4倍,即um≈1.4δm;③地表沉陷影响范围x0为:式中,为围护结构范围内土体的加权平均内摩擦角;同时,根据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实测资料分析,提出墙后地表沉降曲线δ(x)的计算公式表示为:式中,xm为地表沉降最大值距坑边距离,单位为:m;a为自定义系数,式中,δm为地表沉降最大值,单位为:mm;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对墙后地表沉降曲线的计算公式中x在[0,x0]上积分,即为墙后地表沉降曲线包络线的面积B:最后,整理后得到墙后表沉降曲线包络线的面积B的计算公式:在步骤3中,根据步骤1和步骤2中的各相关的推导计算公式,导出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计算公式为:式中β为自定义系数,β=α·a,w的取值范围为基坑总深度H的0.4~0.6倍。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及经验,围护结构变形曲线包络面积A与墙后地表沉降包络曲线面积B之比的比例系数α的取值范围为0.83~1.25。当围护结构插入深度hd与基坑开挖深度h的插入比为hd/h≤0.5时,比例系数α的取值范围为0.83~1.0;当围护结构插入深度hd与基坑开挖深度h的插入比为hd/h>0.5时,比例系数α的取值范围为1.0~1.25。本专利技术之“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能快速计算出工程中的围护结构任意一点的变形值,数据准确,为施工过程提供了数据参考,根据计算出来的数据结合已有的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历史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形趋势,对危险位置提前预警并重点监测,有利于施工管理人员和业主方的工程决策。为了检验方法的有效性,通过高斯函数对围护结构变形的拟合曲线与实测结果曲线高度拟合,效果良好,从图3~图5以及附表3~附表4可以看出计算曲线与实测曲线形态相似,拟合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之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模型简单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围护变形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图(开挖至16.5米时);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围护变形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图(开挖至7.5米时);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围护变形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图(开挖至11米时);图5是本专利技术之围护变形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图(开挖至14米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计算模型:为了能够估算和预测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根据对软土地层大量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实测曲线的拟合分析,引入地层损失法的概念,建立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模型;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模型简单示意图。图1中所示的各参数含义分别为:h—基坑开挖深度;hd—围护结构插入深度;xm—地表沉降最大值距坑边距离(m);x0—地表沉降范围(m);um—围护结构最大位移(mm);δm—地表沉降最大值(mm);Hg—围护结构深度(m)。本专利技术之计算模型需要假定以下三点:(1)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模型符合高斯函数,该计算模型公式为:式中,u为围护结构任一点变形量,单位为:mm;z为围护结构任意一点深度,单位为:m;zm为围护结构最大变形值距地表距离,单位为:m;A为围护结构变形曲线包络面积,单位为m·mm,可取0.83~1.25倍地表沉降曲线包络面积;w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计算模型:根据对软土地层大量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实测曲线的拟合分析,引入地层损失法的概念,建立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模型;步骤2:参照盾构法隧道地面沉降Peck公式和Schmidt公式和三角形沉降公式的思路,得出通过墙后地表沉降包络曲线面积也可得到围护结构变形包络线的面积;然后计算墙后地表沉降曲线包络面积B;步骤3:根据步骤1和步骤2各相关的公式,导出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计算公式;步骤4:将各参数的值代入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围护结构任意一点的变形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计算模型:根据对软土地层大量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实测曲线的拟合分析,引入地层损失法的概念,建立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模型;步骤2:参照盾构法隧道地面沉降Peck公式和Schmidt公式和三角形沉降公式的思路,得出通过墙后地表沉降包络曲线面积也可得到围护结构变形包络线的面积;然后计算墙后地表沉降曲线包络面积B;步骤3:根据步骤1和步骤2各相关的公式,导出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计算公式;步骤4:将各参数的值代入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围护结构任意一点的变形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建立的计算模型要假定以下三点:(1)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模型符合高斯函数,该计算模型公式为:式中,u为围护结构任一点变形量,单位为:mm;z为围护结构任意一点深度,单位为:m;zm为围护结构最大变形值距地表距离,单位为:m;A为围护结构变形曲线包络面积,单位为m·mm;w为经验系数;(2)围护结构变形曲线包络面积A值的确定:围护结构变形曲线包络面积A与墙后地表沉降包络曲线面积B之比存在比例关系为:A=αB,式中,α为比例系数;(3)通过软土地区大量深基坑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假定围护结构最大变形值距地表距离zm与围护结构总长度Hg的比和基坑开挖深度h与基坑总深度H的比成线性比例关系为:式中,γ的取值为0.4~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计算墙后地表沉降曲线包络面积B的步骤如下:首先,提出三条假设:①对于柔性板桩墙,插入深度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康陆征宇王中海徐育靖黎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