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防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51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防门,包括门框、左门板、右门板,所述的左、右门板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门框上,所述的门框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左、右门板上滑动连接有门栓,所述的门栓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穿设于定位孔中并与定位孔的内壁抵触设置,所述的右门板的边沿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形成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内固定有橡胶,所述的左门板靠近右门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的左门板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转动带动密封板与橡胶抵触设置,解决了密闭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防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人防门。
技术介绍
人防门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时所使用的门。目前,公开号为CN2053828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防门,它包括门框以及通过铰接结构铰接于门框的门体,所述门体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门体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滚轮,所述门体通过滚轮抵接在地面,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有用于锁紧滚轮的锁紧组件。这种人防门结构简单,在需要将门体关闭时,将门体沿着铰接翻转,将门栓沿着门体的宽度方向推动,并与门框抵触,实现了门体的关闭,但是门体与门框之间往往会存在较大的间隙,密闭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人防门,在将人防门关闭时,通过设置橡胶,使橡胶和密封板抵触,达到提升密闭性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防门,包括门框、左门板、右门板,所述的左、右门板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门框上,所述的门框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左、右门板上滑动连接有门栓,所述的门栓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穿设于定位孔中并与定位孔的内壁抵触设置,所述的右门板的边沿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形成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内固定有橡胶,所述的左门板靠近右门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的左门板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转动带动密封板与橡胶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门板沿着铰接处翻转,继而将门栓穿入到定位孔中,并使门栓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不易从定位孔中脱出,将左、右门板定位,将驱动杆转动,将密封板与橡胶抵触,通过橡胶的形变,使得密封板与橡胶之间不易存在较大的间隙,使得人防门具有较好的密闭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固定板远离右门板的一端往靠近橡胶的方向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固定板对橡胶产生挤压力,通过挤压力的作用,使橡胶的内部产生应力,通过应力的作用,使得密封板在与橡胶接触时,能够更为紧密,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密闭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套,所述的连接套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与门板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密封板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杆转动,通过螺纹的作用,推动连接套往靠近密封板的方向平稳滑动,并将密封板与橡胶抵触,操作简便,同时,通过螺纹的作用,能够使密封板对橡胶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密闭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密封板朝向橡胶的一端呈弧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密封板与橡胶抵触时,使得密封板能够对橡胶产生较大的压强,从而能够将密封板的与橡胶之间的接触更为紧密,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密封板与橡胶之间的间隙,提升密闭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密封板的侧面固定有肋板,所述的肋板与所述的橡胶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肋板的设置,能够增加密封板的结构强度,使密封板不易因门板受到外物转机而发生较大弯折,提升了密封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与右门板之间通过加强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左、右门板的质量较大,在右门板往靠近门框的方向移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较大,加强板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第二固定板的结构强度,使第二固定板不易发生损坏,提升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门框通过螺栓固定有台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雨水不易进入到门内,当将螺栓旋下时能够便于车辆进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需要将人防门关闭时,将门板沿着铰接处往靠近门框的方向移动,继而转动驱动杆,使密封板往靠近橡胶的方向移动,并与橡胶抵触,通过第一固定板的挤压作用,使橡胶内部产生较大的应力,增加了与密封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时门板能够与门框之间具有较好的密闭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的A处放大图;图3为图1的B方向视图;图4为图3的C处放大图;图5为体现橡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D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门框;11、定位孔;12、门轴;201、左门板;202、右门板;21、滑移板;22、安装座;23、旋转杆;231、动力杆;24、驱动盘;25、引导座;26、螺栓;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21、第一连接段;322、第二连接段;33、门栓;34、放置座;35、连接板;41、第一固定板;42、第二固定板;421、加强板;43、橡胶;5、驱动杆;51、螺纹段;52、固定段;53、定位段;61、手轮;62、轴承;63、放置板;64、连接套;65、引导凹槽;66、限位凹槽;7、定位套;8、台阶;9、密封板;91、肋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人防门,包括门框1,门框1预埋在墙体中。在门框1上开设有八个定位孔11。如图2至图4所示,门框1通过轴承62与门轴12转动连接。门轴12呈圆柱形设置并且竖直放置。左门板201和右门板202均通过螺栓26固定有滑移板21,滑移板21与门轴12固定连接。在左门板201和右门板202的中部固定有一个安装座22,在安装座22转动连接有一个蜗轮(图中未示出),将旋转杆23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座22中并且与蜗轮固定,另一端固定有一个驱动盘24,驱动盘24呈圆盘状。在长条状的动力杆231的中部穿设于安装座22中,并且与蜗轮啮合。动力杆231的长度方向与左门板201和右门板202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左门板201和右门板202上固定有引导座25,将动力杆231穿设于引导座25中并且与引导座25滑动连接。在动力杆231的外壁上开设有一条限位槽,将螺栓26与引导座25螺纹连接,并将螺栓26的端部置于限位槽中。动力杆231的两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1,第一连接杆31远离动力杆231的一端铰接在呈L形设置的连接板35的一端。连接板35的中部转动连接于左门板201和右门板202上。将连接板35远离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杆32铰接。动力杆231每端的两个第一连接杆31所形成的V的开口朝向同向设置。第二连接杆32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连接段321和第二连接段322。将第一连接段321的一端和上述的连接板35铰接,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段322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段321靠近第二连接段32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定位环,定位环为螺母。将定位环与第二连接段322抵触,并且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第二连接段322远离第一连接段321的一端和门栓33的一端铰接。放置座34通过螺栓26固定在左门板201和右门板202上。放置座34上开设有引导孔,将门栓33穿设于引导孔中。并且引导孔与动力杆231的轴心呈垂直设置。在放置座34上螺栓26连接有一个定位件,定位件为螺栓26。门栓33的外壁上开设有一个长条状的定位槽(图中未示出),将定位件穿过放置座34并置于定位槽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右门板202固定有一个第一固定板41和一个第二固定板42,第一固定板41与第二固定板42均与门框1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第二固定板42的横截面呈L形设置。将第一固定板41的侧边与第二固定板42焊接。使第一固定板41与第二固定板42形成一个放置槽。将橡胶43固定在放置槽中。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防门,包括门框(1)、左门板(201)、右门板(202),所述的左、右门板(201、202)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门框(1)上,所述的门框(1)上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的左、右门板(201、202)上滑动连接有门栓(33),所述的门栓(33)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穿设于定位孔(11)中并与定位孔(11)的内壁抵触设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右门板(202)的边沿固定有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与第二固定板(42)形成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内固定有橡胶(43),所述的左门板(201)靠近右门板(20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密封板(9),所述的左门板(201)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5),所述的驱动杆(5)转动带动密封板(9)与橡胶(43)抵触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门,包括门框(1)、左门板(201)、右门板(202),所述的左、右门板(201、202)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门框(1)上,所述的门框(1)上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的左、右门板(201、202)上滑动连接有门栓(33),所述的门栓(33)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穿设于定位孔(11)中并与定位孔(11)的内壁抵触设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右门板(202)的边沿固定有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2),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与第二固定板(42)形成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内固定有橡胶(43),所述的左门板(201)靠近右门板(20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密封板(9),所述的左门板(201)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5),所述的驱动杆(5)转动带动密封板(9)与橡胶(43)抵触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增光张柱良刘伟彭增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恒威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