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及植筋扩建加固航站楼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47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4
高性能混凝土及植筋扩建加固航站楼的连接结构,横向植筋沿支撑柱的截面方向平行分层布置,横向植筋的外部包裹有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横向连接板与支撑柱的截面方向平行且设置在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底部;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底部插入横向连接板的凹槽中,然后通过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嵌缝连接。肋板设置在横向连接板的底部,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柱的本体与横向连接板的边缘,用以支撑横向连接板。横向植筋有效提升了支撑柱的受力能力;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底部插入横向连接板的凹槽,有效的提升了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粘结支撑能力;横向连接板、肋板的布置对混凝土加固层进行了二次保护支撑,防止出现意外,增强了航站楼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混凝土及植筋扩建加固航站楼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高性能混凝土以及植筋进行扩建加固的航站楼连接结构,属于建筑扩建施工

技术介绍
在大多数既有航站楼建筑物的加固与改造工程中,有不少涉及到新增梁与旧柱或新增柱与旧梁连接而形成新的梁柱节点,或对原有梁柱节点进行加固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而梁柱节点又是结构体系中重要的受力部位,因此,研究受力合理、安全可靠的加固改造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在既有建筑加固与改造中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植筋系统中包括三种不同的介质:基材(一般为混凝土)、钢筋和粘结剂。用于植筋锚固的粘结剂也常称为植筋胶。在进行新旧混凝土粘结试验及实际混凝土修补时,新旧混凝土破坏曲面,大部分情况下,会在原结合面附近或沿偏离结合面的区域破坏,这一破坏区域叫做界面过渡区,它是新旧混凝土粘结后的薄弱区。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薄弱区的形成不仅与其薄弱区的形成有关,还与其内部复杂的初应力应变有关。由于粘结区已受力的旧混凝土构成的应力与新浇筑时产生的温度应力、收缩应力等交织在一起,可能在粘结区混凝土中构成复杂的初应力,这些复杂的初应力和界面过渡区混凝土内部缺陷一起,影响了粘结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为了获得整体性能良好的新旧混凝土粘结工艺,国内外科研人员及工程师对其进行了研究,大量的文献表明,影响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界面的处理方式及粗糙度、界面剂、混凝土强度及种类、粘结方位、混凝土龄期、机械栓及界面植筋与否等因素。老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是影响粘结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老混凝土表面处理后的结合面粘结强度比没有处理的高。研究并应用的一些常用粗糙度处理的方法分为喷射处理、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三大类。目前,国内对于梁柱节点加固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和增大柱截面加固法三种方法。从总体情况看,对加固改造梁柱节点的连接方法及受力性能,尤其是加固改造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的研究还无法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高性能混凝土及植筋扩建加固航站楼的连接结构,通过高性能混凝土及植筋结构实现对新航站楼扩建的加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性能混凝土及植筋扩建加固航站楼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横向植筋1、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横向连接板3、肋板4,支撑柱5为既有航站楼支撑梁I与扩建航站楼支撑梁II的连接支撑主体,横向植筋1、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横向连接板3、肋板4均设置在支撑柱5与既有航站楼支撑梁I、扩建航站楼支撑梁II搭接支撑的下部;横向植筋1沿支撑柱5的截面方向平行分层布置,横向植筋1的外部包裹有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横向连接板3与支撑柱5的截面方向平行且设置在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的底部;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的底部插入横向连接板3的凹槽中,然后通过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嵌缝连接。肋板4设置在横向连接板3的底部,肋板4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柱5的本体与横向连接板3的边缘,用以支撑横向连接板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横向植筋沿支撑柱的截面方向平行分层布置,有效提升了支撑柱的受力能力。2、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底部插入横向连接板的凹槽,两者形成既有的刚性连接,然后通过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嵌缝补充连接,有效的提升了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粘结支撑能力。3、横向连接板、肋板的布置对混凝土加固层进行了二次保护支撑,防止出现意外,增强了航站楼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高性能混凝土及植筋扩建加固航站楼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横向植筋1、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横向连接板3、肋板4,支撑柱5为既有航站楼支撑梁I与扩建航站楼支撑梁II的连接支撑主体,横向植筋1、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横向连接板3、肋板4均设置在支撑柱5与既有航站楼支撑梁I、扩建航站楼支撑梁II搭接支撑的下部;横向植筋1沿支撑柱5的截面方向平行分层布置,横向植筋1的外部包裹有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横向连接板3与支撑柱5的截面方向平行且设置在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的底部;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的底部插入横向连接板3的凹槽中,然后通过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嵌缝连接。肋板4设置在横向连接板3的底部,肋板4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柱5的本体与横向连接板3的边缘,用以支撑横向连接板3。横向植筋沿支撑柱的截面方向平行分层布置,有效提升了支撑柱的受力能力。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底部插入横向连接板的凹槽,两者形成既有的刚性连接,然后通过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嵌缝补充连接,有效的提升了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粘结支撑能力。横向连接板、肋板的布置对混凝土加固层进行了二次保护支撑,防止出现意外,增强了航站楼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性能混凝土及植筋扩建加固航站楼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横向植筋(1)、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横向连接板(3)、肋板(4),支撑柱(5)为既有航站楼支撑梁(I)与扩建航站楼支撑梁(II)的连接支撑主体,横向植筋(1)、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横向连接板(3)、肋板(4)均设置在支撑柱(5)与既有航站楼支撑梁(I)、扩建航站楼支撑梁(II)搭接支撑的下部;横向植筋(1)沿支撑柱(5)的截面方向平行分层布置,横向植筋(1)的外部包裹有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横向连接板(3)与支撑柱(5)的截面方向平行且设置在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的底部;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的底部插入横向连接板(3)的凹槽中,然后通过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嵌缝连接;肋板(4)设置在横向连接板(3)的底部,肋板(4)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柱(5)的本体与横向连接板(3)的边缘,用以支撑横向连接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性能混凝土及植筋扩建加固航站楼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横向植筋(1)、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横向连接板(3)、肋板(4),支撑柱(5)为既有航站楼支撑梁(I)与扩建航站楼支撑梁(II)的连接支撑主体,横向植筋(1)、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2)、横向连接板(3)、肋板(4)均设置在支撑柱(5)与既有航站楼支撑梁(I)、扩建航站楼支撑梁(II)搭接支撑的下部;横向植筋(1)沿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