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美华专利>正文

墙体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19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墙体建筑模板包括支撑混凝土的多个建筑模板构件和连接上述建筑模板构件的直线构件;上述建筑模板构件又包括指定宽度和高度的四角形模板构件,位于上述模板构件边沿位置用于加强支撑强度的框架构件和横穿于上述模板构件上的横向加固构件;上述横向加固构件是将金属板材弯曲而成,其正面形成开口,这些是墙体建筑模板的特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减轻墙体建筑模板的整体重量的同时,又能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方便现场施工。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不仅使施工者便于搬运,也能使各种结合装置很容易地连接。这使得在工厂阶段,可以提前组装建筑模板,并将其搬运至施工现场使用,也可以提高墙体建筑模板的直线度。

Wall building formwork

The wall building formwork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 multiple linear component construction template member supporting the concrete and connecting the formwork component; the construction template member includes the specified width and height of the four corners in the template template component, component edge position for the transverse reinforcing member to strengthen the supporting strength of the framework components and across the template member; the transverse reinforcing member is formed by bending the metal plate, the front opening is form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ll building template.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whole weight of the wall formwork can be reduced, and the supporting strength can be ensured to be convenient for field construction. Besides,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make the builder easy to carry, but also make all kinds of bonding devices easy to connect. This makes it possible to assemble the building template in advance at the factory stage and carry it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also increase the straightness of the wall construction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体建筑模板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将多个建筑模板连接而成为墙体的技术研发品。上述的建筑模板虽然为轻质材料,但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并且,搬运方便,可以很容易地将各种结合装置连接起来,这种墙体建筑模板还可以提高建筑模板连接而成的整个墙体的直线度。
技术介绍
在建造混凝土构造的建筑物时,在混凝土内部放置钢筋等加固材料后,用建筑模板将其缠裹之后再往建筑模板里浇注混凝土,即可完成混凝土构筑物。此时所使用的建筑模板是临时构建的构筑物,是用胶合板、硬质纤维板、合成树脂、铝合金模板、钢板等构建而成的。建筑模板的用途主要在于将混凝土构筑物固定为规定的形态和尺寸。建筑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是由胶合板及其他合成树脂等材料制成的,不和混凝土接触的一面添加了铁制金属材质的框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来抵抗混凝土的压力。但是,在建造构筑物,要注入混凝土时,由于受到混凝土的压力,这种建筑模板相互之间的连接部位就可能会错位,使得构筑物无法得以建造。所以为了防止这种错位现象的发生,需要利用各种装置来支撑建筑模板的外部。可是,一直以来在建筑模板上没有另外设置把手,建筑模板搬运工在搬运头顶上或肩上的建筑模板的过程中,建筑模板有可能会掉落,使得搬运工受伤或建筑模板破损。并且,各种连接装置的结合部位也没能设置好,只能和像钳型夹这类受限制的连接装置相结合。另外,为了提供一定的支撑压力,建筑模板框架过于笨重,使得建筑模板的搬运和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建筑模板,这种墙体建筑模板不仅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而且将降低了自身重量,并能将这种建筑模板结合成墙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建筑模板,这种墙体建筑模板不仅能使搬运方便,并且很容易通过各种结合装置进行连接,形成墙体。本墙体建筑模板研发品还有一目的在于,当结合多个建筑模板时能防止建筑模板位置的散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墙体建筑模板包括支撑混凝土的多个建筑模板构件和连接上述建筑模板构件的直线构件;上述建筑模板构件又包括预先指定宽度和高度的四角形模板构件,位于上述模板构件边沿位置用于加强支撑强度的框架构件和横穿于上述模板构件上的横向加固构件;上述横向加固构件是将金属板材弯曲而成,其正面有一个开口部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直线构件是圆形截面或四角形截面的金属管。此处,上述横向加固构件的内部设有横贯于上述横向加固构件上下方向的加固结合构件。具有这种特征的建筑模板重量较轻,方便搬运及建筑模板之间的相互结合。并且,上述加固结合构件内有方便上述直线构件的固定锁扣插入而设置的锁扣拆卸开口。可取的是,为了把上述直线构件连接到上述建筑模板中,锁扣上连接有加压构件。另外,上述横向加固构件正面的开口部件上设有把手部件。这种特征使得建筑模板重量较轻,也方便搬运及建筑模板之间的相互结合。此处,上述把手部件由形成上述横向加固构件的金属材料弯曲而成。并且,在上述框架构件中,设置于上述模板构件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框架构件处设有容易分离建筑模板的脱模构件插入口。另外,上述框架构件处设有能使建筑模板的固定锁扣通过的凹陷口。具有这种特征的建筑模板,方便建筑模板之间的相互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包括设置于上述模板构件高度方向的纵向加固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能使整个墙体建筑模板的重量减轻,确保其拥有足够支撑强度,方便于现场的施工。并且,还能方便搬运建筑模板以及能十分容易地连接上各种结合装置。另外,它还能提高墙体建筑模板的直线度。附图说明下述附件的图样是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品以及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品的技术思路,但对本专利技术品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下图所示的事项。图1是墙体建筑模板的立体图。图2是包含于上述墙体的建筑模板的立体图。图3A至图3D是上述建筑模板各种示例的正面图。图4A和图4B是包含于上述建筑模板的横向加固构件的正面图。图5是上述建筑模板的侧截面图。图6A是设置于上述横向加固构件上加固结合构件的正面图图6B是设置于上述横向加固构件上加固结合构件的侧面图。图7是上述建筑模板的横截面图。图8是上述多个建筑模板相结合时,横向直线构件相结合状态下的立体图。图9是图8中A部分的立体图。图10是上述多个建筑模板相结合时,横向直线构件相结合状态下的另一立体图。图11是图10中B部分的立体图。图12是图1中C部分的立体图。图13是横向直线构件结合于上述建筑模板时的侧截面图。图14是另一示例的横向直线构件结合于上述建筑模板时的侧截面图。附图标记10:模板构件;20:框架构件;22:脱模构件插入口;24:凹陷口;30:横向加固构件;32:开口部件;33:把手部件;34:加固结合构件;35:锁扣拆卸开口;40:纵向加固构件;50:横向直线构件;62:锁扣;66:加压构件;70:纵向直线构件;80:锁扣。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件的图样对本专利技术品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在此之前,首先说明一点,在本明细书和权利要求书里使用的术语不能只局限于其字典意义来理解。专利技术人为了采用最佳方法来说明其专利技术,本着定义概念的最适宜原则来使用术语,因此在理解本明细书和权利要求书里的术语时,应按照符合本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意义和概念来理解。因此,本明细书上的示例及图样所示的组成部件只是本专利技术可取的合适示例,并不能体现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技术思想。本专利技术还在申请专利阶段,因此有多种多样的等同物和变形例能替代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图1是墙体建筑模板的立体图,图2是包含于上述墙体的建筑模板的立体图,图3A至图3D是上述建筑模板各种示例的正面图,图4A和图4B是包含于上述建筑模板的横向加固构件的正面图,图5是上述建筑模板的侧截面图,图6A和图6B是设置于上述横向加固构件上加固结合构件的正面图和侧面图,图7是上述建筑模板的横截面图,图8是上述多个建筑模板相结合时,横向直线构件相结合状态下的立体图,图9是图8中A部分的立体图,图10是上述多个建筑模板相结合时,横向直线构件相结合状态下的另一立体图,图11是图10中B部分的立体图,图12是图1中A部分的立体图,图13是横向直线构件结合于上述建筑模板时的侧截面图,图14是另一示例的横向直线构件结合于上述建筑模板时的侧截面图。参照图1~14,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墙体建筑模板1包括支撑混凝土的多个建筑模板构件和连接上述建筑模板构件的直线构件50;上述建筑模板构件又包括指定宽度和高度的四角形模板构件10,位于上述模板构件10边沿位置用于加强支撑强度的框架构件20和横穿于上述模板构件10上的横向加固构件30;上述横向加固构件30是将金属板材弯曲而成,其正面有一个开口部件32。上述模板构件10大体由合成树脂的四角形板材构成。上述模板构件10的边沿位置设有加强支撑强度的框架构件20。即,上述框架构件20设置于四角形的上述模板构件10的各个边沿处,且大体上呈四角形。上述框架构件20可以由金属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的条梁构成,为了提高上述框架构件20的承载力,在其内部设置有方木的承载力加强构件21。还设有横穿于上述模板构件10上的横向加固构件30。上述横向加固构件30能提高建筑模板的支撑强度。此处,上述横向加固构件30是切断并弯曲类似不锈钢等金属板材形成的,正面形成一个开口部件32。即,上述横向加固构件30大体是将金属板材切割成四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混凝土的多个建筑模板构件和;连接所述建筑模板构件的直线构件;所述建筑模板构件又包括:指定宽度和高度的四角形模板构件,位于所述模板构件边沿位置用于加强支撑强度的框架构件和,横穿于所述模板构件上的横向加固构件;所述横向加固构件是将金属板材弯曲而成,其正面形成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01 KR 10-2017-00145821.一种墙体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混凝土的多个建筑模板构件和;连接所述建筑模板构件的直线构件;所述建筑模板构件又包括:指定宽度和高度的四角形模板构件,位于所述模板构件边沿位置用于加强支撑强度的框架构件和,横穿于所述模板构件上的横向加固构件;所述横向加固构件是将金属板材弯曲而成,其正面形成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构件是圆形截面或者四角形截面的金属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固构件的内部设有横贯于所述横向加固构件上下方向的加固结合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合构件内有方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韩雄
申请(专利权)人:金美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