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树森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车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130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车体结构,包括底盘、前支架、后支架,前支架包括一个前横梁和两个支撑杆,前横梁通过两个支撑杆连接在底盘上;后支架包括一个后横梁和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与后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后支架的两个立柱分别铰接在两个后支座上;所述后支座上设置有卡孔,在两个立柱之间水平设置有一根与卡孔配合的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嵌入在两个立柱的行程孔中,且横杆的两端由弹簧支撑;前支架和后支架直立时,横杆卡入卡孔中,前支架和后支架下放时,横杆脱离卡孔;前支架前横梁和后支架的后横梁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前支架的支撑杆和后支架的立柱通过连接杆连接,以形成前支架和后支架的联动。

Folding vehicle body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able car body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 front bracket, the front bracket comprises a front crossbeam and two support rods, the front crossbeam through two supporting rods are connected to the chassis; after the bracket comprises a beam and two column, both ends of the top two column respectively. And after the beam is fixedly connected; two post bracket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the two rear support; the back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hole at the level between the two posts set a bar with the card hole, the two ends of the cross bar are respectively embedded in the two column of the stroke hole, both ends and the bar is supported by spring; front bracket and a rear bracket upright when the bar card into the card hole in the front bracket and a rear bracket down at a bar from Cacon; after the front bracket beam frame between the front crossbeam and connected by a telescopic rod; The support rod of the front support and the upright post of the back support ar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rod to form the linkage of the front support and the rear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车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三轮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车体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车体结构。
技术介绍
三轮车(电动三轮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传统的三轮车体积较大,不便于搬运和存放,尤其是对于城市楼房住户的老年使用者,由于居住场所的限制,更加不便于搬运和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轮车或电动三轮车的新型折叠车体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折叠车体结构,包括底盘、前支架、后支架,前支架包括一个前横梁和两个支撑杆,前横梁通过两个支撑杆连接在底盘上;其中,支撑杆的顶端与前横梁铰接,支撑杆的底端与底盘铰接;后支架包括一个后横梁和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与后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底盘上设置有两个后支座,后支架的两个立柱分别铰接在两个后支座上;所述后支座上设置有卡孔,在两个立柱之间水平设置有一根与卡孔配合的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嵌入在两个立柱的行程孔中,且横杆的两端由弹簧支撑;前支架和后支架直立时,横杆卡入卡孔中,前支架和后支架下放时,横杆脱离卡孔;前支架前横梁和后支架的后横梁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前支架的支撑杆和后支架的立柱通过连接杆连接,以形成前支架和后支架的联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支座由外支撑片和内支撑片组成,立柱铰接在外支撑片和内支撑片之间,在后支座的内支撑片上设置有卡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两个立柱底部相对面开设有长条形的行程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立柱铰接,连接杆与支撑杆的铰接点到支撑杆与底盘的铰接点的距离等于连接杆与立柱的铰接点到立柱与后支座的铰接点的距离。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折叠车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通过横杆和支座上卡孔的设计,方便使用者实现车架的下放与直立状态的切换。车架处于直立支撑状态,此时横杆卡入后支座的卡孔中,前支架和后支架处于竖直状态,前横梁和后横梁等高,伸缩杆处于水平状态;当需要下放车架时,使用者(用脚)下压横杆,使横杆下压弹簧,沿行程孔向下移动,同时向前推动车架,使横杆脱离卡孔,从而将车架下放。附图说明图1是车架处于直立支撑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车架处于下放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后支架与横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折叠车体结构,参见附图1,包括底盘1、前支架2、后支架3,前支架2包括一个前横梁2-1和两个支撑杆2-2,前横梁2-1通过两个支撑杆2-2连接在底盘1上;其中,支撑杆2-2的顶端与前横梁2-1铰接,支撑杆的底端与底盘1铰接;后支架3包括一个后横梁3-1和两个立柱3-2,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与后横梁3-1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底盘1上设置有两个后支座4,后支架3的两个立柱3-2分别铰接在两个后支座4上;所述后支座4由外支撑片和内支撑片组成,立柱铰接在外支撑片和内支撑片之间,在后支座4的内支撑片4-1上设置有卡孔a,在两个立柱3-2之间水平设置有一根可卡入卡孔a的横杆7,参见附图3,在两个立柱底部相对面开设有长条形的行程孔3-21,横杆的两端分别嵌入在两个立柱3-2的行程孔3-21中,且横杆的两端由弹簧3-22支撑(弹簧3-22的一端与横杆连接,另一端与立柱3-2底端连接);使用者可以(用脚)下压横杆7,使横杆下压弹簧,沿行程孔3-21向下移动,(脚)松开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横杆7再次被顶起;前支架2前横梁2-1和后支架3的后横梁3-1之间通过两根伸缩杆5连接;前支架2的两个支撑杆2-2和后支架3的两个立柱3-2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杆6连接,即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2-2和立柱3-2铰接,且连接杆6与支撑杆2-2的铰接点到支撑杆2-2与底盘1的铰接点的距离等于连接杆6与立柱3-2的铰接点到立柱3-2与后支座4的铰接点的距离。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参见附图1,车架处于直立支撑状态,此时,横杆7卡入后支座的卡孔a中,前支架2和后支架3处于竖直状态,前横梁2-1和后横梁3-1等高,伸缩杆5处于水平状态;当需要下放车架时,参见附图2,使用者(用脚)下压横杆7,使横杆下压弹簧,沿行程孔3-21向下移动,同时向前推动车架,使横杆脱离卡孔a,从而将车架下放;车架下放时,通过连接杆6使前支架2和后支架3形成联动,伸缩杆5在车架下放的过程中伸长。以上对本技术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前支架、后支架,前支架包括一个前横梁和两个支撑杆,前横梁通过两个支撑杆连接在底盘上;其中,支撑杆的顶端与前横梁铰接,支撑杆的底端与底盘铰接;后支架包括一个后横梁和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与后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底盘上设置有两个后支座,后支架的两个立柱分别铰接在两个后支座上;所述后支座上设置有卡孔,在两个立柱之间水平设置有一根与卡孔配合的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嵌入在两个立柱的行程孔中,且横杆的两端由弹簧支撑;前支架和后支架直立时,横杆卡入卡孔中,前支架和后支架下放时,横杆脱离卡孔;前支架前横梁和后支架的后横梁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前支架的支撑杆和后支架的立柱通过连接杆连接,以形成前支架和后支架的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前支架、后支架,前支架包括一个前横梁和两个支撑杆,前横梁通过两个支撑杆连接在底盘上;其中,支撑杆的顶端与前横梁铰接,支撑杆的底端与底盘铰接;后支架包括一个后横梁和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与后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底盘上设置有两个后支座,后支架的两个立柱分别铰接在两个后支座上;所述后支座上设置有卡孔,在两个立柱之间水平设置有一根与卡孔配合的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嵌入在两个立柱的行程孔中,且横杆的两端由弹簧支撑;前支架和后支架直立时,横杆卡入卡孔中,前支架和后支架下放时,横杆脱离卡孔;前支架前横梁和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宋树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