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00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机,包括预热装置、弯管装置,所述预热装置设于弯管装置的一侧,所述弯管装置包括顶升机构及下压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下支撑体,下支撑向上设有至少一个下弯管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上支撑体,上支撑体向下设有至少一个上弯管机构,所述上弯管机构的个数与下弯管机构的个数相同,每两个相邻的弯管机构之间设有2个夹筋机构及与所述2个夹筋机构分别连接的夹筋气缸,位于边缘的弯管机构的外侧设有1个夹筋机构及与所述1个夹筋机构连接的夹筋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弯管机设置了夹筋机构,夹筋机构中的夹筋零件在凸轮的推动下朝着弯管靠近,在弯管的两侧迅速形成夹筋,使得弯管的稳定性增强,避免了弯管容易发生回弹情况的发生。

Pipe be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nding machine, comprising a preheating device and a pipe bending device, one side of the pre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ending device, the bending device comprises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press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 body, to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bend mechanism, the under the pressure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ing body, the suppor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bend down mechanism, the number of the number on the bending mechanism and the bend mechanism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2 rib clamping mechanism and with the 2 rib clamping mechanism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rib clamp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ending mechanism of each two adjacent to the lateral bending mechanism located at the edge of a 1 rib clamping mechanism and with the 1 rib clamp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b clamping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bending machine set rib clamping mechanism, reinforced rib clamping parts mechanism in cam driven towards the elbow close to the elbow on both sides of the rapid formation of reinforcement, so that the enhanced stability of the elbow, avoid the elbow prone to rebound situ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机
本技术涉及弯管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弯管机。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塑料弯管是采用如下技术:机构由预热装置和弯管装置组成,弯管装置包括弯管平台,弯管平台上设有若干排列整齐的若干个靠压模,靠压模的形状与所弯制的塑料管的弧面形状相同,对应一组靠压模的前部两侧设有顶压模,顶压模与靠压模相对应的弧面与所弯制的塑料管的弧面形状相同,顶压模上设有拉杆,拉杆通过驱动装置的来回运动推动顶压膜向靠压膜移动,在顶压模与靠压模的压制下,直的塑料管弯曲形成弯管结构。以上技术中固然能使塑料弯管快速地弯曲到所需的角度,但是在实际效果中,这种热压方式所形成的弯管会轻易地发生回弹,从而实际角度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弯管机,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弯管机所制造出的弯管持久性差,弯度容易回弹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弯管机,包括预热装置、弯管装置,所述预热装置设于所述弯管装置的一侧,所述弯管装置包括顶升机构及下压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下支撑体,所述下支撑体向上设有至少一个下弯管机构,所述下弯管机构包括下弯管台以及连接下弯管台的第一加热器,所述下弯管台的上部设有下弯管凹槽;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上支撑体,所述上支撑体向下设有至少一个上弯管机构,所述上弯管机构的个数与下弯管机构的个数相同,所述上弯管机构包括上弯管台以及连接上弯管台的第二加热器,所述上弯管台的下部设有上弯管凹槽,每两个相邻的弯管机构之间设有2个夹筋机构及与所述2个夹筋机构分别连接的夹筋气缸,位于边缘的弯管机构的外侧设有1个夹筋机构及与所述1个夹筋机构连接的夹筋气缸;所述顶升机构连接顶升气缸,所述下压机构连接下压气缸。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下支撑体包括支撑底板与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垂直连接所述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连接下弯管机构,所述支撑侧板上设有斜槽,所述斜槽内设有凸轮随动器,所述凸轮随动器连接所述顶升气缸。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弯管凹槽包括水平凹槽以及连接水平凹槽的倾斜凹槽,所述上弯管凹槽的结构与下弯管凹槽的结构相同,所述下压机构靠近所述水平凹槽的一侧连接前压机构。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夹筋机构包括夹筋零件、齿轮、齿条、转轴、凸轮及拉簧,所述齿条连接夹筋气缸,齿条竖直设置,齿条上设有与齿条相匹配的齿轮,所述齿轮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连接凸轮,所述凸轮连接夹筋零件,所述夹筋零件连接拉簧。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下支撑体向上设有4个下弯管机构,所述上支撑体向下设有4个上弯管机构,所述下弯管机构与所述上弯管机构分别在顶升气缸及下压气缸的推动下两两对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弯管机设置了夹筋机构,夹筋机构中的夹筋零件在凸轮的推动下朝着弯管靠近,在弯管的两侧迅速形成夹筋,使得弯管的稳定性增强,避免了弯管容易发生回弹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弯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弯管机中弯管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弯管机中弯管庄主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弯管机中下压机构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弯管机中下压机构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弯管机中夹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顶升机构1、下压机构2、顶升气缸3、下压气缸4、夹筋机构5、前压机构6、预热装置7、下支撑体11、下弯管台12、第一加热器13、下弯管凹槽14、支撑底板15、支撑侧板16、斜槽17、水平凹槽18、倾斜凹槽19、上支撑体21、上弯管机构22、上弯管台23、第二加热器24、上弯管凹槽25、凸轮随动器31、夹筋气缸51、齿条52、齿轮53、凸轮54、转轴55、夹筋零件56、拉簧5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弯管机,包括预热装置7及弯管装置,所述预热装置7设于弯管装置的一侧,弯管装置包括顶升机构1及下压机构2。如图2及图3所示,顶升机构1包括下支撑体11,下支撑体11包括支撑底板15、支撑侧板16,支撑侧板16垂直连接于支撑底板15对立的两侧,支撑底板15向上依次设有4个下弯管机构,下弯管机构包括下弯管台12,下弯管台12连接第一加热器13,下弯管台12的上部设有下弯管凹槽14,下弯管凹槽14包括水平凹槽18以及与水平凹槽18连接的倾斜凹槽19,支撑侧板16上设有斜槽17,斜槽17内设有凸轮随动器31,凸轮随动器31连接顶升气缸3。下压机构2靠近下弯管凹槽14中水平凹槽18的一侧连接前压机构6。如图4及图5所示,下压机构2包括上支撑体21,上支撑体21向下设有4个上弯管机构22,上弯管机构22包括上弯管台23,上弯管台23连接第二加热器24,上弯管台23的下部设有上弯管凹槽25,上弯管凹槽25的结构与下弯管凹槽14的结构相同,每2个相邻的弯管机构22之间设有2个夹筋机构5及1个夹筋气缸51,夹筋气缸51分别连接2个夹筋机构5,位于边缘的弯管机构22的外侧设有1个夹筋机构5以及连接夹筋机构5的夹筋气缸51。如图6所示,夹筋机构5包括夹筋零件56、齿轮53、齿条52、转轴55、凸轮54,齿条52连接夹筋气缸51,齿条52竖直设置,齿条52上设有与齿条52相匹配的齿轮53,齿轮53连接转轴55,转轴55连接凸轮54,凸轮54连接夹筋零件56,夹筋零件56连接拉簧57,拉簧57如图4所示。工作过程:将塑料吸管置于预热装置7上预热,塑料吸管软化后,将塑料吸管置于下弯管凹槽14内,顶升气缸3动作,推动凸轮随动器31沿着斜槽17向前运动,由于斜槽7是后高前低的结构,凸轮随动器31在斜槽17内运动的同时,下支撑体11上升,推动下弯管机构上升。与此同时,下压机构2中下压气缸4工作,推动整个下压机构4下降,前压机构6首先压紧塑料吸管,使得下弯管机构与上弯管机构22在压紧塑料吸管后不会塑料吸管的前端不会翘起,在吸管被夹紧后,下加热机构与上加热机构22在第一加热器13与第二加热器24加热作用下到达预定温度,弯管会按照下弯管凹槽14与上弯管凹槽25的形状进行弯曲。之后夹筋机构51中间三个夹筋气缸51先工作下降,旁边两个夹筋气缸51紧接着工作下降,原因是中间的时夹筋气缸需要推动2个夹筋机构5,旁边的夹筋气缸51需要推动1个夹筋机构5。在夹筋气缸51动作之前,夹筋零件56通过拉簧57拉紧,使得塑料吸管两侧的两个夹筋零件56远离,夹筋气缸5动作下降,推动与其相连的齿条2下降,齿条52与齿轮53契合,当齿条52运动下降时,齿轮53转动带动转轴55旋转,从而使得转轴55上的凸轮54转动,凸轮54推动夹筋零件56,使得塑料吸管两侧的两个夹筋零件56相互靠近,在塑料吸管上形成加强筋。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装置(7)、弯管装置,所述预热装置(7)设于所述弯管装置的一侧,所述弯管装置包括顶升机构(1)及下压机构(2),所述顶升机构(1)包括下支撑体(11),所述下支撑体(11)向上设有至少一个下弯管机构,所述下弯管机构包括下弯管台(12)以及连接下弯管台(12)的第一加热器(13),所述下弯管台(12)的上部设有下弯管凹槽(14);所述下压机构(2)包括上支撑体(21),所述上支撑体(21)向下设有至少一个上弯管机构(22),所述上弯管机构(22)的个数与下弯管机构的个数相同,所述上弯管机构(22)包括上弯管台(23)以及连接上弯管台(23)的第二加热器(24),所述上弯管台(23)的下部设有上弯管凹槽(25),每两个相邻的弯管机构之间设有2个夹筋机构(5)及与所述2个夹筋机构(5)分别连接的夹筋气缸(51),位于边缘的弯管机构的外侧设有1个夹筋机构(5)及与所述1个夹筋机构(5)连接的夹筋气缸(51);所述顶升机构(1)连接顶升气缸(3),所述下压机构(2)连接下压气缸(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装置(7)、弯管装置,所述预热装置(7)设于所述弯管装置的一侧,所述弯管装置包括顶升机构(1)及下压机构(2),所述顶升机构(1)包括下支撑体(11),所述下支撑体(11)向上设有至少一个下弯管机构,所述下弯管机构包括下弯管台(12)以及连接下弯管台(12)的第一加热器(13),所述下弯管台(12)的上部设有下弯管凹槽(14);所述下压机构(2)包括上支撑体(21),所述上支撑体(21)向下设有至少一个上弯管机构(22),所述上弯管机构(22)的个数与下弯管机构的个数相同,所述上弯管机构(22)包括上弯管台(23)以及连接上弯管台(23)的第二加热器(24),所述上弯管台(23)的下部设有上弯管凹槽(25),每两个相邻的弯管机构之间设有2个夹筋机构(5)及与所述2个夹筋机构(5)分别连接的夹筋气缸(51),位于边缘的弯管机构的外侧设有1个夹筋机构(5)及与所述1个夹筋机构(5)连接的夹筋气缸(51);所述顶升机构(1)连接顶升气缸(3),所述下压机构(2)连接下压气缸(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体(11)包括支撑底板(15)与支撑侧板(16),所述支撑侧板(16)垂直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春王国成黄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权星精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