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沙地植物种子发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492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促进沙地植物种子发芽的方法,采取如下步骤完成:A.植物种子用温水清洗后用0.3~0.5%重量比例的聚天门冬氨酸溶液浸种4~6小时;B.将处理的植物种子按1∶10~50的重量比例与团粒粘土混匀,团粒粘土的组成是如下重量比例的保水剂3~5%、草炭10~30%、磷酸二氢钾0.1~0.5%、粘土余量,各种成分充分混匀后,加水滚成直径为3~5cm的含种子的团粒,阴干;C.雨季前播入沙地中,覆沙土厚度以5cm为宜。混有种子的团粒可为种子萌发提供一定的水分和养分,改良植物根际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养分条件,而高密度的种子萌发后形成丛状植被,可形成土壤水分、养分相对优越的微环境,保证苗期的植物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沙化地区适生植被人工建设,解决沙地种子萌发期及苗期土壤干旱、贫瘠的难题,是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具体地说,它涉及 一种沙地植被人工恢复方法,属于沙漠化防治

技术介绍
沙化地区土壤干旱、贫瘠、结构不良是天然植被恢复及人工植被建设 的主要障碍,尤其土壤干旱严重影响了植物发芽和苗期生长,致使沙化地 区,尤其是裸沙区植被恢复困难。目前国内外推广的种子包衣处理普遍采 用种衣剤包衣的方法,所用的包衣剂或种子剂大多为含有保水剂的水溶 剤,用这种方法加工的种子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病虫害的发生,但这种包衣剂包被的多为单粒种子,且种子重量一般不超过包衣后种子的10%,当种子萌发出土时种衣剂随种子一起到表土层,当种胚与种壳分离后,大部 分种壳脱落在地表或滞留在表土层,使吸附在种壳上的种衣剂有效成分不 能对种子苗期生长发挥作用,尤其在沙化地区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保障沙地,尤其是裸沙地区植物种子发 芽、促进植物苗期快速生长的沙地植被恢复技术。通过改善种子周围的微 环境,保证短期内在裸沙地上形成团状植物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促进沙地植物种子发芽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采取如下步骤完成A、 种子预处理植物种子用温水清洗后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沙地植物种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如下步骤完成:A、种子预处理:植物种子用温水清洗后用0.3~0.5%重量比例的聚天门冬氨酸溶液浸种4~6小时;B、种子团粒:将处理的植物种子按1∶10~50的重量比例与团粒粘土混匀,团粒粘土的组成是如下重量比例的保水剂3~5%、草炭10~30%、磷酸二氢钾0.1~0.5%、粘土余量,各种成分充分混匀后,加水滚成直径为3~5cm的含种子的团粒,阴干;C、播种:雨季前播入沙地中,覆沙土厚度以5cm为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军冯学赞曹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