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带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566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带改良结构,包括腹带本体,所述的腹带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列挂钩,所述的腹带本体的另一端的外侧面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多列用于与挂钩配合的挂环,所述的腹带本体的内侧面还设有沿腹带本体长边延伸的用于容纳引流管的凹槽,所述的腹带本体的下部还设有用于悬挂引流袋的钩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引流、固定效果好的腹带改良结构。

Improved structure bel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a body, including the bellyband body, the body of the bel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ow of hooks, the outer side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belt body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hang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ines to hook together, inside the body of the belt is arranged along the belt the body long side extending for accommodating groove of the lower abdominal drainage tube, the body of the drainage bag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hook for hanging.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provide a convenient and improved structure of abdominal drainage, good fix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带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腹带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ZL201420352183.9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护腰带,该护腰带包括长腰带和后背带,所述后背带套接于长腰带上,所述长腰带两端通过魔术贴粘连,所述后背带上均匀开有多条减力缝隙,所述后背带上插有多根支撑钢板条,中间那根支撑钢板条的长度长于两侧支撑钢板条的长度,所述后背带表面设置有充气气囊,所述后背带上端设有加宽护背段,所述后背带下端设有包覆臀部段。该腰带能够起到护腰的作用,但是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来说,还需要其能够悬挂引流袋和方便引流,并且现有的设计悬挂引流袋后腰带容易松动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引流、固定效果好的腹带改良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腹带改良结构,包括腹带本体,所述的腹带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列挂钩,所述的腹带本体的另一端的外侧面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多列用于与挂钩配合的挂环,所述的腹带本体的内侧面还设有沿腹带本体长边延伸的用于容纳引流管的凹槽,所述的腹带本体的下部还设有用于悬挂引流袋的钩体;所述的腹带本体由弹性的左带体、弹性的右带体和设置在左带体和右带体之间的棉质的中带体组成;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均为中空的袋状结构,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内均设有长条状的气囊,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内均还设有多块依次设置的挡板,所述的挡板外套设有棉质套,左带体内的棉质套和右带体内的棉质套均分别通过上中下布置的三根连接条连接,上中下布置的三根连接条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三根连接条的搭接条,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均与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条多点连接;所述的连接条由远红外碳纤维丝编织而成;所述的挡板设置在气囊靠近人体的一侧;所述的气囊上连接有充放气管;所述的钩体与搭接条固定连接;所述的挡板为中空的陶瓷板,所述的挡板的中空部内设有电热片,所述的挡板的外侧设有多个直径为4-8mm的半球形的凸点。在本设计中,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均与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条多点连接的主要方式为:将左带体和连接条在多个连接位置缝制在一起,将右带体和对应的连接条在多个连接位置缝制在一起。在上述的腹带改良结构中,所述的挂环的列数为4列。在上述的腹带改良结构中,所述的钩体的数量为4个。在上述的腹带改良结构中,所述的凹槽的数量为2条,其中一条凹槽设置在左带体的中央并沿左带体长边方向延伸,另外一条凹槽设置在右带体的中央并沿右带体长边方向延伸。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采用一列挂钩和多列挂环配合,达到灵活调节本腰带松紧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本腰带设有凹槽,可以方便的安置引流管,提高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并且避免引流管受压阻碍引流,引流袋可以挂在腹带本体的下部方便患者使用;为了提高引流袋悬挂时重量能均匀分布在整个腹带改良结构中,因此采用了三根连接条和多根连接有挂钩的连接条来将重量进行分散。为了提高稳定性,还设置了气囊以及与气囊配合的挡板,当气囊充气时,挡板之间相互靠拢,使压力均匀分布;并且挡板为陶瓷材质且内部设有电加热片,可以起到理疗作用,并且在碳纤维材料作用下会产生远红外保健作用。本方案采用弹性的左带体和右带体提高了松紧调节的便捷性,中带体采用棉质材料制成有利于患者患部透气并且提高使用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挡板、气囊、连接条配合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腹带改良结构,包括腹带本体1,所述的腹带本体1的一端设有一列挂钩2,所述的腹带本体1的另一端的外侧面(即腹带本体1远离人体的一侧)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多列用于与挂钩2配合的挂环3,所述的腹带本体1的内侧面(即腹带本体1靠近人体的一侧)还设有沿腹带本体1长边延伸的用于容纳引流管的凹槽4,所述的腹带本体1的下部还设有用于悬挂引流袋的钩体5;所述的腹带本体1由弹性的左带体11、弹性的右带体12和设置在左带体11和右带体12之间的棉质的中带体13组成;所述的左带体11和右带体12均为中空的袋状结构,所述的左带体11和右带体12内均设有长条状的气囊6,所述的左带体11和右带体12内均还设有多块依次设置的挡板7,所述的挡板7外套设有棉质套8,左带体11内的棉质套8和右带体12内的棉质套8均分别通过上中下布置的三根连接条9连接,上中下布置的三根连接条9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三根连接条9的多根搭接条10,所述的左带体11和右带体12均与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条9多点连接;所述的连接条9和搭接条10均由远红外碳纤维丝编织而成;所述的挡板7设置在气囊6靠近人体的一侧;所述的气囊6上连接有充放气管61;为了清楚的表示上述结构,图3示出了挡板、棉质套、气囊、连接条、搭接条、钩体组合时的配合示意图。所述的钩体5与搭接条10固定连接;所述的挡板7为中空的陶瓷板,所述的挡板7的中空部内设有电热片71,所述的挡板7的外侧设有多个直径为4-8mm的半球形的凸点7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挂环3的列数为4列,所述的钩体5的数量为4个,所述的凹槽4的数量为2条,其中一条凹槽4设置在左带体11的中央并沿左带体11长边方向延伸,另外一条凹槽4设置在右带体12的中央并沿右带体12长边方向延伸。本实施例采用一列挂钩2和多列挂环3配合,达到灵活调节本腰带松紧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本腰带设有凹槽4,可以方便的安置引流管,提高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并且避免引流管受压阻碍引流,引流袋可以挂在腹带本体1的下部方便患者使用;为了提高引流袋悬挂时重量能均匀分布在整个腹带改良结构中,因此采用了三根连接条9和多根连接有挂钩2的连接条9来将重量进行分散。为了提高稳定性,还设置了气囊6以及与气囊6配合的挡板7,当气囊6充气时,挡板7之间相互靠拢,使压力均匀分布;并且挡板7为陶瓷材质且内部设有电加热片,可以起到理疗作用,并且在碳纤维材料作用下会产生远红外保健作用。本实施例采用弹性的左带体11和右带体12提高了松紧调节的便捷性,中带体13采用棉质材料制成有利于患者患部透气并且提高使用舒适性。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带改良结构,包括腹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带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列挂钩,所述的腹带本体的另一端的外侧面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多列用于与挂钩配合的挂环,所述的腹带本体的内侧面还设有沿腹带本体长边延伸的用于容纳引流管的凹槽,所述的腹带本体的下部还设有用于悬挂引流袋的钩体;所述的腹带本体由弹性的左带体、弹性的右带体和设置在左带体和右带体之间的棉质的中带体组成;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均为中空的袋状结构,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内均设有长条状的气囊,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内均还设有多块依次设置的挡板,所述的挡板外套设有棉质套,左带体内的棉质套和右带体内的棉质套均分别通过上中下布置的三根连接条连接,上中下布置的三根连接条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三根连接条的搭接条,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均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条多点连接;所述的连接条和搭接条均由远红外碳纤维丝编织而成;所述的挡板设置在气囊靠近人体的一侧;所述的气囊上连接有充放气管;所述的钩体与搭接条固定连接;所述的挡板为中空的陶瓷板,所述的挡板的中空部内设有电热片,所述的挡板的外侧设有多个直径为4‑8mm的半球形的凸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14 CN 20162031117101.一种腹带改良结构,包括腹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带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列挂钩,所述的腹带本体的另一端的外侧面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多列用于与挂钩配合的挂环,所述的腹带本体的内侧面还设有沿腹带本体长边延伸的用于容纳引流管的凹槽,所述的腹带本体的下部还设有用于悬挂引流袋的钩体;所述的腹带本体由弹性的左带体、弹性的右带体和设置在左带体和右带体之间的棉质的中带体组成;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均为中空的袋状结构,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内均设有长条状的气囊,所述的左带体和右带体内均还设有多块依次设置的挡板,所述的挡板外套设有棉质套,左带体内的棉质套和右带体内的棉质套均分别通过上中下布置的三根连接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爻周芳芳凌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