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骏专利>正文

一种包膜型鱼饵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4363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膜型鱼饵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膜型鱼饵的制备方法,将小麦粒浸泡15‑30分钟后,蒸煮20‑40分钟后沥干水分,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至少1天,获得所述鱼饵核心料;对获得的鱼饵核心料进行包膜,从而获得所述包膜型鱼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膜型鱼饵,入水不易融化,避免了小杂鱼的争食,且能够持续散发香味,能吸引到大量的鱼群,极大的增加了鱼儿上钩的概率。

Envelope type bai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psule type bai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in particul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coated bait, 30 minutes after the 15 wheat soaking, cooking 20 40 minutes after the water drain, then placed in soaking solution soak for at least 1 days, get the bait core material; coated on the bait core material, thereby obtaining the coated ba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coated bait, not easy to melt into the water, avoid the food of small fish, and continue to scent, can attract a large number of fish, greatly increasing the probability of the fish h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膜型鱼饵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饲料领域,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膜型鱼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钓鱼自古以来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休闲活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钓鱼逐步成为一种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的体育活动,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在钓鱼的时候,一般会先“打窝”。“打窝”是指在钓鱼过程中,在某处水域投放饵料,用来集中鱼群,方便垂钓。目前渔具店常见的商品饵大多为粉状饵,使用时用水稍加搅拌即可使用。粉状饵由于其质地松软,入水后雾化较大,比较适用于家养塘的台钓竞技钓法,现有的用于打窝的粉状诱饵基本不适合野钓中的打窝,其入水即化,到了底部化开并很快被冲走。另外,由于野钓的水下情况较为复杂,小杂鱼较多,争食情况比较严重,导致目标鱼很难上钩。为了改变粉状商品饵的结构形态和控制雾化程度以及粉状商品饵的硬度,通常都是在粉状饵中添加拉丝粉或者面粉,但是却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质地松软的特性,下水后几分钟经过水浸泡后饵料依然会散开。仅能够稍微延长被小杂鱼抢食的时间,导致目标鱼很难上钩。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适合野钓的打窝诱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野钓的打窝诱饵,使用方便,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膜型鱼饵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鱼饵核心料将小麦粒浸泡15-30分钟后,蒸煮20-40分钟后沥干水分,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至少1天,获得所述鱼饵核心料;(2)包膜对步骤(1)获得的鱼饵核心料进行包膜,从而获得所述包膜型鱼饵。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浸泡液包括:酵母膏5-20重量份、和水90-100重量份;更优选地,所述浸泡液包括:酵母膏8-15重量份、和水90-100重量份。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浸泡液还包括:高度白酒10-20重量份(更优选为15重量份);最优选地所述高度白酒的度数为42-62度。优选地,步骤(2)中,包括步骤:(a)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20%(w/w);(b)将所述鱼饵核心料沥干后加入步骤(a)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c)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b)处理后的所述鱼饵核心料加入CaCl2溶液中钙化,从而获得所述包膜型鱼饵。更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5%-10%(w/w)。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中还包括1-5%(v/v)的芝麻油。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鱼饵核心料和海藻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2-5:1-2;更优选地体积比为:2-3:1。优选地,步骤(c)中,CaCl2溶液的浓度为0.5%-5%(w/w);更优选地,CaCl2溶液的浓度为1%-3%(w/w)。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步骤(c),将所述包膜型鱼饵置于保存液中保存,所述保存液为0.05%-0.1%(w/w)的CaCl2溶液,pH为5.5-6.5。在保存液中保存能够显著延长包膜型鱼饵的存放时间(在清水或无水条件下保存,包膜易破裂,无法长时间保存),使得包膜长时间保持完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膜型鱼饵,所述包膜型鱼饵通过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膜型鱼饵,入水不易融化,避免了小杂鱼的争食,且能够持续散发香味,能吸引到大量的鱼群,极大的增加了鱼儿上钩的概率。本专利技术人在实验中发现,浸泡后的小麦粒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非常容易粘连,导致后续包膜后很难获得颗粒分散的包膜型鱼饵,经过不断尝试改进和实验,发现在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特定量的芝麻油即可显著降低粘连,经过进一步地调整小麦粒和海藻酸钠溶液的比例以及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最终成功解决了粘连的问题,能够制得颗粒分散的包膜型鱼饵。而且加入的芝麻油可以起到诱鱼的效果。应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膜型鱼饵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小麦粒鱼饵核心料将小麦粒200g浸泡30分钟后,水煮30分钟,放冷后沥干水分待用;取100g酵母膏(山东郓城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入1kg水中搅拌溶解,然后加入42度白酒15g获得浸泡液;将小麦粒置于浸泡液中浸泡2天,获得小麦粒鱼饵核心料;(2)包膜(a)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取海藻酸钠(青岛九龙褐藻有限公司)100g加入1kg水中,缓慢加热至海藻酸钠溶解,然后加入20ml的芝麻油搅拌均匀;(b)将小麦粒鱼饵核心料沥干,然后加入250ml步骤(a)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均匀使得小麦粒上均匀包覆海藻酸钠溶液;(c)在搅拌条件下,将经步骤(b)处理后的小麦粒鱼饵核心料加入3%(w/w)CaCl2溶液中钙化5小时包膜,即获得包膜型鱼饵。将获得的包膜型鱼饵置于保存液中,保存液为0.1%(w/w)的CaCl2溶液,用盐酸调节pH为6.5,保存液能够没过包膜型鱼饵即可。在常温下保存3个月,所获得的包膜型鱼饵仍然颗粒完整。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膜型鱼饵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小麦粒鱼饵核心料将小麦粒200g浸泡20分钟后,水煮40分钟,放冷后沥干水分待用;取150g酵母膏(山东郓城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入1kg水中搅拌溶解,然后加入42度白酒20g获得浸泡液;将小麦粒置于浸泡液中浸泡2天,获得小麦粒鱼饵核心料;(2)包膜(a)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取海藻酸钠(青岛九龙褐藻有限公司)50g加入1kg水中,缓慢加热至海藻酸钠溶解,然后加入10ml的芝麻油搅拌均匀;(b)将小麦粒鱼饵核心料沥干,然后加入250ml步骤(a)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均匀使得小麦粒上均匀包覆海藻酸钠溶液;(c)在搅拌条件下,将经步骤(b)处理后的小麦粒鱼饵核心料加入2%(w/w)CaCl2溶液中钙化3小时进行包膜,即获得包膜型鱼饵。将获得的包膜型鱼饵置于保存液中,保存液为0.1%(w/w)的CaCl2溶液,用盐酸调节pH为5.5,保存液能够没过包膜型鱼饵即可。在常温下保存3个月,所获得的包膜型鱼饵仍然颗粒完整。实施例3在同一河段的不同位置,分别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包膜型鱼饵、未包膜的小麦粒鱼饵核心料、和商售的粉状饵进行野外垂钓实验(天气:晴;时间:15-18点;气温:22-25℃):在距河边约3米处打窝,各使用约300g鱼饵,5-10分钟后包膜型鱼饵和未包膜的小麦粒鱼饵核心料饵窝中即泛起鱼星,商售的粉状饵15-20分钟后使见鱼星。打窝后起初1小时内,在包膜型鱼饵饵窝共钓起鲫鱼10条,鲤鱼1条,鳊鱼1条,总重4.5kg;未包膜的小麦粒鱼饵核心料饵窝中钓起鲫鱼8条,小杂鱼6条,总重2.8kg;商售的粉状饵饵窝中钓起鲫鱼12条,小杂鱼5条,总重3.6kg。间隔1小时后再次垂钓,1小时内在包膜型鱼饵饵窝共钓起鲫鱼8条,鲤鱼2条,总重6.5kg;未包膜的小麦粒鱼饵核心料饵窝中钓起鲫鱼3条,小杂鱼8条,总重1.4kg;商售的粉状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膜型鱼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鱼饵核心料将小麦粒浸泡15‑30分钟后,蒸煮20‑40分钟后沥干水分,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至少1天,获得所述鱼饵核心料;(2)包膜对步骤(1)获得的鱼饵核心料进行包膜,从而获得所述包膜型鱼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膜型鱼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鱼饵核心料将小麦粒浸泡15-30分钟后,蒸煮20-40分钟后沥干水分,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至少1天,获得所述鱼饵核心料;(2)包膜对步骤(1)获得的鱼饵核心料进行包膜,从而获得所述包膜型鱼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浸泡液包括:酵母膏5-20重量份、和水90-100重量份;更优选地,所述浸泡液包括:酵母膏8-15重量份、和水90-100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浸泡液还包括:高度白酒10-20重量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包括步骤:(a)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20%(w/w);(b)将所述鱼饵核心料沥干后加入步骤(a)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c)在搅拌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骏
申请(专利权)人:马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