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58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目前对台风作用于实际输电线路杆塔的过程缺乏实际观测数据,导致输电线路设计、建设、运行等环节防台风工作缺乏数据支持。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输电线路杆塔,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上设有视频监测装置、移动通信单元、光伏电池系统、微气象监测单元、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和供电控制系统;供电控制系统向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微气象监测单元和视频监测装置供电,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微气象监测单元和视频监测装置将监测信号传送至移动通信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为台风风载荷作用下的杆塔材料的损坏机理研究提供试验平台、为输电线路杆塔设计、建设、运行等环节防台风工作积累监测数据。

Typhoon disaster observation tower for transmission 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yphoon disaster observation tower for transmission lines. At present, the observation of Typhoon on the actual transmission line tower lacks the actual observation data, 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data support for the anti typhoon work in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s.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line tower, transmission line tower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video monitoring dev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unit, photovoltaic system, micro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 unit, tower material stress monitoring unit and a power supply control system; power supply control system for stress monitoring unit, micro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 unit and video monitoring device of power supply to the tower material. The tower material stress monitoring unit, micro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 unit and video monitoring device will monitor the signal is transmitted to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unit. The invention can provide a test platform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damage mechanism of the tower materials under typhoon wind load, and accumulate monitoring data for the anti typhoon work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tower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防灾减灾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运行经验表明,台风会造成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绝缘子和金具损坏、导地线断股和断线、杆塔损坏的后果。如2004年台风“云娜”在浙江省登陆期间,损坏的输电线路达3342km,全省共有9座220kV变电所失电,可见台风灾害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对台风的研究多集中在对风场的监测和分析上,对于台风作用下的杆塔力学试验多集中在缩尺寸模型上,采用风洞技术模拟台风风载荷;但是台风风场情况复杂,缩尺寸模型难以完全反映实际输电线路杆塔在真实台风作用下的塔材应力变化情况。由于对台风作用于实际输电线路杆塔的过程缺乏实际观测数据,台风风载荷作用下的杆塔材料的损坏机理缺乏监测手段,导致输电线路设计、建设、运行等环节防台风工作缺乏数据支持。为收集第一手的台风气象数据,了解台风内部涡旋运动的规律和台风对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损害机理,有必要在实际的输电线路杆塔结构上开展台风风害的观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获得台风对输电线路杆塔作用过程中的观测数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实际输电线路杆塔的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包括输电线路杆塔,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上设有视频监测装置、移动通信单元、光伏电池系统、微气象监测单元、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和供电控制系统;220V市电电源和光伏电池系统接入供电控制系统,供电控制系统向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微气象监测单元和视频监测装置供电,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微气象监测单元和视频监测装置将监测信号传送至移动通信单元。本专利技术集成视频监测、塔材应力监测和微气象监测设备,实现台风过程中输电线路杆塔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监测和不同位置处的塔材应力、形变等要素的监测。在台风期间,在既无市电也无光照情况下供电控制系统仍可运行15天,因此供电控制系统可靠性较高。进一步地,不同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的移动通信单元通过2G/3G/4G无线网络将监测信号传递至站端服务器,用户采用后台观测控制软件通过互联网访问站端服务器,从而获取监测信息。进一步地,所述的视频监测装置通过螺栓安装于输电线路杆塔顶部的地线挂架上,该位置处的视频监测装置观测范围较大。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通信单元通过螺栓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顶部塔材上,该位置处的移动通信单元信号受杆塔结构的阻挡较小。进一步地,所述的光伏电池系统包括光伏电池板和铅酸蓄电池,光伏电池板通过螺栓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顶部塔材上,铅酸蓄电池安装于一铝合金箱体内部,该铝合金箱体通过螺栓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的上层横担主材上。光伏电池板安装在杆塔顶部可以减小塔材对阳光的遮挡。进一步地,所述的微气象监测单元有两个,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的地线挂架和下层横担主材上,以测量杆塔不同高度位置处的气象参数,获得气象参数随高度变化情况。进一步地,所述的塔材应力监测单元有三个,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杆塔的上层与中层横担之间、中层与下层横担之间和下层横担以下杆塔主体结构的主材上。横担与杆塔主体结构的连接处是杆塔抗风能力的关键点,在此处安装应力监测单元可监测台风风场对杆塔力学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的供电控制系统通过螺栓安装在杆塔下层横担以下杆塔主体结构的主材上,供电系统安装在此处便于进行后期维护。进一步地,所述的供电控制系统在220V市电电源和光伏电池系统间自动切换。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对台风作用于实际输电线路杆塔时的风速、风向、杆塔塔材应力、杆塔形变等物理参量进行监测,并通过无线网络将监测信号传递至站端服务器,便于进行分析研究。本专利技术可为台风风载荷作用下的杆塔材料的损坏机理研究提供试验平台、为输电线路杆塔设计、建设、运行等环节防台风工作积累监测数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图1为本专利技术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的设备接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个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的通信组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输电线路杆塔上设有视频监测装置V1、移动通信单元C1、光伏电池系统B1、微气象监测单元M1、微气象监测单元M2、塔材应力监测单元S1、塔材应力监测单元S2、塔材应力监测单元S3和供电控制系统P1。所述的视频监测装置V1通过螺栓安装于输电线路杆塔顶部的地线挂架上,移动通信单元C1通过螺栓安装在杆塔顶部塔材上,光伏电池系统B1包括光伏电池板和铅酸蓄电池,光伏电池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杆塔顶部塔材上,铅酸蓄电池安装于铝合金箱体内部,铝合金箱体通过螺栓安装在杆塔上层横担主材上。微气象监测单元M1和微气象监测单元M2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杆塔地线挂架和下层横担主材上。塔材应力监测单元S1、塔材应力监测单元S2和塔材应力监测单元S3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杆塔的上层与中层横担之间、中层与下层横担之间和下层横担以下杆塔主体结构的主材上。供电控制系统P1通过螺栓安装在杆塔下层横担以下杆塔主体结构的主材上。输电线路杆塔采用实际运行中的电压等级大于或等于110kV的自立钢塔,杆塔横担呼高大于25m。视频监测装置采用高清激光红外球机,其云台旋转范围为水平0~355°、垂直+90~-5°、旋转速度为水平0.1°/s~5°/s、垂直0.1°/s~5°/s,有效像素为800万、焦距为6~186mm、光学变焦倍数为31倍、光圈为F1.6~F4.5。光伏电池系统采用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具备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自动温度补偿充电控制功能、超压保护、过压保护功能。供电系统可在市电和光伏蓄电池间自动切换。微气象监测单元可实现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和雨量的监测,其中温度测量范围为-40~123.8℃、湿度测量范围为0~100%RH、风向测量范围为0-359.9°、风速测量范围为0-60m/s、气压测量范围为750~1100HPa、雨量0~500mm。塔材应力监测单元由应力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组成,最高采样频率200Hz,每个传感器可独立设置采样频率。可实现输电线路杆塔沉降、桡度、倾斜、位移、振动、钢结构表面应变等参量监测。移动通信单元具备2G/3G/4G模块,把采集和压缩处理后的视频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系统。移动通信单元支持WIFI无线网络,支持通过网桥组网。如图3所示,不同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的移动通信单元C1通过2G/3G/4G无线网络将监测信号传递至站端服务器,用户采用后台观测控制软件通过互联网访问站端服务器,从而获取监测信息。后台观测控制软件具备三维浏览功能,能够显示安装位置的GI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包括输电线路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上设有视频监测装置(V1)、移动通信单元(C1)、光伏电池系统(B1)、微气象监测单元、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和供电控制系统(P1);220V市电电源和光伏电池系统(B1)接入供电控制系统(P1),供电控制系统(P1)向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微气象监测单元和视频监测装置(V1)供电,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微气象监测单元和视频监测装置(V1)将监测信号传送至移动通信单元(C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包括输电线路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上设有视频监测装置(V1)、移动通信单元(C1)、光伏电池系统(B1)、微气象监测单元、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和供电控制系统(P1);220V市电电源和光伏电池系统(B1)接入供电控制系统(P1),供电控制系统(P1)向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微气象监测单元和视频监测装置(V1)供电,塔材应力监测单元、微气象监测单元和视频监测装置(V1)将监测信号传送至移动通信单元(C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其特征在于,不同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的移动通信单元(C1)通过2G/3G/4G无线网络将监测信号传递至站端服务器,用户采用后台观测控制软件通过互联网访问站端服务器,从而获取监测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频监测装置(V1)通过螺栓安装于输电线路杆塔顶部的地线挂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电线路台风灾害观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通信单元(C1)通过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象贤姜文东谷山强刘浩军王少华李特吴旭翔曹俊平蒋愉宽苏杰雷梦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