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的菌粉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80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的菌粉混合机,包括筒体;安装腔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混合组件包括外传动筒和内传动杆;外传动筒的筒壁上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设置有若干组搅拌组件;相邻两组搅拌组件中各个搅拌件的位置在外传动筒的环向上错开设置,间隔的两搅拌组件中各个搅拌件的位置在外传动筒的环向上对应设置;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外传动筒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用于驱动内传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个搅拌件的错开设计及辅助搅拌件的设置,可扩大搅拌组件对混合腔内菌粉及辅料的作用范围,有效避免混合腔内存在死角区域。

A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mixed bacteria powder machine Clostridum Butyricum Caps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teria powder preparation machine for Clostridum Butyricum Capsule,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the mount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component; hybrid transmission assembly includes a cylinder and an inner drive rod; the cylinder wall outside the cylinder on the third rotation of the bear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mixing components; two groups of adjacent stirring assembly each 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stirring to stagger outside cylinder ring, the spacing of the two components in each piece of the stirring stirring position in the outside cylinder ring to set the corresponding; the drive assembly includes a transmission for driving a rotating drum driving motor for driv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drive rotating rod driving motor. Through the stagger design of each stirring part and the setting of the auxiliary stirr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large the function range of the stirring component to the mixing powder and the auxiliary material in the mixing cavity, and effectively avoid the dead angle area in the mixing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的菌粉混合机
本技术涉及制药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的菌粉混合机。
技术介绍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主要用于因肠道菌群絮乱引起的各种消化道症状及相关的急、慢性腹泻和消化不良等,其制备工序大致如下:芽孢杆菌菌种的逐级培养→芽孢杆菌发酵→芽孢杆菌粉碎→菌粉与其他辅料(淀粉、面粉及玉米粉等)的混合→胶囊填充→双铝包装→纸盒包装。目前,多是使用旋转型混合机对菌粉及其他辅料(淀粉、面粉及玉米粉等)进行混合工作,它通常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混合筒及电机,混合筒内设置有与电机相连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混合组件,启动电机使其驱动转轴进行转动,这样,便可对旋转筒内的菌粉及其他辅料进行混合工作。但是,该种混合机的混合效率较低,且混合料极易残留在混合组件上,这样,不仅不便于清理,还会造成原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的菌粉混合机,通过各个搅拌件的错开设计及辅助搅拌件的设置,可扩大搅拌组件对混合腔内菌粉及辅料的作用范围,有效避免混合腔内存在死角区域。通过搅拌件的转动设置,不仅可加快对菌粉及辅料的混合效率,还可在混合均匀后,有效地清理残留在搅拌件及辅助搅拌件上的混合料。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制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的菌粉混合机,包括筒体,筒体内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将筒体的内腔分割为安装腔和位于安装腔下方的混合腔,筒体的筒壁上还设置有与混合腔连通的进料口和与混合腔连通且位于进料口下方的出料口;安装腔内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有穿过连接板位于混合腔的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且贯穿连接板的外传动筒和与外传动筒同轴设置的内传动杆,外传动筒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于连接板上,内传动杆通过第二轴承设置于外传动筒内;外传动筒的筒壁上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设置有若干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两沿外传动筒径向设置且分别位于外传动筒两侧的搅拌件,搅拌件贯穿外传动筒的筒壁,搅拌件的一端位于混合腔内,搅拌件的另一端位于外传动筒内,且在该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内传动杆上设置有与同一搅拌组件中两第一斜齿轮均啮合的第二斜齿轮;相邻两组搅拌组件中各个搅拌件的位置在外传动筒的环向上错开设置,间隔的两搅拌组件中各个搅拌件的位置在外传动筒的环向上对应设置,且该两间隔的搅拌组件中位于同一环向位置的两搅拌件之间通过第四轴承连接有竖直设置且位于外传动筒外侧的辅助搅拌件;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外传动筒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用于驱动内传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本技术中,应用时,可先封闭出料口,从进料口处倒入一定比例的菌粉及其辅料,再启动第一驱动电机,使其驱动外传动筒带动各个搅拌件进行同步的低速旋转,加上辅助搅拌件的设置,则可对菌粉及辅料进行更大范围内的混合工作,待混合均匀后,则打开出料口,使得混合料从出料口得到收集。为提高混合效率,还可在第一驱动电机启动的同时开启第二驱动电机,使其驱动内传动杆进行低速的转动,并通过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之间的啮合带动各个搅拌件进行同步的低速转动,这样,便可加快搅拌件对菌粉及辅料的混合效率。其中,两相邻搅拌组件中的各个搅拌件在外传动筒的环向上错开设置,这样,可扩大搅拌组件的作用范围。另外,搅拌件及辅助搅拌件均可设置成圆柱形。待混合腔内未有混合料落出时,则开启第二驱动电机,使其驱动内传动杆进行慢速的转动,并通过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之间的啮合带动各个搅拌件进行同步的慢速转动,这样,则可将残留在搅拌件及辅助搅拌件上的混合料抖落下直至从出料口处流出。本技术中,通过各个搅拌件的错开设计及辅助搅拌件的设置,可扩大搅拌组件对混合腔内菌粉及辅料的作用范围,有效避免混合腔内存在死角区域。通过搅拌件的转动设置,不仅可加快对菌粉及辅料的混合效率,还可在混合均匀后,有效地清理残留在搅拌件及辅助搅拌件上的混合料,以减少对原物料的浪费。可见,本技术具有混合效率佳、混合质量好、操作便捷及运行稳定的优点。为实现第一驱动电机对外传动筒的转动驱动,进一步地,所述外传动筒的外壁上还套设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从动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有位于安装腔内的主动轮;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从动轮和主动轮的传动皮带。如此,可实现外传动筒与内传动杆之间的独立旋转运动。为实现搅拌件的转动设计,进一步地,所述搅拌件包括与所述第三轴承内圈相连的连接段和与连接段相连且位于所述外传动筒外的搅拌段。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搅拌组件中四个搅拌件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外传动筒的环向上。如此,两相邻两搅拌组件中四个搅拌件在外传动筒的环向上则有呈90度的错开设置。相应地,两间隔的搅拌组件之间只需间隔一搅拌组件,则可满足四个搅拌件在外传动筒的环向上对应设置。为提高混合效率,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架及安装于支撑架上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筒体的两侧上均设置有支撑轴,两支撑轴均通过第五轴承连接在支撑架上;两支撑轴中任意一支撑轴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本技术中,支撑架用于承载各个功能结构的动能负荷。第三驱动电机可驱动筒体相对支撑架进行转动,如此,这样,可扩大搅拌组件对菌粉及辅料的作用范围。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与冷却通道连通的注入管道和抽出管道。进行混合时,混合腔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这时,通过向冷却通道内注入具有低温度的液体或者气体,可对混合腔内的菌粉及辅料进行降温作用,以保证菌粉的性能。其中,通过注入管道及抽出管道的设置,可使冷却通道内的液体或者气体得到循环更换。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各个搅拌件的错开设计及辅助搅拌件的设置,可扩大搅拌组件对混合腔内菌粉及辅料的作用范围,有效避免混合腔内存在死角区域。2、通过搅拌件的转动设置,不仅可加快对菌粉及辅料的混合效率,还可在混合均匀后,有效地清理残留在搅拌件及辅助搅拌件上的混合料,以减少对原物料的浪费。3、支撑架用于承载各个功能结构的动能负荷,第三驱动电机可驱动筒体相对支撑架进行转动,如此,这样,可扩大搅拌组件对菌粉及辅料的作用范围。4、进行混合时,混合腔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这时,通过向冷却通道内注入具有低温度的液体或者气体,可对混合腔内的菌粉及辅料进行降温作用,以保证菌粉的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的菌粉混合机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筒体,2、安装腔,3、混合腔,4、进料口,5、出料口,6、连接板,7、外传动筒,8、内传动杆,9、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1、第三轴承,12、搅拌件,13、第四轴承,14、辅助搅拌件,15、第一斜齿轮,16、第二斜齿轮,17、第一驱动电机,18、第二驱动电机,19、从动轮,20、主动轮,21、连接段,22、搅拌段,23、支撑架,24、支撑轴,25、第五轴承,26、第三驱动电机,27、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制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的菌粉混合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的菌粉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筒体(1)内设置有连接板(6),连接板(6)将筒体(1)的内腔分割为安装腔(2)和位于安装腔(2)下方的混合腔(3),筒体(1)的筒壁上还设置有与混合腔(3)连通的进料口(4)和与混合腔(3)连通且位于进料口(4)下方的出料口(5);安装腔(2)内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有穿过连接板(6)位于混合腔(3)的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且贯穿连接板(6)的外传动筒(7)和与外传动筒(7)同轴设置的内传动杆(8),外传动筒(7)通过第一轴承(9)转动设置于连接板(6)上,内传动杆(8)通过第二轴承(10)设置于外传动筒(7)内;外传动筒(7)的筒壁上通过第三轴承(11)转动设置有若干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两沿外传动筒(7)径向设置且分别位于外传动筒(7)两侧的搅拌件(12),搅拌件(12)贯穿外传动筒(7)的筒壁,搅拌件(12)的一端位于混合腔(3)内,搅拌件(12)的另一端位于外传动筒(7)内,且在该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15),内传动杆(8)上设置有与同一搅拌组件中两第一斜齿轮(15)均啮合的第二斜齿轮(16);相邻两组搅拌组件中各个搅拌件(12)的位置在外传动筒(7)的环向上错开设置,间隔的两搅拌组件中各个搅拌件(12)的位置在外传动筒(7)的环向上对应设置,且该两间隔的搅拌组件中位于同一环向位置的两搅拌件(12)之间通过第四轴承(13)连接有竖直设置且位于外传动筒(7)外侧的辅助搅拌件(14);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外传动筒(7)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7)和用于 驱动内传动杆(8)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的菌粉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筒体(1)内设置有连接板(6),连接板(6)将筒体(1)的内腔分割为安装腔(2)和位于安装腔(2)下方的混合腔(3),筒体(1)的筒壁上还设置有与混合腔(3)连通的进料口(4)和与混合腔(3)连通且位于进料口(4)下方的出料口(5);安装腔(2)内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有穿过连接板(6)位于混合腔(3)的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且贯穿连接板(6)的外传动筒(7)和与外传动筒(7)同轴设置的内传动杆(8),外传动筒(7)通过第一轴承(9)转动设置于连接板(6)上,内传动杆(8)通过第二轴承(10)设置于外传动筒(7)内;外传动筒(7)的筒壁上通过第三轴承(11)转动设置有若干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两沿外传动筒(7)径向设置且分别位于外传动筒(7)两侧的搅拌件(12),搅拌件(12)贯穿外传动筒(7)的筒壁,搅拌件(12)的一端位于混合腔(3)内,搅拌件(12)的另一端位于外传动筒(7)内,且在该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15),内传动杆(8)上设置有与同一搅拌组件中两第一斜齿轮(15)均啮合的第二斜齿轮(16);相邻两组搅拌组件中各个搅拌件(12)的位置在外传动筒(7)的环向上错开设置,间隔的两搅拌组件中各个搅拌件(12)的位置在外传动筒(7)的环向上对应设置,且该两间隔的搅拌组件中位于同一环向位置的两搅拌件(12)之间通过第四轴承(13)连接有竖直设置且位于外传动筒(7)外侧的辅助搅拌件(14);驱动组件包括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苏华尚玉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泰平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