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续雾化滴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2728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持续雾化滴注装置,包括:雾化杯体和上盖;所述的上盖上设置有滴液阀,滴液阀与装有雾化药液的输液管连接,上盖和雾化杯体螺旋密封连接;所述的雾化杯体顶部的雾化出口与喷雾导管连接,雾化杯体底部的气体接头连接氧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持续的给患者进行雾化治疗,不需要中途滴加雾化药液,有效的减少看护人员的工作量。

Continuous atomizing drop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inuous droplet injection device includes: atomizing cup body and the upper cover;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dropping valve, liquid dropping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fusion pipe with liquid atomization, atomization cup cover and spiral seal connection; the top of the cup body spray the fog of th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ray pipe, oxygen gas atomization joint of the bottom of the cup body of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tinuously treat patients with atomization, and does not need to add atomized liquid medicine on the midway, thereby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workload of the nursing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续雾化滴注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持续雾化滴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学临床上对急、慢性咽喉炎、气管炎、肺炎、孝喘的治疗常采用雾化气体将药物导入患部的方法,医用药物雾化杯是被广泛应用的药物气雾疗法不可缺少的医疗器械,现有技术的医用药物雾化器有很多种,其大致结构一般为雾化杯体,上盖及喷口套,工作时,移除上盖后,倒进所需雾化药液,旋转合上上盖;雾化杯体底部连接氧气管,氧气管连接外部气源;上盖连接T型管以将雾化后的喷雾导入患者端,T型管可能连接面罩或者咬嘴,将喷雾供给给病患;组装完毕后,打开气源,即可形成喷雾;但现存的雾化杯存在的问题为:由于雾化杯的体积有限,需要定时补充雾化药液,当需要持续雾化药液时,需要暂定所有的雾化装置,给雾化杯中加入雾化药液,然后继续进行雾化治疗,显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持续雾化滴注装置,能够持续的给患者进行雾化治疗,不需要中途滴加雾化药液,有效的减少看护人员的工作量。本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持续雾化滴注装置,包括:雾化杯体和上盖;所述的上盖上设置有滴液阀,滴液阀与装有雾化药液的输液管连接,上盖和雾化杯体螺旋密封连接;所述的雾化杯体顶部的雾化出口与喷雾导管连接,雾化杯体底部的气体接头连接氧气管。所述的雾化杯体内部设置有喷口套,喷口套套在雾化杯体底部的气体柱上,喷口套与气体柱间隙配合,喷口套底面为粗糙面,喷口套顶部设置有气孔,气体柱与气体接头相连通;所述的上盖内设置有堵塞,上盖和雾化杯体连接后,堵塞密封喷口套顶部的气孔。所述的喷口套底面设置小突起或细槽。所述的上盖上还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与滴液阀上的电磁阀连接控制雾化药液的滴入量。所述的上盖上还设置有报警器,液位检测装置与报警器连接。所述的雾化杯体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的输液管与输液瓶连接,输液管上设置三通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在上盖设置滴液阀,滴液阀连接输液管进行持续滴液,减少了护士或看护人的工作量,可以根据需要一次性在输液瓶中加入雾化药液。进一步,喷口套顶部气孔的设置,当上盖和雾化杯体连接后,堵塞密封喷口套顶部的气孔,气体从喷口套底部溢出;当上盖和雾化杯体分离时,气体直接从喷口套顶部流出,避免药物浪费。进一步,喷口套底面设置小突起或细槽,可以有效的使气体从喷口套底部溢出,进入药液中进行雾化,雾化效率高。进一步,液位检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雾化杯体内部的液位,并发聩给滴液阀进行及时调节滴液量,防止药液过量或过少。进一步,液位检测装置监测药液过量或过少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通知医护人员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持续雾化滴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其中:1、雾化杯体,2、上盖,3、滴液阀,4、输液管,5、三通阀,6、雾化出口,7、液位检测装置,8、喷口套,9、气体接头,10、堵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但本技术不限于该实施例。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技术优选施例中详细说明具体的细节。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持续雾化滴注装置,包括:雾化杯体1和上盖2;所述的上盖2上设置有滴液阀3,滴液阀3与装有雾化药液的输液管4连接,上盖2和雾化杯体1螺旋密封连接;所述的雾化杯体1顶部的雾化出口6与喷雾导管连接,雾化杯体1底部的气体接头9连接氧气管。如图2所示,雾化杯体1内部设置有喷口套8,喷口套8套在雾化杯体1底部的气体柱上,喷口套8与气体柱间隙配合,喷口套8底面为粗糙面,喷口套8顶部设置有气孔,气体柱与气体接头9相连通;所述的上盖2内设置有堵塞10,上盖2和雾化杯体1连接后,堵塞10密封喷口套8顶部的气孔。喷口套8底面设置小突起或细槽,可以有效的使气体从喷口套底部溢出,进入药液中进行雾化,雾化效率高。当上盖和雾化杯体连接后,堵塞密封喷口套顶部的气孔,气体从喷口套底部溢出;当上盖和雾化杯体分离时,气体直接从喷口套顶部流出,避免药物浪费。上盖2上还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7,液位检测装置7与滴液阀3上的电磁阀连接控制雾化药液的滴入量。所述的上盖2上还设置有报警器,液位检测装置7与报警器连接。液位检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雾化杯体内部的液位,并发聩给滴液阀进行及时调节滴液量,防止药液过量或过少。液位检测装置监测药液过量或过少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通知医护人员处理。液位检测装置7为红外线液位仪。另外,雾化杯体1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方便观察雾化杯内部液位量。输液管4与输液瓶连接,输液管4上设置三通阀5。可以分别给多个化杯体1内部滴加同样的雾化药液。本技术工作时,先旋转合上上盖2;雾化杯体底部连接氧气管,氧气管连接外部气源;上盖连接T型管以将雾化后的喷雾导入患者端,T型管可能连接面罩或者咬嘴,将喷雾供给给病患;组装完毕后,打开气源和滴液阀3,气体供给量不小于8L/min,即可形成喷雾;当雾化过程中,液位检测装置7实时监测雾化杯体内部的液位,并发聩给滴液阀3进行及时调节滴液量,防止药液过量或过少。液位检测装置7监测药液过量或过少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通知医护人员处理,避免意外发生。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的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和修饰,都应为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持续雾化滴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持续雾化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杯体(1)和上盖(2);所述的上盖(2)上设置有滴液阀(3),滴液阀(3)与装有雾化药液的输液管(4)连接,上盖(2)和雾化杯体(1)螺旋密封连接;所述的雾化杯体(1)顶部的雾化出口(6)与喷雾导管连接,雾化杯体(1)底部的气体接头(9)连接氧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续雾化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杯体(1)和上盖(2);所述的上盖(2)上设置有滴液阀(3),滴液阀(3)与装有雾化药液的输液管(4)连接,上盖(2)和雾化杯体(1)螺旋密封连接;所述的雾化杯体(1)顶部的雾化出口(6)与喷雾导管连接,雾化杯体(1)底部的气体接头(9)连接氧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续雾化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杯体(1)内部设置有喷口套(8),喷口套(8)套在雾化杯体(1)底部的气体柱上,喷口套(8)与气体柱间隙配合,喷口套(8)底面为粗糙面,喷口套(8)顶部设置有气孔,气体柱与气体接头(9)相连通;所述的上盖(2)内设置有堵塞(10),上盖(2)和雾化杯体(1)连接后,堵塞(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玮周菲姚立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