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莲花专利>正文

护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615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颈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护颈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一端边缘设置第一护颈凸起,另一端设置第二护颈凸起;所述枕体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均为形成一个坡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护颈枕,在用户睡觉时,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脖子。

Pillow for protecting ne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ck pillow, in one embodiment, the neck pillow comprises a pillow body; one end edge of the pillow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rotruding neck,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onvex neck; the front side of the pillow body and side for the formation of a slope. The neck protecting pillow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tect the neck of the user better when the user slee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颈枕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颈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枕头要么直接是一块长方体的软质枕,或者边缘形成凸起的护颈枕,但是枕着头部时会使脖子的后下方有一部分悬空,这样虽然是保护的脖子,但是对于脖子下方的悬空部分,睡久了还是会导致脖子酸痛,因此还是需要进一步改进护颈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护颈枕,在用户睡觉时,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脖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护颈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与所述下层枕叠置在一起;所述枕体的一端边缘设置第一护颈凸起,另一端设置第二护颈凸起;所述枕体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均为形成一个坡度。用户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护颈枕时,可以很好地保护脖子,而且脖子与背处的起到支撑作用,使用户睡起来更加地舒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下层枕;所述下层枕前侧面及后侧面均为坡面;所述前侧面与枕体的前侧面平滑衔接,所述下层枕的后侧面与枕体的后侧面平滑衔接。根据本实施例可以调整枕头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体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均为下凹的弧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护颈凸起与第二护颈凸起的高度不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体与下层枕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层枕上为魔术贴的纤维面。可以将下层枕单独作为枕头使用时不会弄伤用户,睡起来也很平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护颈凸起的最高点至所述枕体的底面的高度为2-4cm;所述第一护颈凸起与枕体的头置面同一水平面的宽度为2-4cm。可以适应较小的小孩子睡觉的高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护颈凸起的最高点至所述枕体的底面的高度为3-5cm;所述第二护颈凸起与枕体的头置面同一水平面的宽度为5-7cm。不同的高度可以适合不同大小的小孩子睡觉,可以使枕头的使用年限更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枕体的头置面的宽度为13-15c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体与下层枕叠置在一起时的总宽度小于32cm。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护颈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扣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护颈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护颈枕包括枕体1;所述枕体1与所述下层枕2叠置在一起;所述枕体1的一端边缘设置第一护颈凸起11,另一端设置第二护颈凸起12;所述枕体1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均为形成一个坡度。进一步地,还包括下层枕2;所述下层枕2前侧面21及后侧面均为坡面;所述前侧面21与枕体1的前侧面平滑衔接,所述下层枕2的后侧面与枕体1的后侧面平滑衔接。进一步地,所述枕体1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均为下凹的弧面。能够很好地与用户身体贴合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颈凸起11与第二护颈凸起12的高度不同。进一步地,所述枕体1与下层枕2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枕2上为魔术贴的纤维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颈凸起11的最高点至所述枕体1的底面的高度为2-4cm;在一个实例中,可以设置为3cm。所述第一护颈凸起11与枕体1的头置面13同一水平面的宽度为2-4cm;具体地,在一个实例中,可以选为3c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护颈凸起12的最高点至所述枕体1的底面的高度为3-5cm;所述第二护颈凸起12与枕体1的头置面13同一水平面的宽度为5-7cm。进一步地,枕体1的头置面13的宽度为13-15cm。进一步地,所述枕体1与下层枕2叠置在一起时的总宽度小于32cm。详细地,现有的枕头都比较大,不适合小孩子,小孩子的头比较小,制作相对较小不造成材料的浪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护颈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1);所述枕体(1)的一端边缘设置第一护颈凸起(11),另一端设置第二护颈凸起(12);所述枕体(1)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均为形成一个坡度;所述枕体(1)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均为下凹的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1);所述枕体(1)的一端边缘设置第一护颈凸起(11),另一端设置第二护颈凸起(12);所述枕体(1)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均为形成一个坡度;所述枕体(1)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均为下凹的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层枕(2);所述下层枕(2)前侧面(21)及后侧面均为坡面;所述前侧面(21)与枕体(1)的前侧面平滑衔接,所述下层枕(2)的后侧面与枕体(1)的后侧面平滑衔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颈凸起(11)与第二护颈凸起(12)的高度不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1)与下层枕(2)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莲花
申请(专利权)人:陈莲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