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2429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所述进气管穿过除尘箱左壁并通过连接法兰与除尘箱内的软管相连,所述软管另一端与上端开口的含尘筒相连通,所述含尘筒与软管连接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进气管内靠近含尘筒一侧设置有防堵刮灰装置;所述含尘筒下端设置有积灰斗,所述积灰斗下端设置有延伸至除尘箱外的排灰管,所述排灰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除尘的同时有效吸附有害成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了自动抖灰的功能,降低柔性滤尘袋的更换频率,节省成本,实现进气管的自动清灰,防止堵塞,提高生产效率,方便维修,不易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Tail gas treatment device for automatic cleaning furna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leaning device of tail gas treatment furnace ash, the air inlet pipe through the left wall of dust box and is connected by a hose connecting flange and the dust box, the hos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pening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dust barre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dust barrel and the hose is arranged at the air guide plate the air inlet pipe; near the dust barrel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anti blocking dust scraping device; the dust barrel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ash deposition ash hopper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tube row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dust box, the ash discharg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olenoid valve.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dust while effectively absorb harmful components,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the automatic shake gray function,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replacement, the flexible filter bag to save cost, realize the automatic cleaning of the air inlet pipe, to prevent clogging,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convenient maintenance, not easy to damage, pro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窑炉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烧成制品的设备,是陶艺成型中的必备设施。人类上万年的陶瓷烧造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造窑样式和经验。从原始社会的地上露天堆烧、挖坑筑烧到馒头状升焰圆窑、半倒焰马蹄形窑、半坡龙窑、鸭蛋形窑,再到现今的室内气窑、电窑,窑炉科技在不断改良发展中。陶瓷窑炉尾气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烟尘,如果直接将这些废气排入空气中,会污染自然环境。常用的除尘手动有布袋除尘、旋风除尘及静电除尘,而在布袋除尘过程中,粉尘会逐渐粘附并堆集在滤袋的表层,如不清除,滤袋将完全失去其功能。目前,在袋式除尘领域里,常见的清灰(或称抖灰)方法是,在滤袋里外套一个钢性笼子,除尘时,气流是由滤袋外面到滤袋里面,粉尘被滤袋隔离,在气压的作用下粘附在滤袋的外表面,当粉尘堆集到滤袋不能正常工作时,这时通往滤袋的含尘气流被关闭,滤袋内的喷吹系统启动,喷吹管出来的压缩空气瞬间反向作用给滤袋,滤袋外表面的粉尘被抖落。上述清灰方法虽然也能达到清灰的目的,但其清灰机构繁多复杂庞大,购置与维护成本较高。而另一些广泛的加工过程中,并不具备配置一套上述清灰机构的条件,直接采用简单的滤袋进行除尘过滤,滤袋在没有专业清灰机构的情况下,要么采用体积庞大的滤袋,要么频繁更换滤袋,使得滤袋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极低,无形中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另外,连通窑炉与除尘装置的进气管内往往会粘附烟尘,长此以往会在其内壁结垢,导致堵塞,通常需要停机清理,维护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箱及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穿过除尘箱左壁并通过连接法兰与除尘箱内的软管相连,所述软管另一端与上端开口的含尘筒相连通,所述含尘筒与软管连接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进气管内靠近含尘筒一侧设置有防堵刮灰装置;所述含尘筒下端设置有积灰斗,所述积灰斗下端设置有延伸至除尘箱外的排灰管,所述排灰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除尘箱中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与除尘箱上壁之间构成无尘腔,所述含尘筒穿过隔板与无尘腔连通;所述含尘筒上端沿周边缝合有柔性滤尘袋,所述柔性滤尘袋内设置有固定于含尘筒上端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低于柔性滤尘袋布置;所述除尘箱右侧下端设置有人孔盖,所述除尘箱右侧中部固定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通过震动杆与除尘箱内的震动头相连,所述震动头与含尘筒外壁相抵;所述无尘腔右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依次设置有手动启闭阀及活性炭吸附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含尘筒与隔板之间设置有环状橡胶减震圈。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柔性滤尘袋内顶部设置有配重块。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堵刮灰装置包括进气管内设置的曲柄,所述曲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在进气管上下两侧的轴承配合,所述曲柄上端与除尘电机相连,所述除尘电机设置于进气管上端;所述曲柄中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沿进气管轴向延伸并与除尘刮板连接,所述除尘刮板设置于进气管内。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内包括三个抽拉式吸附单元,每个抽拉式吸附单元均为由防漏网构成的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内填充有活性炭。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拉式吸附单元前端设置有拉手。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震动头上套有橡胶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防堵刮灰装置,除尘电机驱动曲柄转动,由于曲柄与连杆铰接,使除尘刮板作左右往复运动,将进气管内积灰推进含尘筒内,从排灰管排出,解决了积灰堵塞进气管的问题,并能在工作时实现进气管的自动清灰,减少停机除尘次数,降低维修成本;设置柔性滤尘袋,能有效除尘,并当柔性滤尘袋内壁粘附并堆集较多粉尘时,采用多次短暂停止进气的方式,使得柔性滤尘袋在配重块及粉尘重量的作用下发生自然坍塌,上下往复运动达到自动抖灰的功能,使得柔性滤尘袋恢复过滤功能,降低柔性滤尘袋的更换频率,节省成本,同时降低停机清灰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设置支撑骨架,降低柔性滤尘袋上下抖动的幅度,避免其损坏,延长使用寿命;设置震动电机,通过震动杆带动震动头高频震动含尘筒外壁,从而进一步加强柔性滤尘袋的抖灰效果;设置导风板,一方面降低进入含尘筒内气流的流速,提高除尘效果,另一方面,避免抖灰掉落的灰尘进入软管内,粘结软管内壁造成堵塞;设置软管,实现含尘筒与进气管的软连接,避免震动造成损坏;设置积灰斗,收集抖落的积灰,并从排灰管排出;设置人孔盖,方便维修;设置活性炭吸附装置,使得除尘后的烟气能进一步吸附有害成分,达标后排入外界空气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除尘的同时有效吸附有害成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了自动抖灰的功能,降低柔性滤尘袋的更换频率,节省成本,实现进气管的自动清灰,防止堵塞,提高生产效率,方便维修,不易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中防堵刮灰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中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管,2-除尘箱,3-连接法兰,4-软管,5-导风板,6-积灰斗,7-排灰管,8-电磁阀,9-人孔盖,10-含尘筒,11-震动头,12-震动杆,13-震动电机,14-活性炭吸附装置,15-手动启闭阀,16-排气管,17-无尘腔,18-配重块,19-支撑骨架,20-柔性滤尘袋,21-环状橡胶减震圈,22-隔板,23-曲柄,24-轴承,25-除尘电机,26-连杆,27-除尘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箱2及进气管1,所述进气管1穿过除尘箱2左壁并通过连接法兰3与除尘箱2内的软管4相连,所述软管4另一端与上端开口的含尘筒10相连通,所述含尘筒10与软管4连接处设置有导风板5;所述进气管1内靠近含尘筒10一侧设置有防堵刮灰装置,所述防堵刮灰装置包括进气管1内设置的曲柄23,所述曲柄23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在进气管1上下两侧的轴承24配合,所述曲柄23上端与除尘电机25相连,所述除尘电机25设置于进气管1上端;所述曲柄23中部铰接有连杆26,所述连杆26沿进气管1轴向延伸并与除尘刮板27连接,所述除尘刮板27设置于进气管1内;所述含尘筒10下端设置有积灰斗6,所述积灰斗6下端设置有延伸至除尘箱2外的排灰管7,所述排灰管7上设置有电磁阀8;所述除尘箱2中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隔板22,所述隔板22与除尘箱2上壁之间构成无尘腔17,所述含尘筒10穿过隔板22与无尘腔17连通;所述含尘筒10上端沿周边缝合有柔性滤尘袋20,所述柔性滤尘袋20内设置有固定于含尘筒10上端的支撑骨架19,所述支撑骨架19低于柔性滤尘袋20布置;所述除尘箱2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箱及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穿过除尘箱左壁并通过连接法兰与除尘箱内的软管相连,所述软管另一端与上端开口的含尘筒相连通,所述含尘筒与软管连接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进气管内靠近含尘筒一侧设置有防堵刮灰装置;所述含尘筒下端设置有积灰斗,所述积灰斗下端设置有延伸至除尘箱外的排灰管,所述排灰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除尘箱中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与除尘箱上壁之间构成无尘腔,所述含尘筒穿过隔板与无尘腔连通;所述含尘筒上端沿周边缝合有柔性滤尘袋,所述柔性滤尘袋内设置有固定于含尘筒上端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低于柔性滤尘袋布置;所述除尘箱右侧下端设置有人孔盖,所述除尘箱右侧中部固定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通过震动杆与除尘箱内的震动头相连,所述震动头与含尘筒外壁相抵;所述无尘腔右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依次设置有手动启闭阀及活性炭吸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清灰的窑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箱及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穿过除尘箱左壁并通过连接法兰与除尘箱内的软管相连,所述软管另一端与上端开口的含尘筒相连通,所述含尘筒与软管连接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进气管内靠近含尘筒一侧设置有防堵刮灰装置;所述含尘筒下端设置有积灰斗,所述积灰斗下端设置有延伸至除尘箱外的排灰管,所述排灰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除尘箱中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与除尘箱上壁之间构成无尘腔,所述含尘筒穿过隔板与无尘腔连通;所述含尘筒上端沿周边缝合有柔性滤尘袋,所述柔性滤尘袋内设置有固定于含尘筒上端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低于柔性滤尘袋布置;所述除尘箱右侧下端设置有人孔盖,所述除尘箱右侧中部固定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通过震动杆与除尘箱内的震动头相连,所述震动头与含尘筒外壁相抵;所述无尘腔右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依次设置有手动启闭阀及活性炭吸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灰的窑炉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华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集智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