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亚专利>正文

游乐山地滚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423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游乐山地滚球,由球壳(1)、万向车(6)组成。游乐山地滚球沿没有深沟、没有悬崖、不太陡峭的山坡滚下时,时快时慢,时左时右,时上时下,时而加速时而减速,时而转动时而平动,时而处于超重状态,时而处于失重状态,人在其内感觉身不由己,任其摆布,天翻地覆,非常惊险刺激;万向车(6)偏离平衡位置时,其在重力力矩的作用下,总会向着平衡位置回复,其不但不会翻滚,也不会与球壳碰撞,而且始终位于球壳的下部,又始终与该球壳的内表面接触,与该万向车(6)结合为一体的人,虽然感觉惊险和刺激,但有惊无险。

Mountain Bowl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olling ball on a pleasure mountain, which is composed of a ball shell (1) and a universal vehicle (6). No, along the mountain recreation ball deep groove no less steep cliff, rolling down the hillside, fast and slow, left and right, when the current slowdown, it speeds up sometimes, sometimes sometimes sometimes rotating translation in the overweight state, sometimes in weightlessness, in which people feel involuntarily, at his mercy. Upside down, very exciting; universal car (6) deviated from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 the torque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always toward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 of the reply, not only will not roll, and shell collision, and always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ell, and always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hell and the contact. Universal car (6) for the integration of people, although the feeling of adventure, but near mi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游乐山地滚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游乐山地滚球,尤其是惊险刺激但有惊无险的游乐山地滚球。
技术介绍
传统游乐设备对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增加生活情趣、培养勇敢精神都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显著提高,外出游玩的人数与日俱增,对游乐设备的要求更为苛刻。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刺激性;传统项目玩腻了,希望玩一些新花样。当前,游乐场的设备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玩过多次的传统设备多,没有见过或没有玩过的创新设备少,不少人对参与游乐活动已失去兴趣;节假日,即使传统设备玩过多次了,没有其他设备可玩,还得将就。人山人海,排队长龙见头不见尾。但玩过之后,不免扫兴而归。创造具有趣味性、刺激性、新颖性的游乐设备,国人企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惊险刺激但有惊无险的游乐山地滚球。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该游乐山地滚球从山地坡底运送至山地高处的配套的索道。本专利技术再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该游乐山地滚球的使用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游乐山地滚球,其沿山坡滚下时人在其内享受刺激;该游乐山地滚球由球壳、万向车组成。球壳由坚固材料制造,人在该球壳内可感知外面的情况;该球壳上有缺口、盖板、垫圈、螺栓、吊具。球壳上的缺口为圆形,人通过该缺口进出该球壳;该缺口含内侧的小圆孔和外侧的大圆孔,该小圆孔轴线与该大圆孔的轴线重合且通过该球壳的球心;该小圆孔的边缘与该大圆孔的边缘之间为环形阶梯,该阶梯的外侧向面为环形梯面。盖板封盖在球壳的缺口上,其含内侧的小圆板、外侧的大圆板;该小圆板的圆周表面与该球壳上缺口的小圆孔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其内侧向面和该球壳的内表面构成完整内球面;该大圆板的圆周表面与该缺口的大圆孔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其外侧向面和该球壳的外表面构成完整外球面。垫圈为圆环状,其覆盖在球壳的梯面上。多个螺栓均匀分布在盖板上大圆板边缘附近的外侧向面上,这多个螺栓之一穿过相应位置的的该大圆板上的圆孔和对应位置的垫圈上的圆孔后,旋进对应位置的球壳上梯面的螺栓孔中,从而将该盖板固紧连接在该球壳上。吊具含螺柱、吊圈;该螺柱为圆柱形,其上的螺纹与球壳上螺柱孔内的螺纹啮合,其外端与该吊圈固定连接,其里端旋入该螺柱孔中,上提该吊圈可将该球壳吊离地面。万向车位于球壳的内腔中,其由车架、上球轮架、下球轮架、上球轮、下球轮、扶手架、座椅组成。车架为球冠状,其上表面平整,其下表面为球冠球面,该球冠球面的球心与球壳的球心重合,其下表面边缘附近的四周均匀分布多个上球轮孔,其下表面的顶点有一个下球轮孔。多个上球轮分别安装在车架的多个上球轮孔之一中,这多个上球轮由环形上球轮架托住,该上球轮架固紧连接在该车架下表面的边缘附近;一个下球轮安装在该车架的下球轮孔中,该下球轮由方形或圆形下球轮架托住,该下球轮架固紧连接在该车架下表面顶点的附近;该上球轮或该下球轮与相应位置的球壳的内表面活动接触,从而该车架相对该球壳可沿其内表面向任意方向自由运动。扶手架和座椅均位于车架上表面的中部,该扶手架位于该座椅的正前方,该车架的轴线通过该座椅;该扶手架由两块彼此分开的竖直撑板和一根水平横杆组成,这两块撑板之一的下端与相应位置的该车架的上表面固紧连接,该横杆的两端分别固紧连接在这两块撑板之一的上端;该座椅的四条腿的下端与相应位置的该车架的上表面固紧连接,人坐在该座椅上伸手可抓着该横杆;该座椅上固紧连接公知公用安全带,该安全带能束缚坐在该座椅上的人的大腿,使之不能离开该座椅。所述人在球壳内可感知外面的情况,其结构有两个优选方案。人在球壳内感知外面的情况,其结构的第一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该球壳用透明材料制造。人在球壳内感知外面的情况,其结构的第二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该球壳用非透明材料制造,但游乐山地滚球经过的山地路径上安装公知公用摄像头,该球壳外表面的槽中铺设公知公用天线,该球壳内车架的扶手架上固紧连接公知公用显示屏,该车架的上表面上固紧安装公知公用无线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的装置;该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后向空中发射,该天线接收后传输给该无线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的装置,再由该显示屏放映出来,人观看该显示屏上的图像就能感知外面的情况。一种与该游乐山地滚球配套的公知公用索道,由支架、钢索、承托、吊架组成。索道吊架的下端与球壳上吊具的吊圈固定连接后,可将该游乐山地滚球运送到山地的高处。使用游乐山地滚球的方法是这样的:第一步,游乐山地滚球停放在山地坡底平地上,滚动球壳使万向车与该球壳上的缺口接近,取出螺栓,揭开盖板,人从该缺口进到该万向车的车架且坐到座椅上,系好安全带;盖上该盖板,并用螺栓将该盖板与该球壳固紧连接;将吊具的螺柱旋入该球壳上的螺柱孔内。第二步,索道吊架的下端与该吊具的吊圈固定连接后,将该球壳运送到山地高处的平地上,然后取下该螺柱。第三步,推动该球壳使之沿山地滚下,最后该球壳停止在山地坡底平地上。第四步,滚动球壳使万向车与该球壳上的缺口接近,取下螺栓,揭开盖板,人解脱安全带后从该缺口出来;盖上该盖板,并用螺栓将该盖板与该球壳固紧连接,或者让后一人进到该球壳内再盖上该盖板,并用螺栓将该盖板与该球壳固紧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该游乐山地滚球沿没有深沟、没有悬崖、不太陡峭的山坡滚下时,时快时慢,时左时右,时上时下,时而加速时而减速,时而转动时而平动,时而处于超重状态,时而处于失重状态,人在其内感觉身不由己,任其摆布,天翻地覆,非常惊险刺激。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万向车偏离平衡位置时,其在重力力矩的作用下,总会向着平衡位置回复。只要该游乐山地滚球运动的路径上没有深沟、没有悬崖、没有陡峭的山坡,该万向车不但不会翻滚,也不会与球壳碰撞,而且始终位于球壳的下部,又始终与该球壳的内表面接触。与该万向车结合为一体的人,虽然感觉惊险和刺激,但有惊无险。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有利于培养勇敢无畏精神,有利于培养一往无前奋斗精神。人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科技高峰不能攀登,还有什么难关不能跨越。看似游乐,实则受益匪浅。正在崛起的中国,需要这样的游乐设施去激发人的创造潜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球壳的竖直剖面示意图,该球壳的球心、缺口、吊具位于该剖面上。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游乐山地滚球,其沿山坡滚下时人在其内享受刺激。该游乐山地滚球由球壳1、万向车6组成。如图1所示,球壳1由坚固材料制造,人在该球壳1内可感知外面的情况。该球壳1上有缺口、盖板3、垫圈4、螺栓5、吊具13。如图1所示,球壳1上缺口为圆形,人通过该缺口进出该球壳1。该缺口含内侧的小圆孔2a和外侧的大圆孔2b,该小圆孔2a轴线与该大圆孔2b的轴线重合且通过该球壳1的球心。该小圆孔2a的边缘与该大圆孔2b的边缘之间为环形阶梯,该阶梯的外侧向面为环形梯面2d。如图1所示,盖板3封盖在球壳1的缺口上,其含内侧的小圆板3a、外侧的大圆板3b。该小圆板3a的圆周表面与该球壳1上缺口的小圆孔2a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其内侧向面和该球壳1的内表面构成完整内球面。该大圆板3b的圆周表面与该缺口的大圆孔2b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其外侧向面和该球壳1的外表面构成完整外球面。如图1所示,垫圈4为圆环状,其覆盖在球壳1的梯面2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游乐山地滚球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乐山地滚球,其沿山坡滚下时人在其内享受刺激;其特征在于:所述游乐山地滚球由球壳(1)、万向车(6)组成;球壳(1)由坚固材料制造,人在所述球壳(1)内可感知外面的情况;所述球壳(1)上有缺口、盖板(3)、垫圈(4)、螺栓(5)、吊具(13);球壳(1)上缺口为圆形,人通过该缺口进出所述球壳(1);所述缺口含内侧的小圆孔(2a)和外侧的大圆孔(2b),所述小圆孔(2a)轴线与所述大圆孔(2b)的轴线重合且通过所述球壳(1)的球心;所述小圆孔(2a)的边缘与所述大圆孔(2b)的边缘之间为环形阶梯,所述阶梯的外侧向面为环形梯面(2d);盖板(3)封盖在球壳(1)的缺口上,其含内侧的小圆板(3a)、外侧的大圆板(3b);所述小圆板(3a)的圆周表面与所述球壳(1)上缺口的小圆孔(2a)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其内侧向面和所述球壳(1)的内表面构成完整内球面;所述大圆板(3b)的圆周表面与所述缺口的大圆孔(2b)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其外侧向面和所述球壳(1)的外表面构成完整外球面;垫圈(4)为圆环状,其覆盖在球壳(1)的梯面(2d)上;多个螺栓(5)均匀分布在盖板(3)上大圆板(3b)边缘附近的外侧向面上,这多个螺栓(5)之一穿过相应位置的的所述大圆板(3b)上的圆孔和对应位置的垫圈(4)上的圆孔后,旋进对应位置的球壳(1)上梯面(2d)的螺栓孔(2c)中,从而将所述盖板(3)固紧连接在所述球壳(1)上;吊具(13)含螺柱(13a)、吊圈(13b);所述螺柱(13a)为圆柱形,其上的螺纹与球壳(1)上螺柱孔(2e)内的螺纹啮合,其外端与所述吊圈(13b)固定连接,其里端旋入所述螺柱孔(2e)中,上提所述吊圈(13b)可将所述球壳(1)吊离地面;万向车(6)位于球壳(1)的内腔中,其由车架(7)、上球轮架(8)、下球轮架(9)、上球轮(10a)、下球轮(10b)、扶手架(11)、座椅(12)组成;车架(7)为球冠状,其上表面平整,其下表面为球冠球面,该球冠球面的球心与球壳(1)的球心重合,其下表面边缘附近的四周均匀分布多个上球轮孔(7a),其下表面的顶点有一个下球轮孔(7b);多个上球轮(10a)分别安装在车架(7)的多个上球轮孔(7a)之一中,这多个上球轮(10a)由环形上球轮架(8)托住,所述上球轮架(8)固紧连接在所述车架(7)下表面的边缘附近;一个下球轮(10b)安装在所述车架(7)的下球轮孔(7b)中,该下球轮(10b)由方形或圆形下球轮架(9)托住,所述下球轮架(9)固紧连接在所述车架(7)下表面顶点的附近;所述上球轮(10a)或所述下球轮(10b)与相应位置的球壳(1)的内表面活动接触,从而所述车架(7)相对所述球壳(1)可沿其内表面向任意方向自由运动;扶手架(11)和座椅(12)均位于车架(7)上表面的中部,所述扶手架(11)位于所述座椅(12)的正前方,所述车架(7)的轴线通过所述座椅(12);所述扶手架(11)由两块彼此分开的竖直撑板(11a)和一根水平横杆(11b)组成,这两块撑板(11a)之一的下端与相应位置的所述车架(7)的上表面固紧连接,所述横杆(11b)的两端分别固紧连接在这两块撑板(11a)之一的上端;所述座椅(12)的四条腿的下端与相应位置的所述车架(7)的上表面固紧连接,人坐在所述座椅(12)上伸手可抓着所述横杆(11b);所述座椅(12)上固紧连接安全带,该安全带能束缚坐在所述座椅(12)上的人的大腿,使之不能离开所述座椅(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乐山地滚球,其沿山坡滚下时人在其内享受刺激;其特征在于:所述游乐山地滚球由球壳(1)、万向车(6)组成;球壳(1)由坚固材料制造,人在所述球壳(1)内可感知外面的情况;所述球壳(1)上有缺口、盖板(3)、垫圈(4)、螺栓(5)、吊具(13);球壳(1)上缺口为圆形,人通过该缺口进出所述球壳(1);所述缺口含内侧的小圆孔(2a)和外侧的大圆孔(2b),所述小圆孔(2a)轴线与所述大圆孔(2b)的轴线重合且通过所述球壳(1)的球心;所述小圆孔(2a)的边缘与所述大圆孔(2b)的边缘之间为环形阶梯,所述阶梯的外侧向面为环形梯面(2d);盖板(3)封盖在球壳(1)的缺口上,其含内侧的小圆板(3a)、外侧的大圆板(3b);所述小圆板(3a)的圆周表面与所述球壳(1)上缺口的小圆孔(2a)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其内侧向面和所述球壳(1)的内表面构成完整内球面;所述大圆板(3b)的圆周表面与所述缺口的大圆孔(2b)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其外侧向面和所述球壳(1)的外表面构成完整外球面;垫圈(4)为圆环状,其覆盖在球壳(1)的梯面(2d)上;多个螺栓(5)均匀分布在盖板(3)上大圆板(3b)边缘附近的外侧向面上,这多个螺栓(5)之一穿过相应位置的的所述大圆板(3b)上的圆孔和对应位置的垫圈(4)上的圆孔后,旋进对应位置的球壳(1)上梯面(2d)的螺栓孔(2c)中,从而将所述盖板(3)固紧连接在所述球壳(1)上;吊具(13)含螺柱(13a)、吊圈(13b);所述螺柱(13a)为圆柱形,其上的螺纹与球壳(1)上螺柱孔(2e)内的螺纹啮合,其外端与所述吊圈(13b)固定连接,其里端旋入所述螺柱孔(2e)中,上提所述吊圈(13b)可将所述球壳(1)吊离地面;万向车(6)位于球壳(1)的内腔中,其由车架(7)、上球轮架(8)、下球轮架(9)、上球轮(10a)、下球轮(10b)、扶手架(11)、座椅(12)组成;车架(7)为球冠状,其上表面平整,其下表面为球冠球面,该球冠球面的球心与球壳(1)的球心重合,其下表面边缘附近的四周均匀分布多个上球轮孔(7a),其下表面的顶点有一个下球轮孔(7b);多个上球轮(10a)分别安装在车架(7)的多个上球轮孔(7a)之一中,这多个上球轮(10a)由环形上球轮架(8)托住,所述上球轮架(8)固紧连接在所述车架(7)下表面的边缘附近;一个下球轮(10b)安装在所述车架(7)的下球轮孔(7b)中,该下球轮(10b)由方形或圆形下球轮架(9)托住,所述下球轮架(9)固紧连接在所述车架(7)下表面顶点的附近;所述上球轮(10a)或所述下球轮(10b)与相应位置的球壳(1)的内表面活动接触,从而所述车架(7)相对所述球壳(1)可沿其内表面向任意方向自由运动;扶手架(11)和座椅(12)均位于车架(7)上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亚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