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221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苗木基质领域,该种栽培基质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泥炭15‑45份、凹凸棒粘土10‑30份、麦饭石5‑25份、家禽粪5‑15份、棉籽壳5‑15份、麸皮5‑15份。上述棉籽壳、麸皮和中草药药渣粉碎至粒径1‑2mm,按规定量称取上述原料,加适量水搅拌混合,调制混合基质含水量在20‑30%之间,之后将基质采用条垛式堆置5天,每天一次进行翻堆,期间,加入适量水,控制基质混料的含水量不低于15%,最后在60‑80℃的低温干燥炉中对基质混料进行干燥处理,直至成品基质含水量降至8%,即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该种栽培基质成本低,节能环保,养分充足,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Zhongshan fir seedling cultivation mediu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Zhongshan fir seedling cultivation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eedling substrate, substrate by weight,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15 peat 45 copies, 30 copies of the 10 attapulgite clay, stone 5 25 copies, 15 copies, 5 poultry dung cottonseed shell 5 15 copies, 15 copies of 5 wheat bran. The cottonseed hull, bran and herb residue crushed to the size of 1 2mm,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amount of raw material, add appropriate amount of water mixing, modulation mixed substrate moisture between 20 30%, after using matrix windrow composting for 5 days, once during composting,, add water to control water content of not less than 15% mixed matrix materials, finally mixing drying treatment of matrix in low temperature drying oven 60 80 DEG C, until the finished moisture dropped to 8%, making Zhongshan fir seedling cultivation matrix of the invention. The cultivated substrat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fficient nutrition, good air permeability and water ret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苗木基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基质栽培是指在一定的场所或容器内通过基质固定其根系并吸收营养液和氧气的植物栽培方法。据统计,世界上90%的无土栽培形式都是基质栽培。无土栽培基质是能为植物提供稳定协调的水、气、肥结构的生长介质,它除了支持、固定植株外,更重要的是充当养分和水分的载体,使来自营养液的养分和水分得以中转,植物根系从中按需选择吸收。基质是无土栽培的基础与核心。所以,基质的选择是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用于无土栽培的各种基质的研究逐步成为农学与园艺学等学科的综合性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早期大规模使用的各种无机和有机基质逐渐显现出其缺点和局限性,新型的功能性有机栽培基质开始出现并在运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特性,成为基质研究开发的发展方向。目前最常用的栽培基质主要是麦饭石、珍珠岩和岩棉等无机基质,以及泥炭(又称草炭)等有机基质。膨胀麦饭石的高持水性能和片状结构,使基质中的空气和水分平衡协调,同时具有固定支撑植物、提供植物营养、保水、保肥和改良基质物理性状等多种作用。珍珠岩其颗粒表面的许多毛管空隙和通气空隙为其保持水分和营养成分提供了巨大的表面积,同时也提供了极为适合的导液和通风条件。岩棉质地疏松、通透性良好,同样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应用的栽培基质。泥炭不仅疏松多孔、具有较好的通气透水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还具有丰富的纤维含量、较强的吸附与螯合能力强,以及较高的离子交换和盐分平衡控制能力,还兼有增强植物抗旱、抗病、抗低温、抗盐渍的性能,更是被广泛使用。这些基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以上基质虽然有不少优点,但又有其各自的缺点。如岩棉栽培需添加营养液,而泥炭是数量有限而且短期不可再生的资源等。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欧美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有关环保法规,如禁止营养液的排放以免污染地下或地表水源,禁止泥炭资源的开采等,促使无土栽培逐步向环保型、经济型、技术型的方向转变。市场上现有的苗木基质往往因引起自身和下垫土壤的板结、通透性不良、养分平衡性变差、缓冲性能变小等,不利于促进苗木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表现出缺素症状和其他一些生理病害,影响基质栽培优越性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栽培基质成本低,节能环保,养分充足,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泥炭15-45份、凹凸棒粘土10-30份、麦饭石5-25份、家禽粪5-15份、棉籽壳5-15份、麸皮5-15份。进一步地,该种栽培基质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泥炭20-40份、凹凸棒粘土15-25份、麦饭石10-20份、家禽粪8-12份、棉籽壳8-12份、麸皮8-12份。再进一步地,该种栽培基质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泥炭30份、凹凸棒粘土20份、麦饭石15份、家禽粪10份、棉籽壳10份、麸皮10份。进一步地,所述泥炭有机质含量为30~40%,且天然有机物质为未被彻底分解的植物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进一步地,所述棉籽壳和麸皮经过蒸制或烘焙消毒处理成干燥物质。进一步地,所述家禽粪是经过烘干或暴晒,捻细过筛后贮藏备用。进一步地,该种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还包括中草药药渣有机肥,该种有机肥为党参、韭菜子和女贞子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的残渣。上述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上述棉籽壳、麸皮和中草药药渣粉碎至粒径1-2mm;(2)按规定量称取上述原料,加适量水搅拌混合,调制混合基质含水量在20-30%之间,之后将基质采用条垛式堆置5天,每天一次进行翻堆,期间,加入适量水,控制基质混料的含水量不低于15%;(3)最后在60-80℃的低温干燥炉中对基质混料进行干燥处理,直至成品基质含水量降至8%,即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利用家禽粪等弃物作为原料的一部分,降低了成本,节能环保;(2)采用了凹凸棒粘土、棉籽壳等原料,调节了栽培基质的孔隙率,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3)含有的泥炭、家禽粪及中草药药渣成分等原料使得本专利技术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养分充足,有机质含量高,能可持续性提供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养分,因此,用该种基质栽培的中山杉苗木成活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包括以下原料:泥炭15kg、凹凸棒粘土10kg、麦饭石5kg、家禽粪5kg、棉籽壳5kg、麸皮5kg、中草药药渣5kg。其中,上述泥炭有机质含量为30~40%,且天然有机物质采用未被彻底分解的植物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上述棉籽壳和麸皮经过蒸制或烘焙消毒处理成干燥物质。上述家禽粪是经过烘干或暴晒,捻细过筛后贮藏备用。上述中草药药渣按重量百分比来计包括以下原料:党参、韭菜子和女贞子,通过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获得残渣进行使用。上述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上述棉籽壳、麸皮和中草药药渣粉碎至粒径1-2mm;(2)按规定量称取上述原料,加适量水搅拌混合,调制混合基质含水量在20-30%之间,之后将基质采用条垛式堆置5天,每天一次进行翻堆,期间,加入适量水,控制基质混料的含水量不低于15%;(3)最后在60℃的低温干燥炉中对基质混料进行干燥处理,直至成品基质含水量降至8%,即制得本专利技术的成品,经包装封存即可备用。实施例2一种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包括以下原料:泥炭20kg、凹凸棒粘土15kg、麦饭石10kg、家禽粪8kg、棉籽壳8kg、麸皮8kg、中草药药渣8kg。其中,上述泥炭有机质含量为30~40%,且天然有机物质为未被彻底分解的植物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上述棉籽壳和麸皮经过蒸制或烘焙消毒处理成干燥物质。上述家禽粪是经过烘干或暴晒,捻细过筛后贮藏备用。上述中草药药渣按重量百分比来计包括以下原料:党参、韭菜子和女贞子,通过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获得残渣进行使用。上述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棉籽壳、麸皮和中草药药渣粉碎至粒径1-2mm;(2)按规定量称取上述原料,加适量水搅拌混合,调制混合基质含水量在20-30%之间,之后将基质采用条垛式堆置5天,每天一次进行翻堆,期间,加入适量水,控制基质混料的含水量不低于15%;(3)最后在65℃的低温干燥炉中对基质混料进行干燥处理,直至成品基质含水量降至8%,即制得本专利技术的成品,经包装封存即可备用。实施例3一种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包括以下原料:泥炭30kg、凹凸棒粘土20kg、麦饭石15kg、家禽粪10kg、棉籽壳10kg、麸皮10kg、中草药药渣10kg。其中,上述泥炭有机质含量为30~40%,且天然有机物质为未被彻底分解的植物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上述棉籽壳和麸皮经过蒸制或烘焙消毒处理成干燥物质。上述家禽粪是经过烘干或暴晒,捻细过筛后贮藏备用。上述中草药药渣按重量百分比来计包括以下原料:党参、韭菜子和女贞子,通过混合浸提有效成分后获得残渣进行使用。上述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棉籽壳、麸皮和中草药药渣粉碎至粒径1-2mm;(2)按规定量称取上述原料,加适量水搅拌混合,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泥炭15‑45份、凹凸棒粘土10‑30份、麦饭石5‑25份、家禽粪5‑15份、棉籽壳5‑15份、麸皮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泥炭15-45份、凹凸棒粘土10-30份、麦饭石5-25份、家禽粪5-15份、棉籽壳5-15份、麸皮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泥炭20-40份、凹凸棒粘土15-25份、麦饭石10-20份、家禽粪8-12份、棉籽壳8-12份、麸皮8-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泥炭30份、凹凸棒粘土20份、麦饭石15份、家禽粪10份、棉籽壳10份、麸皮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炭有机质含量为30~40%,且天然有机物质为未被彻底分解的植物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中山杉苗木栽培基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梅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