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设置空间小、能够缩短干燥时间、并且能够不发生容器变形地提高灌装线整体的效率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及容器内部干燥方法。该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包括:气体喷出嘴(110),该气体喷出嘴(110)能够从容器口部插入到容器内部;吸引机构(120),该吸引机构(120)能够与容器口部对置;以及气体供给单元(130),该气体供给单元(130)向气体喷出嘴(110)供给气体,从气体喷出嘴(110)向容器内部喷出气体,并且,通过配置成与容器口部对置的吸引机构(120)从容器口部吸引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及容器内部干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容器内壁面进行干燥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及容器内部干燥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塑料容器的成型容易且能够廉价地制造,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种用途,但是,在注入像蛋黄酱状食品那样的粘稠内容物的情况下,内容物容易附着于容器内壁面,因此,存在难以将内容物用尽而不残留在容器内的问题。近年来,开发了提高内容物的滑落性的涂布剂,已知:在将该涂布剂涂布到容器内壁面的情况下,容器内壁面的滑落性得到提高,能够容易地将容器内的内容物用尽。于是,作为用于将涂布剂均匀地涂布到容器内壁面的方法,考虑将专利文献1所示的喷嘴插入到容器内,使容器进行旋转而喷出涂布剂。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868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18400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919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上所述,向容器内部喷出涂布剂而进行涂布的情况下,通常通过高温的烘箱,以便在喷出包含有挥发性高的溶剂的涂布剂溶液后,使溶剂充分挥发、干燥而固定于容器内壁面。但是,该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为了提高灌装线整体的效率,必须为大型的烘箱,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及宽广的设备设置场所。另外,容器由塑料容器等低熔点树脂构成的情况下,因烘箱温度而产生容器变形的问题,或者,如果降低温度,则具有干燥时间延长而导致灌装线整体的效率降低等问题。此外,还可以考虑从容器口部向容器内部喷出干燥的气体而进行挥发、干燥的方法,但是,应用涂布剂的容器多数为容器口部较小的容器,因此,无法充分进行气体循环,不能避免干燥时间的延长。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设置空间小、能够缩短干燥时间、并且能够不发生容器变形地提高灌装线整体的效率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及容器内部干燥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是对容器内壁面进行干燥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其包括:气体喷出嘴,该气体喷出嘴能够从容器口部插入到容器内部;吸引机构,该吸引机构能够与容器口部对置;以及气体供给单元,该气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气体喷出嘴供给气体,由此,解决上述课题。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容器内部干燥方法是对容器内壁面进行干燥的容器内部干燥方法,将气体喷出嘴从容器口部插入到容器内部,从所述气体喷出嘴向容器内部喷出气体,并且,通过配置成与容器口部对置的吸引机构从容器口部吸引气体,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根据第一方案所涉及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其包括:气体喷出嘴,该气体喷出嘴能够从容器口部插入到容器内部;吸引机构,该吸引机构能够与容器口部对置;以及气体供给单元,该气体供给单元向气体喷出嘴供给气体,由此,能够容易地向容器内吹入干燥空气等,并且,能够利用吸引机构而从容器口部吸引容器内的气体,即便将大量的气体喷出到容器内,也能够从容器的口部可靠地吸引,能够充分地进行气体在容器内的循环。结果:结构简单且设置空间小,能够缩短干燥时间,并且能够不发生容器变形地提高灌装线整体的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被插入的气体喷出嘴将气体吹到容器内壁面,因此,还能够促进干燥。根据第二方案中记载的构成,吸引机构由气流放大单元构成,气流放大单元包括气体供给部和具有吸入口、喷出口的气流放大流路部,吸入口配置成与容器口部对置,由此,能够使用被加压的气体而从吸入口吸出容器内的气体,因此,不需要真空装置等机构,能够更简单且使设置空间减小。根据第三方案中记载的构成,气体供给单元向气流放大单元的气体供给部供给气体,由此,不需要吸引容器内的气体的独立驱动源,能够使设置空间进一步减小。根据第四方案中记载的构成,气体喷出嘴设置成贯穿于气流放大单元的气流放大流路部内,由此,气流放大单元的吸入口能够配置成覆盖容器口部的整体,能够进一步吸引大量的气体。根据第五方案中记载的构成,还具有使气体喷出嘴移动的移动机构,由此,能够不使容器移动地任意取放气体喷出嘴,因此,能够容易地组装到已有的容器输送线等中。另外,可以在容器内边移动边喷出气体,因此,能够进一步充分地进行气体在容器内的循环。根据第六方案所涉及的容器内部干燥方法,将气体喷出嘴从容器口部插入到容器内部,从气体喷出嘴向容器内部喷出气体,并且,通过配置成与容器口部对置的吸引机构从容器口部吸引气体,由此,即便将大量的气体喷出到容器内,也能够可靠地排出到容器外部,能够充分地进行气体在容器内的循环。结果:能够构成结构简单的机构,还能够使设置空间减小,并且,能够缩短干燥时间,可以不发生容器变形地提高灌装线整体的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被插入的气体喷出嘴将气体吹到容器内壁面,因此,能够进一步促进干燥。根据第七方案中记载的构成,吸引机构由气流放大单元构成,该气流放大单元包括气体供给部和具有吸入口、喷出口的气流放大流路部,向气体喷出嘴供给气体而向容器内部喷出气体,并且,向气流放大单元的气体供给部供给气体而从容器口部吸引气体,由此,不需要真空装置等机构,能够构成结构更简单的机构,从而能够使设置空间减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的概略说明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在使用时的概略说明图。图3是涂布装置的参考图。符号说明:100···容器内部干燥装置110···气体喷出嘴120···气流放大单元(吸引机构)121···气流放大流路部122···气体供给部123···吸入口124···喷出口130···气体供给单元200···涂布装置210···喷枪211···喷嘴220···上下驱动机构230···旋转驱动机构C···容器C1···口部L···涂布剂H···容器保持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100包括:气体喷出嘴110,该气体喷出嘴110能够从容器C的口部C1插入到容器C的内部;气流放大单元120,该气流放大单元120为能够与容器C的口部C1的上方对置的吸引机构;以及气体供给单元130,该气体供给单元130向气体喷出嘴110及气流放大单元120供给气体。气体喷出嘴110构成为能够利用移动机构(未图示)而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并构成为从其下方前端喷出气体。气流放大单元120包括气体供给部122和在下方具有吸入口123且在上方具有喷出口124的气流放大流路部121,其具有专利文献2、3等所示的放大机构的作用,将被供给到气体供给部122的气体沿着气流放大流路部121的内周以高速喷出到喷出口124侧,由此,从吸入口123吸引气体而使高速、高压的气体从喷出口124喷出。另外,气流放大单元120构成为能够利用与气体喷出嘴110的移动机构独立的移动机构(未图示)而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配置成:吸入口123与容器C的口部C1的上方对置,并且,气体喷出嘴110贯穿于气流放大流路部121内。另外,气流放大单元120还可以固定配置,以使其不会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向气体喷出嘴110及气流放大单元120的气体供给部122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单元130例如可以仅为与待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100的设置场所的压缩气体供给源连接的气体流路,还可以包含用于设定适合于气体喷出嘴110及气流放大单元120的气体供给部122的压力、流量的调整机构。另外,只要能够从容器C的口部C1吸引内部的气体即可,也可以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其是对容器内壁面进行干燥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所述容器内部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喷出嘴,该气体喷出嘴能够从容器口部插入到容器内部;吸引机构,该吸引机构能够与容器口部对置;以及气体供给单元,该气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气体喷出嘴供给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08 JP 2014-2478811.一种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其是对容器内壁面进行干燥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所述容器内部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喷出嘴,该气体喷出嘴能够从容器口部插入到容器内部;吸引机构,该吸引机构能够与容器口部对置;以及气体供给单元,该气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气体喷出嘴供给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机构由气流放大单元构成,所述气流放大单元包括气体供给部和具有吸入口、喷出口的气流放大流路部,所述吸入口配置成与容器口部对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内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气流放大单元的气体供给部供给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容器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芳明,宫崎知之,丹生啓佑,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