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存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77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3:07
贮存槽(10)具备:流入口部(14),其供来自上游的排水流入;贮存部(12),其具有贮存从流入口部(14)流入了的排水的贮存空间(20);流出口部(16),其使贮存部(12)的排水向下游流出;以及溢流口部(18),其形成于贮存部(12)的侧面,溢流口部(18)的中心(M2)位于比流入口部(14)的中心(M1)靠上方的位置,使排水向贮存部(12)外溢流。或者、贮存槽具备:流入口部,其供来自上游的排水流入;贮存部,其在上表面形成有高度比其他部分的高度低的凹部,具有贮存从流入口部流入了的排水的贮存空间;流出口部,其使贮存部的排水向下游流出;以及溢流口部,其形成于凹部,其中心位于比流入口部的中心靠上方的位置,使排水向贮存部外溢流。

storage tank

The storage tank (10) includes inflow mouth (14),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rom the upstream inflow; the storage part (12), its storage from the inflow port (14) into the water storage space (20); outflow mouth (16), the storage part (12). The drainage flow downstream; and the overflow mouth (18), formed in the storage part (12) side of the overflow mouth (18) (M2)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current entrance Department (14) the center (M1) on the upper position of the drainage to the storage section (12) overflow. Or, a storage tank includes inlet,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rom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reservoir, the inflow; form a concave height than other parts of the low height on the surface, with storage space into the drainage from the inflow mouth; outflow mouth, the drainage to the downstream reservoir outflow; and overflow mouth, which formed in the concave part, the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than the flow entrance on the upper position of the drainage to the reservoir out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贮存槽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特别涉及虹吸排水系统所使用的贮存槽。
技术介绍
例如,如日本特开2006-336322号公报所示,在利用了虹吸力的排水系统中,公知有如下结构:在水循环器具与横拉管之间设置腔室,将来自水循环器具的排水暂时贮存于腔室直到虹吸的开始时间为止。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日本特开2006-336322号公报所示的排水系统中,在腔室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用于排出腔室内的空气的空气排出管。因此,需要使地板下等的收纳空间的高度提高与空气排出管的高度相应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鉴于上述事实,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收纳空间的高度的贮存槽。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第1形态的贮存槽具备:流入口部,其供来自上游的排水流入;贮存部,其具有贮存从所述流入口部流入了的所述排水的贮存空间;流出口部,其使所述贮存部的所述排水向下游流出;以及溢流口部,其形成于所述贮存部的侧面,所述溢流口部的中心位于比所述流入口部的中心靠上方的位置,使所述排水向所述贮存部外溢流。根据上述结构,中心位于比流入口部的中心靠上方的位置的溢流口部形成于贮存部的侧面。因此,能够使贮存部内的排水从溢流口部向贮存部外溢流,并且,溢流口部的高度不比贮存部的上表面高,因此,能够抑制贮存槽整体的高度。此外,在贮存部的截面是主视时呈圆形状的情况下,贮存部的侧面是指圆的除了最上部和最下部以外的外周面,贮存部的上表面是指圆的外周面的最上部。另外,流入口部和溢流口部这两者的中心是指流入口部和溢流口部这两者的径向截面的中心点。第2形态的贮存槽具备:流入口部,其供来自上游的排水流入;贮存部,其在上表面形成有高度比其他部分的高度低的凹部,具有贮存从所述流入口部流入了的所述排水的贮存空间;流出口部,其使所述贮存部的所述排水向下游流出;以及溢流口部,其形成于所述凹部,所述溢流口部的中心位于比所述流入口部的中心靠上方的位置,使所述排水向所述贮存部外溢流。根据上述结构,在贮存部的上表面形成有高度比其他部分的高度低的凹部,在凹部形成有溢流口部。因此,能够使贮存部内的排水从溢流口部向贮存部外溢流,并且,溢流口部的高度不比贮存部的上表面高,因此,能够抑制贮存槽整体的高度。第3形态的贮存槽根据第1形态或第2形态的贮存槽,其中,所述贮存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贮存部的所述溢流口部分别连通。根据上述结构,多个贮存部的溢流口部分别连通,因此,能够使从贮存部的溢流口部溢流出的排水向相邻的其他贮存部流出,能够利用其他贮存部来补偿能够贮存的水量。第4形态的贮存槽根据第1形态~第3形态中任一项的贮存槽,其中,所述流出口部设置于所述贮存部的端面,所述溢流口部设置于所述贮存部的与设置有所述流出口部的端面相对的端面。根据上述结构,在贮存部的与设置有流出口部的端面相对的端面设置有溢流口部。因此,与在设置有流出口部的下游侧设置有溢流口部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下游侧的排水从溢流口部向贮存部外溢流的担心,使下游侧的水位上升。第5形态的贮存槽根据第1形态~第4形态中任一项的贮存槽,其中,所述流出口部设置于所述贮存部的端面,所述流入口部设置于所述贮存部的与设置有所述流出口部的端面相对的端面。根据上述结构,在贮存部的与设置有流出口部的端面相对的端面设置有流入口部。因此,通过使排水从流入口部向流出口部流下,设置有流出口部的下游侧的水势增加,能够使下游侧的水位上升。第6形态的贮存槽根据第1形态~第5形态中任一项的贮存槽,其中,在所述溢流口部连接有溢流管,在所述溢流管设置有通气口部。根据上述结构,在连接到溢流口部的溢流管设置有通气口部。因此,能够利用使排水溢流的溢流管使贮存部内的空气从通气口部向贮存部外排放,能够将溢流管用作通气用的管。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收纳空间的高度的贮存槽。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贮存槽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贮存槽的正面方向剖视图。图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贮存槽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贮存槽的正面方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使用图1A、和图1B来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贮存槽10进行说明。如图1A所示,贮存槽10具备:多个贮存部12;流入口部14,其分别一体地形成于贮存部12的一端;流出口部16,其分别一体地形成于贮存部12的另一端;以及溢流口部18,其一体地形成于流入口部14的上方。贮存部12由截面圆形状的管状构件12A构成,该管状构件12A由聚氯乙烯树脂形成,如图1B所示,在内部形成有贮存排水的贮存空间20。在本实施方式的贮存槽10中,如图1A所示,相同形状的3个贮存部12并列配置。此外,贮存部12以管状构件12A的轴心从上游朝向下游朝下倾斜的方式配置。流入口部14的截面是圆形状,流入口部14从构成贮存部12的管状构件12A的长度方向一端面沿着水平方向突出地形成。流入口部14的径向的截面积比管状构件12A的长度方向一端面的面积小,流入口部14形成于一端面的下侧部分。另外,在流入口部14连结有流入管22,来自未图示的上游的水循环器具等的排水经由流入管22流入。流出口部16的截面是圆形状,流出口部16从构成贮存部12的管状构件12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面沿着水平方向突出地形成。流出口部16的径向的截面积比管状构件12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面的面积小,流出口部16形成于另一端面的下侧部分。此外,管状构件12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面的上侧部分设为向长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弯曲面。另外,在流出口部16连结有流出管24,在流出管24的下游连结有未图示的汇合接头。贮存部12内的排水经由流出口部16和流出管24向下游流出,凭着落差以满流的状态被排出,从而产生吸引上游侧的排水的力即虹吸力。溢流口部18的截面是圆形状,溢流口部18从构成贮存部12的管状构件12A的长度方向一端面沿着水平方向突出地形成。溢流口部18的径向的截面积比管状构件12A的长度方向一端面的面积和流入口部14的径向的截面积小,溢流口部18形成于流入口部14的上方且一端面的上侧部分。即、溢流口部18的中心M2位于比流入口部14的中心M1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在溢流口部18连接有由聚氯乙烯树脂形成的溢流管26。溢流管26以沿着管状构件12A的一端面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3个贮存部12的溢流口部18利用溢流管26分别连通。若贮存部12内的排水的水位上升到溢流口部18的高度,则排水经由溢流口部18和溢流管26向相邻的其他贮存部12内溢流。在溢流管26的外周面设置有通气口部28。通气口部28的截面是圆形状,通气口部28的径向的截面积比溢流管26的径向的截面积小。另外,通气口部28的中心位于比溢流管26的中心靠上方的位置。而且,在通气口部28连结有通气管30,贮存部12内的空气能够经由溢流管26和通气管30向贮存部12外排放。此外,通气管30以沿着管状构件12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通气管30的顶端部与未图示的下游的竖管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构成贮存部12的管状构件12A的上游侧的一端面形成有流入口部14、溢流口部18,在下游侧的另一端面形成有流出口部16。另外,以管状构件12A的轴心从上游朝向下游朝下倾斜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使排水从流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贮存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贮存槽,其中,该贮存槽具备:流入口部,其供来自上游的排水流入;贮存部,其具有贮存从所述流入口部流入了的所述排水的贮存空间;流出口部,其使所述贮存部的所述排水向下游流出;以及溢流口部,其形成于所述贮存部的侧面,所述溢流口部的中心位于比所述流入口部的中心靠上方的位置,使所述排水向所述贮存部外溢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02 JP 2014-2444761.一种贮存槽,其中,该贮存槽具备:流入口部,其供来自上游的排水流入;贮存部,其具有贮存从所述流入口部流入了的所述排水的贮存空间;流出口部,其使所述贮存部的所述排水向下游流出;以及溢流口部,其形成于所述贮存部的侧面,所述溢流口部的中心位于比所述流入口部的中心靠上方的位置,使所述排水向所述贮存部外溢流。2.一种贮存槽,其中,该贮存槽具备:流入口部,其供来自上游的排水流入;贮存部,其在上表面形成有高度比其他部分的高度低的凹部,具有贮存从所述流入口部流入了的所述排水的贮存空间;流出口部,其使所述贮存部的所述排水向下游流出;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田秀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