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开关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326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3:37
一种程式开关的改良结构,包括座体、第一盖、指拨件和第二盖,由第一盖在座体的一侧盖着复数指拨件的块体,且露出凸部,并由第二盖盖住座体的复数长接脚,让所有接脚的连接段皆在座体的同一侧平行伸设。藉此,所有接脚皆嵌入成型在座体,第二盖则无嵌入成型的接脚而仅为盖体,可让制程简化且方便组装。此外,各指拨件的块体在所在的滑槽中,在凸部被拨动而来回移动时,可由挡部的接触而停顿,且被拨动的力量大过接触的阻力时通过,故可产生拨动的停顿感。

Improved structure of program switch

The improved structure of a program switch, which comprises a base body, a first cover, dip and second cover, by the side of the block with a complex dip first cover of the seat body, and a convex part, and consists of second cover seat body complex long pin, let all the pins of the connecting section of the seat body i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parallel extension set. Therefore, all the feet are embedded in the forming chamber, and the second cover is not provided with the embedded pin, but only the cover body, so that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simplified and the assembly is convenient. In addition, each block in the stop piece chute, the convex part is shifted and move back and forth, by blocking part contact and pauses, through and a strength greater contact resistance, it can produce a sense of pa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程式开关的改良结构
本技术有关一种滑动开关,尤指一种程式开关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9所示,为常用的程式开关,主要包括座体91、盖体92、指拨件93以及支撑座94,座体91有第一接脚95和第二接脚96,支撑座94则有一延伸接脚97,指拨件93随盖体92而组装于座体91,支撑座94组装于座体91而让延伸接脚97和第二接脚96接触而电性连接,第一接脚95的连接段951和延伸接脚97的连接段971在同一侧平行伸设,通过指拨件93的拨动,以控制第一接脚95和延伸接脚97间导通或不导通。然而,常用的程式开关具有以下问题:1.常用程式开关所用的接脚,除了在座体91嵌入成型的第一接脚95和第二接脚96之外,另有延伸接脚97是被凸点941结合在支撑座94,此述延伸接脚97为必要元件而无法省略,造成常用程式开关有结构复杂而无法简化的问题。此外,前述延伸接脚97是利用支撑座94组装在座体91时接触而电性连接,此类程式开关因尺寸较一般开关小,若支撑座94组装在座体91时有些微尺寸的误差,则会让延伸接脚97和第二接脚96有接触不良,此时会因延伸接脚97和第二接脚96导电性不佳,造成程式开关有瑕疵的问题。2.常用程式开关所用的指拨件93,随盖体92组装于座体91时,因第二接脚96具弹性,而由隆起部961以单点接触的型态顶着凸部931,而以具有凸部932的一侧面933靠在盖体92的内壁面921而定位。然而,所述侧面933是和指拨件93等宽的平面,故当指拨件93滑动时,若侧面933和内壁面921间滑动接触的面积不能有效的减少,对指拨件93的移动必然会产生相当的阻力,导致指拨件93在拨动有不顺畅的问题。3.承2,指拨件93在被拨动而移动时,因第二接脚96具有弹性,故当凸部931所在位置改变时,隆起部961因该弹性而顶着凸部931的位置随之改变,使得第二接脚96在有隆起部961的一端可以和第一接脚95靠近而接触,或者远离而分开。惟若第二接脚96有弹性疲乏的问题时,即便指拨件93有被拨动,惟第二接脚96的隆起部961和所顶的凸部931有接触不确实的情况,导致指拨件93的拨动难以有效地控制第一接脚95和第二接脚96的导通。因此,如何解决上述常用程式开关的问题,即为本技术的重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程式开关的改良结构,通过复数接脚皆和座体嵌入成型,第二盖并无接脚而仅为盖体,可让构件的制程简化,构件的组装也相对方便。本技术目的之二,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程式开关的改良结构,通过指拨件的块体在有凸部的一侧为中间高于两边而有一顶面,此顶面必然小于指拨件的块体的宽度,故可相对减少块体和第一盖的内壁面滑动接触的面积,而可有效降低拨动的阻力,而使指拨件可被顺畅地拨动。本技术目的之三,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程式开关的改良结构,通过指拨件所设导电片的两端往所在的块体外弯出而形成两个端缘,而随指拨件被拨动而在导通状态时,得以两点接触的型态稳定地抵靠于各对接脚在滑槽中的接触段,不会有因接触不确实而导致接脚间无法导电的问题发生。为达前述的目的,本技术包括:一座体,为一体且和复数接脚以嵌入成型,该复数接脚两两成对,各接脚有部分嵌入该座体且其他部分伸出该座体外,前述嵌入该座体的部分有一露出的接触段,前述伸出该座体外的部分有一连接段,各对接脚的两接触段露出在该座体的同一侧;一第一盖,盖在该座体有前述接触段露出的一侧,该座体在该第一盖所盖之处形成复数滑槽,各对接脚的两接触段位在对应的一前述滑槽中,且该第一盖在各滑槽处分别有一导沟;复数指拨件,分别有一块体对应设在该座体的各滑槽中,各块体有凸部伸出所在的滑槽对应的导沟外,各指拨件可沿着导沟来回拨动其凸部而在所在的滑槽中来回移动其块体,控制所述滑槽中各对接脚的两接触段导通或不导通;前述成对的两接脚,一者为长接脚而另一者为短接脚,其中的长接脚伸出该座体外的部分,在该座体有该第一盖的相反侧弯折而伸向短接脚伸出该座体外的部分,一第二盖盖住所有长接脚而结合该座体,且该第二盖有复数让各该长接脚对应置入而定位的槽部,所有接脚的连接段在该座体的同一侧平行伸设;其中,各块体在移动方向的旁侧有一相对凸出的第一挡部,该第一盖在各块体所在的滑槽中有一相对凸出的第二挡部,各块体在其凸部被拨动而来回移动时,其第一挡部皆会接触所在滑槽中的第二挡部而停顿,且被拨动的力量大过所接触的第二挡部所能提供的阻力时通过。其中,各对接脚的两接触段在所在的滑槽内被一绝缘部隔开,各该指拨件的块体在相反于有该凸部的一侧设一导电片,该导电片的两端往所在的块体外弯出而形成两个端缘;前述块体在所在的滑槽内移动时,其一端缘皆接触于所在的滑槽内其中一接脚的接触段,另一端缘则交替接触于所在的滑槽内另一接脚的接触段或该绝缘部,以控制所述滑槽中各对接脚的两接触段导通或不导通。其中,各该块体在有其凸部的一侧,为中间高于两边而有一顶面,所述凸部由该顶面凸起,各该块体在所在的滑槽中来回移动时,仅该顶面和该第一盖的导沟旁的内壁面贴住。其中,所述长接脚,自该座体外弯折而愈往其连接段愈远离座体,且该长接脚的连接段相对该短接脚的连接段有10至70度的倾斜角,在该第二盖盖向该座体时,该长接脚分别置入对应的槽部中,且受该第二盖往该座体推移至和对应的短接脚的连接段平行伸设。其中,各长接脚所对应置入的槽部在断面呈锥状,形成一底面和两个在该底面两侧对称的导斜面,该两个导斜面的间距从该底面往外渐宽,且最宽间距大于所置入的长接脚的宽度。其中,所述长接脚的弯折处呈圆弧状弯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程式开关的改良结构,所有接脚皆嵌入成型在座体,第二盖则无嵌入成型的接脚而仅为盖体,可让制程简化且方便组装。此外,各指拨件的块体在所在的滑槽中,在凸部被拨动而来回移动时,可由挡部的接触而停顿,且被拨动的力量大过接触的阻力时通过,故可产生拨动的停顿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由图1前视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由图1后视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槽部位置的剖视构造图,图中指拨件的块体移动至导电片的两个端缘分别和两接触段接触,而为导通。图5为图4中指拨件的块体移动至导电片的两个端缘分别和短接脚的接触段与绝缘部接触,而为不导通。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二盖和座体结合的示意图,图中长接脚在第二盖未盖合时,为呈翘起而其连接段和短接脚的连接段有45度的倾斜角,而在第二盖盖合后,长接脚被推移至其连接段和短接脚的连接段平行。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盖的一滑槽中有指拨件的块体移动的示意图,图中块体以实线表示者为原先位置,而以虚线表示者为移动后的位置,而图中块体的第一挡部分别阻挡在第二盖的第二挡部的上下。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其一长接脚位在第二盖对应的槽部中的局部放大图,此图为由图1的底视所得,图中可见长接脚在槽部中贴紧在底面。图9为常用程式开关的剖视暨开关动作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请参阅图1至图8,图中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程式开关的改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程式开关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为一体且和复数接脚以嵌入成型,该复数接脚两两成对,各接脚有部分嵌入该座体且其他部分伸出该座体外,前述嵌入该座体的部分有一露出的接触段,前述伸出该座体外的部分有一连接段,各对接脚的两接触段露出在该座体的同一侧;一第一盖,盖在该座体有前述接触段露出的一侧,该座体在该第一盖所盖之处形成复数滑槽,各对接脚的两接触段位在对应的一前述滑槽中,且该第一盖在各滑槽处分别有一导沟;复数指拨件,分别有一块体对应设在该座体的各滑槽中,各块体有凸部伸出所在的滑槽对应的导沟外,各指拨件可沿着导沟来回拨动其凸部而在所在的滑槽中来回移动其块体,控制所述滑槽中各对接脚的两接触段导通或不导通;前述成对的两接脚,一者为长接脚而另一者为短接脚,其中的长接脚伸出该座体外的部分,在该座体有该第一盖的相反侧弯折而伸向短接脚伸出该座体外的部分,一第二盖盖住所有长接脚而结合该座体,且该第二盖有复数让各该长接脚对应置入而定位的槽部,所有接脚的连接段在该座体的同一侧平行伸设;其中,各块体在移动方向的旁侧有一相对凸出的第一挡部,该第一盖在各块体所在的滑槽中有一相对凸出的第二挡部,各块体在其凸部被拨动而来回移动时,其第一挡部皆会接触所在滑槽中的第二挡部而停顿,且被拨动的力量大过所接触的第二挡部所能提供的阻力时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程式开关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为一体且和复数接脚以嵌入成型,该复数接脚两两成对,各接脚有部分嵌入该座体且其他部分伸出该座体外,前述嵌入该座体的部分有一露出的接触段,前述伸出该座体外的部分有一连接段,各对接脚的两接触段露出在该座体的同一侧;一第一盖,盖在该座体有前述接触段露出的一侧,该座体在该第一盖所盖之处形成复数滑槽,各对接脚的两接触段位在对应的一前述滑槽中,且该第一盖在各滑槽处分别有一导沟;复数指拨件,分别有一块体对应设在该座体的各滑槽中,各块体有凸部伸出所在的滑槽对应的导沟外,各指拨件可沿着导沟来回拨动其凸部而在所在的滑槽中来回移动其块体,控制所述滑槽中各对接脚的两接触段导通或不导通;前述成对的两接脚,一者为长接脚而另一者为短接脚,其中的长接脚伸出该座体外的部分,在该座体有该第一盖的相反侧弯折而伸向短接脚伸出该座体外的部分,一第二盖盖住所有长接脚而结合该座体,且该第二盖有复数让各该长接脚对应置入而定位的槽部,所有接脚的连接段在该座体的同一侧平行伸设;其中,各块体在移动方向的旁侧有一相对凸出的第一挡部,该第一盖在各块体所在的滑槽中有一相对凸出的第二挡部,各块体在其凸部被拨动而来回移动时,其第一挡部皆会接触所在滑槽中的第二挡部而停顿,且被拨动的力量大过所接触的第二挡部所能提供的阻力时通过。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景隆
申请(专利权)人:百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