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夜合专利>正文

暗处发光塑料制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057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暗处发光塑料制品的制备方法,其将40~90%的塑料原料、0.5~5%的透明高粘度原料均匀搅拌后,加入5~50的发光原料及4.5~5%的塑料着色粉和塑料色母料,再次搅拌,将上述混合料放入塑料成型机加热处理,使塑料原料熔融聚合,高粘度原料被排挤在塑料原料聚合体外,发光原料一同被均匀分散在塑料原料分子上,加压将熔融的塑料聚合原料注入模具,射出成型具有暗处发光特性的塑料制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夜光材料自被开发使用以来,即应用于各种日常生活的塑料制品中,诸如常见用于玩具、钓鱼浮标、手表、钟表等物品上,以在夜间或暗处显示照明,但是其在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一般夜光材料是以液体或涂料的形态,直接涂布在各种塑料、铁器、铝器等物品的表面,最典型的应用是在玩具表面和手表、钟表的刻度上,由于夜光材料在呈液体或涂料状态时,其粘着性不高,易因外界的温度变化或外力而导致夜光材料劣化而剥落,若不慎吞噬将会造成中毒危险,例如,塑料玩具表面涂布夜光材料,就极易被幼小儿童放入口中而形成中毒,因而局限夜光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效果;其次,夜光材料以液体形态应用时,是以两种不同的液体材料混合组成,然而由于液体夜光材料本身的耐久性较差,夜光作用时效较短,因此两种待混合合成的夜光液体原料,必需被分别盛装在不同的塑料容器中,使用时再将两种液体混合,这样不仅造成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多增加容器,也会因操作者的疏忽而被提前混合,导致使用时效缩短,另外混合后的夜光液体如果不慎由容器中渗出,会污染环境或导致人体中毒,给制造操作工作带来麻烦;再者,若在塑料制品的制作过程中,使夜光材料熔入塑料原料中,一次制成具有夜光功能的塑料制品,则由于夜光材料的熔点甚高,例如;硫化锌系列的发光材料熔点高至1200℃,且比重(密度)为4.1g/cm3,分子颗粒微小,(通常粒径在7微米至22微米的物质为高安定性的无机物),一般塑料原料的熔点较低,大多在120~300℃之间,且比重也比较小,约在0.9~1.7g/cm3间,使得夜光材料与塑料原料不相溶合或无法均匀使夜光材料分散、分布在塑料原料的分子中,这样就很难制成可用的塑料制品,即使勉强制成成品,由于夜光材料无法溶解和均匀分散在塑料原料的粒子中,而导致所制成的塑料制品表面成色和夜光发光效果、色泽不均匀,影响塑料制品的表面观瞻及其质量。上述这些问题乃是目前夜光材料应用于塑料制品上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使发光原料可均匀分散在塑料原料的分子中,从而达到塑料制品的表面成色及色泽均匀的效果,其采用的发光原料与塑料原料采用的颜色可任意搭配,该方法可应用于各种塑料原料制品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其是先将40~90%的塑料原料、0.5~5%的高粘度原料均匀搅拌,然后加入5~50的发光原料以及4.5~5%的塑料着色粉和塑料色母料,再次进行搅拌处理,使发光原料通过高粘度原料的沾粘而均匀附着在塑料原料的塑胶粒上,将塑料原料、高粘度原料、发光原料、塑料着色粉及塑料色母料的混合料放入塑料成型加工机的加热气缸内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控制在150~300℃,使塑料原料熔融聚合,而高粘度原料被排挤在塑料原料聚合体外层,从而使发光原料随其一同被均匀地分散在塑料原料的分子上,再加压将熔融的塑料聚合原料注入模具内,射出成型具有暗处发光特性的塑料制品。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塑料原料为热可塑性塑料、热硬化塑料;所述的发光原料为硫化锌系列化合物、锶铝氧化物;所述的高粘度原料采用胶体溶液中的透明高粘度胶剂、胶液,以作塑料原料的载体;所述的热可塑性塑料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丙烯晴、苯乙烯的共聚物,也可以是苯乙烯、丙烯晴、丁二烯的共聚物;所述的热硬化塑料为尿素树脂、聚脂、苯酚的聚合物;所述的硫化锌系列发光原料中加入电子价数为正二价的铜离子Cu2+,使发光原料发出黄色光;所述的锶铝氧化物发光原料中加入电子价数为正二价的镝离子Dy2+及铕离子Eu2+,使发光原料发出浅绿色光。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制备方法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流程示意2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电气开关及面板塑料制品的实施例示意3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手表外壳及表带塑料制品的实施例示意4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移动电话及其操作键盘的实施例示意图参阅图1所示,该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采用的塑料原料可以是热可塑性塑料也可以是热硬化塑料。所述热可塑性塑料可以是聚乙烯(P.E.,Polyethlen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氯乙烯(P.V.C.,Polyvinyl Chloride)、丙烯晴(Acrylonitrile)、苯乙烯(Styr-ene)的共聚物(简称A.S.),也可以是苯乙烯(Styrene)、丙烯晴(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的共聚物(简称A.B.S.);所述热硬化塑料为尿素(urea)树脂、聚脂(Polyster)、苯酚(Phenol)的聚合物。由于这类材料族群繁多,不能一一列举,以上所列举的原料,仅为本专利技术列举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局限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图1所示的步骤10,系本专利技术塑料原料中添加透明状的高粘度原料步骤,其中塑料原料的比例为40~90%,依所制塑料制品的用途而定,透明状的高粘度原料的比例为0.5~5%,该高粘度原料采用其胶体溶液(colloidal solution)中的高粘度胶剂或胶液,其是粘度高、流动性较差且与塑料原料不相溶的物质;步骤20是将塑料原料与高粘度原料进行均匀搅拌的步骤,使高粘度原料均匀混入塑料原料中,作为载体(carrier);步骤30是在塑料原料与高粘度原料混合物中加入发光原料步骤,发光原料的比例为5~50%,视欲制成的成品在暗处发光的亮度而定,发光原料的添加比例与成品在暗处发光的亮度成正比,该发光原料具有重复长时间循环吸光蓄光及暗处发光的特性,如硫化锌(ZnS)系列、锶铝氧化物(SrAl2O4)等,其发光的颜色,是在硫化锌系列或锶铝氧化物内加入带不同正电价数离子,使其在暗处发光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冷光(LUMINSC-ENCE),如在硫化锌系列的发光原料中,加入正二价的铜离子Cu2+,使发光原料发出黄色光,在锶铝氧化物发光原料中加入电子正二价的镝离子Dy2+以及铕离子Eu2+,使发光原料发出浅绿色光,该发光原料与高粘度原料不相溶,发光原料中的离子属固态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的矿石中;步骤40是在塑料原料、高粘度原料及发光原料的混合物中加入塑料着色粉和塑料色母料的步骤,塑料着色粉和塑料色母料的添加比例为4.5~5%,其为塑料成品表面成色的颜色;步骤50是将上述塑料原料、高粘度原料、发光原料、塑料着色粉、塑料色母料的混合物进行二次搅拌处理步骤,该高粘度原料极易沾粘发光原料,使发光原料均匀分散在塑料原料的塑胶粒上;步骤60是将上述经步骤50第二次搅拌处理的塑料混合原料放入塑料成型加工机的加热气缸内的步骤,将放入加热气缸内的塑料混合原料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控制在150~300℃,即达到塑料原料的热熔温度,此时塑料原料开始熔融聚合,而高粘度原料则被排挤在塑料原料聚合体外层,由原先的载体功能转变为润滑功能,使与塑料原料不相溶的发光原料得以顺势均匀分散在熔融态的塑料原料中,即使该发光原料均匀分散在塑料原料的分子中;步骤70是将塑料成型加工机的加热气缸内完成加热处理的塑料熔融原料,以高压注入模具中步骤,利用射出(injection)成型、或者挤压(exstruction)成型、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暗处发光塑料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先将40~90%的塑料原料、0.5~5%的高粘度原料均匀搅拌,然后加入5~50的发光原料以及4.5~5%的塑料着色粉和塑料色母料,再次进行搅拌处理,使发光原料通过高粘度原料的沾粘而均匀附着在塑料原料的塑胶粒上,将塑料原料、高粘度原料、发光原料、塑料着色粉及塑料色母料的混合料放入塑料成型加工机的加热气缸内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控制在150~300℃,使塑料原料熔融聚合,而高粘度原料被排挤在塑料原料聚合体外,从而使发光原料随其一同被均匀分散在塑料原料的分子上,再加压将熔融的塑料聚合原料注入模具,射出成型具有暗处发光特性的塑料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夜合
申请(专利权)人:杨夜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