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031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舍的建立;(2)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牲畜身份信息的写入;(3)称重:佩戴有标记单元的牲畜通过称重通道时完成一次称重;(4)数据的传输与分析;(5)信息的反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掌握区域内的生猪生长状态及预期市场出栏情况,从而比对市场供需数据得出最佳比例,避免因盲目过度扩张养殖规模而致使供需关系失调,同时可通过监控个体牲畜的体重详细了解其生长状况,及时反馈给饲养用户,建议将出栏变卖,可有效增加饲养用户的经济效益,同时中央处理模块经过信息比对,可以分析判断的得到牲畜的最佳生长环境。

Breeding method based on Beidou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imal breeding, discloses a breeding method based on Beidou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establishment of breeding houses; (2) t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and livestock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3): wearing a weighing marking unit of livestock by weighing a channel weighing; (4) data transmission and analysis; (5) information feedback. Breed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through big data analysis, can accurately grasp the pig regional growth state and the market is expected to slaughter, and comparison of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data obtained the best proportion, avoid excessiv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farm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mbalance, at the same time by monitoring individual livestock weight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its growth status, timely feedback to raise users, suggestions will slaughter sold,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user while feeding, the central processing module through information comparison, can get the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growth environment of livest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大规模生猪养殖场较少,绝大部分都是中小或者小规模甚至是农户散养的现状,实际养殖过程中,构建生猪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较为苦难,存栏总量无法准确估计,常出现养殖规模于市场供需关系的不协调,导致肉价大幅度上涨或者下降。现有技术中,对于生猪的检测仅仅是农业部畜牧业司对全国的多个监测点进行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等的监测,然后对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相应的结论,但是这样的统计结果并不全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的问题,同时监测点越多,统计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更大,人为监测的数据也并不十分准确,而且上述的监测主要用于数据统计并不会给饲养用户带来实际的效益,不能根本上改变其养殖方法。养殖厂为了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通常需要做大量的称重对比实验,这些称重实验往往过于复杂,且耗时耗力,得到数据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养殖方法,可以精准掌握进入系统内区域的生猪生长状态及预期市场出栏情况,同时,可通过监控个体牲畜的体重详细了解其生长状况,可以分析判断的得到牲畜的最佳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精准掌握进入系统内区域的生猪生长状态及预期市场出栏情况,同时可通过监控个体牲畜的体重详细了解其生长状况、可以分析判断的得到牲畜的最佳生长环境的养殖方法。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舍的建立:养殖舍至少包括一个舍栏,在舍栏内设有内置栏和隔栏,所述内置栏与所述舍栏的一侧壁构成称重通道,在称重通道底部设置称重装置,在称重装置上设有识别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的承台为称重通道的底板,所述隔栏与内置栏将所述舍栏分隔为至少两个舍区,所述称重通道连通所述的两个舍区;在所述养殖舍内设置环境监测模块,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饲养的牲畜的生长环境;(2)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牲畜身份信息的写入: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将检测的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识别装置;将所养殖牲畜的身份信息写入标记单元中,并将所述标记单元设置在牲畜个体上,所述标记单元中储存的牲畜的身份信息与佩戴该标记单元的牲畜个体一一对应;(3)称重:佩戴有标记单元的牲畜通过称重通道时完成一次称重;(4)数据的传输与分析:在称重装置上设有识别装置,牲畜通过称重通道完成称重时,所述识别装置识别标记单元中的信息,所述称重装置将称重信息以及识别装置识别的标记单元的信息、生长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匹配后打包发送至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将接收的信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送至所述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将接收的信息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信息进行比对收集并发送至数据库储存;(5)信息的反馈:中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信息进行收集比对后得到相关的结论,并将上述的结论反馈给饲养用户。针对我国大规模生猪养殖场较少,绝大部分都是中小或者小规模甚至是农户散养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养殖系统应用于各地的养殖场中通过北斗导航系统传输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后统计养殖信息,进行比对收集并得到相关的结论,这样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掌握进入系统内区域的生猪生长状态及预期市场出栏情况,从而比对市场供需数据得出最佳比例,避免因盲目过度扩张养殖规模而致使供需关系失调,导致肉价大幅度上涨或者下降;同时,可通过监控个体牲畜的体重详细了解其生长状况,对停止生长、体重增长缓慢的各牲畜个体可及时反馈给饲养用户,建议将出栏变卖,可有效增加饲养用户的经济效益。另外,将称重数据、个体信息以及环境信息打包后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经过信息比对,可以分析判断的得到牲畜的最佳生长环境。所述的标记单元设置在所饲养的牲畜个体上,所述牲畜身份信息可包括该牲畜的编号以及位置信息。所述养殖系统内包括数据传输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信息获取模块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实现信息的传递。进一步,所述牲畜身份信息还包括牲畜品种的信息。如此,可通过本系统的大数据分析,确定在相同条件下,哪一类牲畜品种的生长率最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最好。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在隔栏的至少一侧设置驱赶装置,所述驱赶装置可沿内置栏相对隔栏移动;所述步骤(3)中驱赶装置向隔栏移动,减少舍区空间,驱赶牲畜使其通过称重通道进去另一舍区完成称重。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隔栏设置为可移动形式,隔栏可沿所述内置栏向所述称重通道的两端移动;所述步骤(3)中隔栏称重通道的两端移动,减少舍区空间,驱赶牲畜使其通过称重通道进去另一舍区完成称重。同时隔栏移动可控制舍区的空间大小,限定舍区内牲畜的活动范围,尽可能的减少其活动,保证最佳生长率。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隔栏将舍栏分为吃食区和休憩区。两个舍区分别为吃食区和休憩区,这样,当对牲畜进行喂食时,休憩区的牲畜会向经过称重通道进入吃食区,以编号01的生猪为例,此时会撑一次体重,吃完后吃食区经过称重通道返回休憩区此时会进行第二次称重,这样两次的重量差即为01生猪此次的吃食量,将数据通过北斗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模后,这样可在预定的时间段内统计01生猪的吃食重量以及所增长的体重,进而计算01生猪的饲肉比,这样生猪的饲肉比统计到生猪个体,且数据准确;同时,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比较计算的饲肉比和系统内预设的饲肉比,当个体的饲肉比低于预设值时可及时反馈给饲养用户,建议将出栏变卖,可有效增加饲养用户的经济效益。与隔栏相连的侧栏均可沿舍栏的底板向所述隔栏移动,主要用于驱赶牲畜完成称重。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预设的算法将中央处理模块接收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步骤(5)中将分析结果反馈至饲养用户。进一步,所述标记单元还包括授时装置,所述识别装置识别标记单元中存储的信息的同时识别并记录授时装置提供的时间信息。进一步,所述算法的具体过程为:以时间为轴线,以饲喂时间为标记比对点,其中每一饲喂时间所测数据为两组,分别为饲喂前重量和饲喂后重量,饲喂后重量减去饲喂前重量得出饲料重量,将在后饲喂时间点所测得的饲喂前重量减去在先饲喂前重量即得两个标记比对点时间段所增加体重。此时的算法计算是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可以是5天,也可以是10天,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合理的时间段内,所述的在先在后饲喂时间点与在后在后饲喂时间点分别对应的是预定时间段内的起始的饲喂时间点以及终了的饲喂时间点,优选,数据处理模块两个标记比对点时间段所增加体重同时统计两个标记比对点时间段内所吃的饲料重量,计算饲肉比,并计算的饲肉比和系统内预设的饲肉比进行比对,并将比对析结果反馈至饲养用户。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软件设计,数据处理模块具有一定识别错误数据的能力,如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拟合,舍弃距离拟合数据外的散点。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在所述称重通道的内设置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可沿所述内置栏移动,所述步骤(3)中通过所述限位装置的移动控制所述称重通道的长度。如此设置,限位装置的运动可改变称重通道的长度,可根据舍栏内牲畜不同生长期体长改变称重通道的长度,使得称重通道的长度与舍栏内牲畜的体长相匹配,尽可能的保证称重装置称重过程中舍栏内牲畜有一头牲畜。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的养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舍的建立:养殖舍至少包括一个舍栏,在舍栏内设有内置栏和隔栏,所述内置栏与所述舍栏的一侧壁构成称重通道,在称重通道底部设置称重装置,在称重装置上设有识别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的承台为称重通道的底板,所述隔栏与内置栏将所述舍栏分隔为至少两个舍区,所述称重通道连通所述的两个舍区;在所述养殖舍内设置环境监测模块,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饲养的牲畜的生长环境;(2)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牲畜身份信息的写入: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将检测的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识别装置;将所养殖牲畜的身份信息写入标记单元中,并将所述标记单元设置在牲畜个体上,所述标记单元中储存的牲畜的身份信息与佩戴该标记单元的牲畜个体一一对应;(3)称重:佩戴有标记单元的牲畜通过称重通道时完成一次称重;(4)数据的传输与分析:在称重装置上设有识别装置,牲畜通过称重通道完成称重时,所述识别装置识别标记单元中的信息,所述称重装置将称重信息以及识别装置识别的标记单元的信息、生长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匹配后打包发送至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将接收的信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送至所述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将接收的信息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信息进行比对收集并发送至数据库储存;(5)信息的反馈:中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信息进行收集比对后得到相关的结论,并将上述的结论反馈给饲养用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舍的建立:养殖舍至少包括一个舍栏,在舍栏内设有内置栏和隔栏,所述内置栏与所述舍栏的一侧壁构成称重通道,在称重通道底部设置称重装置,在称重装置上设有识别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的承台为称重通道的底板,所述隔栏与内置栏将所述舍栏分隔为至少两个舍区,所述称重通道连通所述的两个舍区;在所述养殖舍内设置环境监测模块,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饲养的牲畜的生长环境;(2)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牲畜身份信息的写入: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将检测的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识别装置;将所养殖牲畜的身份信息写入标记单元中,并将所述标记单元设置在牲畜个体上,所述标记单元中储存的牲畜的身份信息与佩戴该标记单元的牲畜个体一一对应;(3)称重:佩戴有标记单元的牲畜通过称重通道时完成一次称重;(4)数据的传输与分析:在称重装置上设有识别装置,牲畜通过称重通道完成称重时,所述识别装置识别标记单元中的信息,所述称重装置将称重信息以及识别装置识别的标记单元的信息、生长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匹配后打包发送至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将接收的信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送至所述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将接收的信息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信息进行比对收集并发送至数据库储存;(5)信息的反馈:中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信息进行收集比对后得到相关的结论,并将上述的结论反馈给饲养用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隔栏的至少一侧设置驱赶装置,所述驱赶装置可沿内置栏相对隔栏移动;所述步骤(3)中驱赶装置向隔栏移动,减少舍区空间,驱赶牲畜使其通过称重通道进去另一舍区完成称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隔栏设置为可移动形式,隔栏可沿所述内置栏向所述称重通道的两端移动;所述步骤(3)中隔栏称重通道的两端移动,减少舍区空间,驱赶牲畜使其通过称重通道进去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哲谭正英姜玲邱花玲侯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湘智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