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番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029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番茄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土地开垦、安放传感器、施加有机肥、喷洒营养液、追肥、除草、杀虫剂喷洒、套袋处理、追加有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种植技术,产量提得到有效提高,同时种出来的番茄果形好,适口性强,营养价值高,管理规范,产量高,无药残,市场竞争强,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Tomato planting method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lanting tomato based on IOT technology,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land reclamation, placing sensors, applying organic fertilizer, spraying nutrient solution, fertilizing, weeding, insecticide spraying, bagging, adding organic fertiliz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ting metho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lanting technology, yield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tomato fruit shape, strong palatability, high nutritional valu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high yield, no residue, strong market competition, has significant social benefits,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番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番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卵形或矩圆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花萼辐状,裂片披针形,果时宿存;花冠辐状,黄色。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桔黄色或鲜红色,光滑;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番茄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番茄自然情况下种子发芽率比较低,并且幼苗移栽后容易出现死苗的现象,给大规模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不仅增加了成本,产量也得不到保障。番茄的产量及种植效益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如种子品质、幼苗质量、炼苗方式、定栽后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都是决定番茄最终效益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番茄种植方中各阶段方法搭配不合理,不同因素间甚至产生了互相抑制的作用,最终严重影响了种植的效益,且所产番茄的品质及营养价值均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番茄种植方法,有效提升番茄的种植品质和产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番茄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种植土地进行开垦,开沟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沟的上宽为50-70厘米,沟的下宽为20-30厘米,沟的深度为70-90厘米,在沟的侧壁水平开槽,并在槽内每隔80-100厘米安放有无线传感器;S2:在沟底铺上3-5厘米厚的木屑,然后在木屑表面铺上有机肥与土壤的混合层,最后用土壤填平并进行松土;S3:每隔3-5日向种植区域喷洒营养液,每次3-5遍,每隔1-3日浇水一次,保持地面湿润,一个月后用清粪水或尿素进行追肥,每隔2-3日进行田间除草,同时用清水对树苗进行清洗;S4:种植一个半月后,每隔15-20日采用杀虫剂对病虫定期进行人工清除,杀虫剂的喷洒密度为3-5公斤/亩;S5:杀虫剂喷洒后3-5日内对番茄苗进行套袋处理,并在带上留3-5个小孔,小孔的孔径为1-3毫米,在下一次杀虫剂喷洒前1-3天进行拆除;S6:结果后每亩追加有机肥30-50公斤,并在15日之后进行采摘。进一步地,所述S1中无线传感器包括无线湿度传感器、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PH值传感器,且所述无线湿度传感器、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PH值传感器同时与上位机相连。进一步地,所述S2与S6中的有机肥包括秸秆、土豆皮、草炭、硅藻土、甘蔗渣、蛋壳、铝矾土、磷矿粉、钾矿粉、高岭土、活性污泥、糖渣、鸡粪、酒糟、人畜粪便、蚯蚓粉、羽毛粉、稻壳、草木灰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S3中营养液包括水、氨基酸、尿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钙、硝酸铵、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镁、硅酸钠、硝酸铝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种植技术,产量提得到有效提高,同时种出来的番茄果形好,适口性强,营养价值高,管理规范,产量高,无药残,市场竞争强,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番茄种植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种植土地进行开垦,开沟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沟的上宽为60厘米,沟的下宽为25厘米,沟的深度为80厘米,在沟的侧壁水平开槽,并在槽内每隔90厘米安放有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包括无线湿度传感器、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PH值传感器,且无线湿度传感器、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PH值传感器同时与上位机相连;S2:在沟底铺上4厘米厚的木屑,然后在木屑表面铺上有机肥与土壤的混合层,最后用土壤填平并进行松土,有机肥包括秸秆、土豆皮、草炭、硅藻土、甘蔗渣、蛋壳、铝矾土、磷矿粉、钾矿粉、高岭土、活性污泥、糖渣、鸡粪、酒糟、人畜粪便、蚯蚓粉、羽毛粉、稻壳、草木灰的混合物;S3:每隔4日向种植区域喷洒营养液,营养液包括水、氨基酸、尿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钙、硝酸铵、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镁、硅酸钠、硝酸铝的混合物,每次4遍,每隔2日浇水一次,保持地面湿润,一个月后用清粪水或尿素进行追肥,每隔2日进行田间除草,同时用清水对树苗进行清洗;S4:种植一个半月后,每隔18日采用杀虫剂对病虫定期进行人工清除,杀虫剂的喷洒密度为4公斤/亩;S5:杀虫剂喷洒后4日内对番茄苗进行套袋处理,并在带上留4个小孔,小孔的孔径为2毫米,在下一次杀虫剂喷洒前2天进行拆除;S6:结果后每亩追加有机肥40公斤,并在15日之后进行采摘,有机肥包括秸秆、土豆皮、草炭、硅藻土、甘蔗渣、蛋壳、铝矾土、磷矿粉、钾矿粉、高岭土、活性污泥、糖渣、鸡粪、酒糟、人畜粪便、蚯蚓粉、羽毛粉、稻壳、草木灰的混合物。实施例2: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番茄种植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种植土地进行开垦,开沟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沟的上宽为50厘米,沟的下宽为20厘米,沟的深度为70厘米,在沟的侧壁水平开槽,并在槽内每隔80厘米安放有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包括无线湿度传感器、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PH值传感器,且无线湿度传感器、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PH值传感器同时与上位机相连;S2:在沟底铺上3厘米厚的木屑,然后在木屑表面铺上有机肥与土壤的混合层,最后用土壤填平并进行松土,有机肥包括秸秆、土豆皮、草炭、硅藻土、甘蔗渣、蛋壳、铝矾土、磷矿粉、钾矿粉、高岭土、活性污泥、糖渣、鸡粪、酒糟、人畜粪便、蚯蚓粉、羽毛粉、稻壳、草木灰的混合物;S3:每隔3日向种植区域喷洒营养液,营养液包括水、氨基酸、尿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钙、硝酸铵、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镁、硅酸钠、硝酸铝的混合物,每次3遍,每隔1日浇水一次,保持地面湿润,一个月后用清粪水或尿素进行追肥,每隔2日进行田间除草,同时用清水对树苗进行清洗;S4:种植一个半月后,每隔15日采用杀虫剂对病虫定期进行人工清除,杀虫剂的喷洒密度为3公斤/亩;S5:杀虫剂喷洒后3日内对番茄苗进行套袋处理,并在带上留3个小孔,小孔的孔径为1毫米,在下一次杀虫剂喷洒前1天进行拆除;S6:结果后每亩追加有机肥30公斤,并在15日之后进行采摘,有机肥包括秸秆、土豆皮、草炭、硅藻土、甘蔗渣、蛋壳、铝矾土、磷矿粉、钾矿粉、高岭土、活性污泥、糖渣、鸡粪、酒糟、人畜粪便、蚯蚓粉、羽毛粉、稻壳、草木灰的混合物。实施例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番茄种植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种植土地进行开垦,开沟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沟的上宽为70厘米,沟的下宽为30厘米,沟的深度为90厘米,在沟的侧壁水平开槽,并在槽内每隔100厘米安放有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包括无线湿度传感器、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PH值传感器,且无线湿度传感器、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PH值传感器同时与上位机相连;S2:在沟底铺上5厘米厚的木屑,然后在木屑表面铺上有机肥与土壤的混合层,最后用土壤填平并进行松土,有机肥包括秸秆、土豆皮、草炭、硅藻土、甘蔗渣、蛋壳、铝矾土、磷矿粉、钾矿粉、高岭土、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番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种植土地进行开垦,开沟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沟的上宽为50‑70厘米,沟的下宽为20‑30厘米,沟的深度为70‑90厘米,在沟的侧壁水平开槽,并在槽内每隔80‑100厘米安放有无线传感器;S2:在沟底铺上3‑5厘米厚的木屑,然后在木屑表面铺上有机肥与土壤的混合层,最后用土壤填平并进行松土;S3:每隔3‑5日向种植区域喷洒营养液,每次3‑5遍,每隔1‑3日浇水一次,保持地面湿润,一个月后用清粪水或尿素进行追肥,每隔2‑3日进行田间除草,同时用清水对树苗进行清洗;S4:种植一个半月后,每隔15‑20日采用杀虫剂对病虫定期进行人工清除,杀虫剂的喷洒密度为3‑5公斤/亩;S5:杀虫剂喷洒后3‑5日内对番茄苗进行套袋处理,并在带上留3‑5个小孔,小孔的孔径为1‑3毫米,在下一次杀虫剂喷洒前1‑3天进行拆除;S6:结果后每亩追加有机肥30‑50公斤,并在15日之后进行采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番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种植土地进行开垦,开沟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沟的上宽为50-70厘米,沟的下宽为20-30厘米,沟的深度为70-90厘米,在沟的侧壁水平开槽,并在槽内每隔80-100厘米安放有无线传感器;S2:在沟底铺上3-5厘米厚的木屑,然后在木屑表面铺上有机肥与土壤的混合层,最后用土壤填平并进行松土;S3:每隔3-5日向种植区域喷洒营养液,每次3-5遍,每隔1-3日浇水一次,保持地面湿润,一个月后用清粪水或尿素进行追肥,每隔2-3日进行田间除草,同时用清水对树苗进行清洗;S4:种植一个半月后,每隔15-20日采用杀虫剂对病虫定期进行人工清除,杀虫剂的喷洒密度为3-5公斤/亩;S5:杀虫剂喷洒后3-5日内对番茄苗进行套袋处理,并在带上留3-5个小孔,小孔的孔径为1-3毫米,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男范思静樊友鑫王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