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355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旨在解决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加工稳定性低的难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包括主体以及用于支撑主体的支架,主体上开设有多个纱线孔,所述主体包括进纱端和出纱端,位于进纱端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与纱线孔的轴心相垂直的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纱线依次绕过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穿过纱线孔时形成Z字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加工稳定性高。

Detection unit of yarn fee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ection unit for yarn feeder, aiming at solving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detecting unit processing stability of feeder is low;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a detection unit for yarn feeder,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d a bracket used for supporting the main body,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yarn hole, the body included in the yarn ends and the yarn end is positioned on the main body into the yarn end is arranged on the two supporting bars, a shaft and the yarn hole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buffer spring buffer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upporting rod, Z shape forming yarn passes the first buffer spring and buffer spring through second yarn hole. The testing unit of a yarn feede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high processing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
技术介绍
将纱线按照要求输送入编织区,通过输纱器可控制纱线长度或保持纱线输送张力一致,从而使编织物符合生产要求,大部分输纱器具有断纱报警停机的功能,根据功能与使用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积极式输纱器,半消极输纱器,消极式输纱器,多色调线输纱器,氨纶输纱器等。其中断纱报警是通过检测机组进行的,断纱报警主要包括纱线孔以及位于纱线孔周缘的压力感应器,然后使得纱线在穿过纱线孔处的时候与压力感应器之间产生压力作用,并输出信号,从而使得判断纱线的连接或断裂,例如公开号为CN10512951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安全性能高的输纱器,为了能够使得纱线持续的作用于压力感应器上,纱线在经过纱线孔的时候都发生一定的弯折,如此就能够持续的与压力感应器之间发生相互的作用,但是由于纱线在纱线孔处发生弯折的时候,纱线形变,并且这个形变转变成纱线受到的阻力作用,所以纱线受到的拉力作用也较大,而当机器运行不稳定而具有较快的速度的时候,就会使得对纱线的拉力作用较大,而拉力作用较大而后续的纱线还没有及时的送过来时,就会对这部分纱线产生过大的拉力作用,并使得纱线发生断裂,加工稳定性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通过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保存一定长度的纱线,如此当纱线受到较大拉力作用的时候通过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的形变作用能够将这部分保存的纱线放出,从而防止了纱线发生断裂,提高了加工稳定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包括主体以及用于支撑主体的支架,主体上开设有多个纱线孔,所述主体包括进纱端和出纱端,位于进纱端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与纱线孔的轴心相垂直的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纱线依次绕过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穿过纱线孔时形成Z字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纱线穿过纱线孔的时候,首先将纱线依次绕过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然后穿过纱线孔,并使得纱线形成Z字形,如此此时纱线从纱线的送出处到纱线孔之间的长度就大于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这样纱线在受到较大的作用力的时候,即使纱线的放出处不能够及时的对这个较大的作用力进行承受的时候,由于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上的纱线也受到了较大的作用,所以在这个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都发生形变,同时放出纱线,这样这部分纱线就能够对纱线孔处的过大拉力进行一个弥补,如此就防止了纱线发生断裂,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杆位于主体的两端,所述纱线孔均正对于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个支撑杆是位于主体两端的,如此就减少了支撑杆的个数,减少了成本的投入,同时当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的长度达到最大,由弹性计算公式可知,此时的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的形变能够是最大的,如此就能够在受到纱线的作用力的时候,发生更大的形变,对纱线的保护效果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是通过支撑杆进行支撑的,如此当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受到作用力的时候,同时也使得支撑杆也受到了作用力,由于支撑杆是弹性材料制成的,如此当支撑杆受到作用力的时候就会发生形变,并对纱线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了纱线发生断裂,加工的安全系数数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支撑体,并通过支撑体与支架活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纱线与纱线孔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由于主体是通过支撑体连接于支架的,如此在纱线拉力的作用下也使得支撑体发生形变,这样通过支撑体的形变也对纱线起到了保护作用,并防止了纱线发生断裂,加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承部和与支承部相垂直的连接部,所述支承部远离支架的端部与主体远离支架的端部相齐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承部和主体端部是相齐平的,如此支承部就完全的将主体进行支撑,这样就使得对主体的支撑效果最好,保证了主体位置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横向开设有长条形的滑移槽,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T字形的滑移体,并通过滑移体与滑移槽活动连接,所述滑移体两侧均设置有弹性件,并通过弹性件与滑移槽的两端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主体受到纱线的作用的时候,由于主体是通过滑移体与滑移槽连接到支架上的,这样就使得滑移体在滑移槽中能够进行滑移,并对纱线起到缓冲作用,当纱线正常牵引之后,滑移体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回弹到滑移槽的中部,等待下次工作,而不需要人工对滑移体进行复位,简单实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上端弯折设置有稳定部,并通过稳定部贴合于支架远离主体的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承部在承受主体的重量的时候,使得支承部以及连接部都具有发生转动的趋势,此时由于连接部的顶部是通过稳定部与支架进行连接的,如此通过稳定部就防止了支承部与连接部发生过大的相对转动和弯折,提高了支承部和连接部位置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完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出纱端的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对纱线进行清理的清理刷,所述清理刷正对纱线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纱线传递的过程中,纱线表面上会产生一定的絮状物,并使得后续加工的洁净度较低,此时由于正对纱线孔设置有清理刷,所以当纱线在通过清理刷的时候,清理刷对纱线表面的絮状物产生一个阻力作用,并使得这部分絮状物从纱线上脱落,如此就能够使得纱线保持一个洁净的状态进行后续的加工,并提高了产品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倒U字形的固定框,所述清理刷通过固定框与主体连接,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固定框通过连接结构与主体可分离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清理刷是通过固定框连接到主体上的,并且在主体上有用于固定固定框的连接结构,如此通过打开连接结构就能够将固定框从主体上取下并对清理刷进行清理,从而使得清理刷下次能够继续的对絮状物进行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两端开设有倒T字形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框底端与固定槽相配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穿过主体并与主体螺纹连接的固定杆,当固定杆穿过主体的时候与主体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固定框的空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框底部放入到固定槽中,并使得固定框抵触到固定槽的底端,然后转动固定杆,并使得固定杆穿过主体,同时穿过主体的部分抵触到固定框上,如此就完成了对固定框的固定,简单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对一定长度的纱线进行暂时的摆放,当纱线受到拉力过大的时候,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发生形变将这部分纱线放出并防止了纱线发生断裂,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其二:弹性材料制成的连接部和支承部提高了对纱线的保护效果,同时由于滑移体是通过弹性件与滑移槽连接的,如此就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纱线的安全性;其三:通过清理刷能够保持纱线的洁净,提高了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一,主要表现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与主体之间的位置以及连接关系;图2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表现清理刷与主体之间的位置以及连接关系;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以及用于支撑主体(1)的支架(2),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纱线孔(3),所述主体(1)包括进纱端(4)和出纱端(5),位于进纱端(4)的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之间设置有与纱线孔(3)的轴心相垂直的第一缓冲簧(7)和第二缓冲簧(8),纱线依次绕过第一缓冲簧(7)和第二缓冲簧(8)穿过纱线孔(3)时形成Z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以及用于支撑主体(1)的支架(2),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纱线孔(3),所述主体(1)包括进纱端(4)和出纱端(5),位于进纱端(4)的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之间设置有与纱线孔(3)的轴心相垂直的第一缓冲簧(7)和第二缓冲簧(8),纱线依次绕过第一缓冲簧(7)和第二缓冲簧(8)穿过纱线孔(3)时形成Z字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6)位于主体(1)的两端,所述纱线孔(3)均正对于第一缓冲簧(7)和第二缓冲簧(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由弹性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支撑体(9),并通过支撑体(9)与支架(2)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9)包括支承部(91)和与支承部(91)相垂直的连接部(92),所述支承部(91)远离支架(2)的端部与主体(1)远离支架(2)的端部相齐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纱器的检测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横向开设有长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密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航丰针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