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8644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5:34
一种训练器,包含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各两者枢接于一个轴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的第二端供使用者握持。此外,一个或多个非金属的弹性件,选择性地连接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以提供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旋转时的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效果:结构简单,组装快速,能大幅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安装不需要工具,以手即可完成组装,可提升训练效果,操作的手感扎实、顺畅,并提升运动效果。

Trainer

A trainer comprises a first operating arm and a second operating arm, wherein the first operating arm and the second operating arm are respectively pivoted on one shaft and have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The second ends of the first operating arm and the second operating arm are held by the user. In addition, one or more non-metallic resilient parts selectively connect the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to either the first or second ends to provide resistance to the rotation of the first operating arm and the second operating arm.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simple structure, fast assembling effec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afety of use, installation does not require tools, can be assembled by hand, can enhance the training effect, operation handle is solid, smooth, and enhance the exercis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训练器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是一种训练器。
技术介绍
握力器(Grippers),或称为手握力器(handgrippers),主要是用来增加手部的力量,传统握力器如台湾新型专利M501872所示。不同厂牌的握力器具有不同的设计,但其共同的特征是利用扭力弹簧或弹簧连接两个手把。弹簧的材质是不同类型的钢,而手把可以是塑胶或金属。现有习知的握力器的结构复杂、操作不顺畅,另外使用安全性也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握力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训练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结构简单,组装快速,能够大幅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安装不需要工具,以手即可完成组装,可提升训练效果,此外,相较于现有习知的弹簧,本技术操作的手感扎实、顺畅,并提升运动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一种训练器,包含第一操作臂、第二操作臂,以及一个或多个非金属弹性件。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两者枢接于一个轴,该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的第二端供使用者握持。所述非金属弹性件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可被选择性地连接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以调整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旋转时的阻力值。在一个实施例,该一个或多个非金属弹性件包含一个或多个环形弹性圈,每个该环形弹性圈可套住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的第一端。在一个实施例,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的第一端各具有弧形机构,每个该环形弹性圈可套住该弧形机构的左侧或右侧。在一个实施例,该一个或多个非金属弹性件包含一个或多个弹性条,每个该弹性条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操作臂的第一端,每个该弹性条的第二端连接该第二操作臂的第一端。在一个实施例,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的第一端各具有弧形机构,该弧形机构具有至少一个限位部,该弹性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亦具有弧形构造以嵌合方式设置于该弧形机构的左侧或右侧的内部。在一个实施例,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的第一端各具有弧形机构,该弧形机构的内部具有肋条,该弹性条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具有穿孔以套设该肋条。在一个实施例,该一个或多个非金属弹性件具有不同的弹性系数。在一个实施例,该一个或多个非金属弹性件的材质包含橡胶。在一个实施例,该一个或多个非金属弹性件包含弹性球,该弹性球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凹沟以卡住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的第二端。在一个实施例,该弹性球的材质包含橡胶、热塑性橡胶(TPR)。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训练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训练器结构简单,组装快速,并可完全使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其中轴可视需求改为使用金属材料,如此能大幅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此外,使用者可以任意选择搭配各非金属的弹性件,包含环形弹性圈、弹性条,和弹性球等,其安装不需要工具,以手即可完成组装,如此可以很方便将训练器调整至各种所需要的阻力范围,可提升训练效果。此外,相较于现有习知的弹簧,借由提供多重阻力配合,本技术的非金属弹性件其施力与形变之间为大范围的线性关系,操作的手感扎实、顺畅,并提升运动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为立体图,显示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训练器。图1C和图1D为立体图,显示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训练器,并配合使用环形弹性圈。图2A和图2B为立体图,显示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配合弹性条使用的训练器。图3A、图3B和图3C为立体图,显示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配合弹性球使用的训练器。图4A和图4B为立体图,显示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配合环形弹性圈、弹性条,以及弹性球使用的训练器。图5为剖面图,显示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弹性条。【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训练器10:第一操作臂11:第二操作臂12:轴13:环形弹性圈13’:环形弹性圈14:弹性条14A:第一端14B:第二端15:弹性球101:第一端102:第二端103:弧形机构104:限位部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弧形机构114:限位部151:凹沟L:左侧R:右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详述本案的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为例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图中显示的实施例可依照比例,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不需要按照比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可代表相同、相似,或类比的元件及/或元素,但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描述方向的名词,可根据字面意义解释,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根据字面意义解释。此外,为了清楚表示本技术的某些元件,图示中可能省略部分元件。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技术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这些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图1A为立体图,图1B为侧视图,显示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训练器1,其主要元件包含第一操作臂10和第二操作臂11。第一操作臂10和第二操作臂11两者枢接于一个轴12,使得第一操作臂10和第二操作臂11可绕着轴12旋转。此外,第一操作臂10具有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其中第二端102供使用者握持;第二操作臂11具有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其中第二端112供使用者握持。较佳的,第一操作臂10和第二操作臂11是以非金属材质制成,例如塑胶。此外,训练器1还包含一个或多个非金属弹性件(稍后说明),所述非金属弹性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被选择性地连接第一操作臂10和第二操作臂11的第一端101/111或第二端102/112,以调整第一操作臂10和第二操作臂11旋转时的阻力值。如图1C和图1D所示,所述非金属弹性件包含一个或多个环形弹性圈13,每个环形弹性圈13可套住第一操作臂10的第一端101和第二操作臂11的第一端111。其中,所述环形弹性圈13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也可具有不同的尺寸、厚度,或弹性系数。使用者可选择适用的环形弹性圈13和数量以套住第一操作臂10的第一端101和第二操作臂11的第一端111,如此可获得适用的阻力值。图1C显示第一操作臂10和第二操作臂11套上环型弹性圈13但尚未操作的情形,图1D显示第一操作臂10和第二操作臂11被操作,而环型弹性圈13提供阻力的情形。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一操作臂10的第一端101和第二操作臂11的第一端111可具有合适的构造供环形弹性圈13套住。例如,在本较佳实施例,第一操作臂10的第一端101具有弧形机构103,第二操作臂11的第一端111也具有弧形机构113。弧形机构103可沿着第一操作臂10的第一端101的两侧延伸,弧形机构113可沿着第二操作臂11的第一端111的两侧延伸。如图1A和1B所示,以弧形机构113为例,其沿着第二操作臂11的垂直方向延伸,与第二操作臂11大致呈T字形,而弧形机构113的左侧L与右侧R分别位于第二操作臂11的两侧,而左侧L和右侧R可设置凹槽供环形弹性圈13套住。在本实施例,弧形机构103/113为半圆形机构,两个弧形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训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操作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操作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两者枢接于一个轴,该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的第二端供使用者握持;一个或多个非金属弹性件,被选择性地连接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以调整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旋转时的阻力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操作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操作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两者枢接于一个轴,该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的第二端供使用者握持;一个或多个非金属弹性件,被选择性地连接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以调整第一操作臂和第二操作臂旋转时的阻力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一个或多个非金属弹性件包含一个或多个环形弹性圈,每个该环形弹性圈可套住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的第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操作臂和该第二操作臂的第一端各具有弧形机构,每个该环形弹性圈可套住该弧形机构的左侧或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环形弹性圈包含两个部分,该两个部分的一侧边相连接或至少有部分相连接而形成一条安全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一个或多个非金属弹性件包含一个或多个弹性条,每个该弹性条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国武
申请(专利权)人:岱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