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域复合型初期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生态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85983 阅读:1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域复合型初期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初级净化区、强化净化区、深度净化区、净化稳定区等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治理水体的不同的生态环境,保证了面源污染的处理效果,在保证工程处理效果的同时,兼顾了护岸稳定性以及水体景观性,具有建设成本低、生态可行性、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景观效果佳等优点,易于推广应用。

An integrated ecologic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early stage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purification in multi domain complex typ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 domain composite type initial rainwater collecting and purifying integrated ec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primary purification area, an intensified purification area, a deep purification area and a purifying and stabilizing area.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of water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ensu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ensuring the engineering treatment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tability of revetment and water landscape, has low construction cost, ecological feasibility and possesses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operation stability, good landscape effect, eas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域复合型初期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生态治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湖泊水体生态修复的
,具体涉及一种多域复合型初期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生态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水环境治理是当今环境面临的一个主要内容,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索水体治理的途径,分析水环境恶化原因,目前,根据国内外研究及实践表明,造成水体恶化的主要污染源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的治理也是目前环境治理的主要治理方向。随着点源污染物控制的加强,面源污染物的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面源污染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目前,面源污染通过径流进入水体,并且大量的河道采用硬质渠化驳岸形式或土质自然驳岸,硬质渠化驳岸割离了滨水生态系统,土质自然驳岸具有完整生态系统,但生态净化能力有效,面源污染源复杂的情况下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体恶化趋势明显,河流湖泊变臭水沟、臭水塘的新闻现状已经数见不鲜,面源治理迫在眉睫。此外,传统驳岸相比,面源污染严重地区水体由于功能的需要,如何提高面源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域复合型初期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生态治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域复合型初期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初级净化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化净化区(10)、深度净化区(14)和净化稳定区(18),初级净化区(4)底部设置有防渗层(1),防渗层(1)上设置有初级净化区砾石层(2),初级净化区砾石层(2)的粒径为60‑100mm,初级净化区砾石层(2)上设置有初级净化区植被层(3),初级净化区植被层(3)为鸢尾、伞草中的一种或多种,初级净化区(4)与强化净化区(10)之间通过初级净化区透水隔墙(5)相隔,强化净化区(10)底部设置有净化区防渗层(16),强化净化区(10)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有强化净化区下层砾石层(8)、强化净化区中层砾石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域复合型初期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初级净化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化净化区(10)、深度净化区(14)和净化稳定区(18),初级净化区(4)底部设置有防渗层(1),防渗层(1)上设置有初级净化区砾石层(2),初级净化区砾石层(2)的粒径为60-100mm,初级净化区砾石层(2)上设置有初级净化区植被层(3),初级净化区植被层(3)为鸢尾、伞草中的一种或多种,初级净化区(4)与强化净化区(10)之间通过初级净化区透水隔墙(5)相隔,强化净化区(10)底部设置有净化区防渗层(16),强化净化区(10)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有强化净化区下层砾石层(8)、强化净化区中层砾石层(7)和强化净化区上层砾石层(6),强化净化区上层砾石层(6)上设置有强化净化区植被层(9),强化净化区下层砾石层(8)的粒径为60-100mm,强化净化区中层砾石层(7)的粒径为30-60mm,强化净化区上层砾石层(6)的粒径为15-30mm,强化净化区植被层(9)为芦苇、香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伞草、菖蒲中的一种或多种,强化净化区(10)与深度净化区(14)之间通过强化净化区隔墙(11)相隔,强化净化区隔墙(11)底部设置有连通强化净化区(10)底部与深度净化区(14)底部的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莉汪尚朋夏艳阳周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