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晗专利>正文

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8163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属医疗器械的人体内植入物技术领域。包括弹性体、卡扣结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内套弹性体套装在弹性体内,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接在弹性体上,或者通过卡扣结构卡接或插接在弹性体上。卡扣结构由卡孔和插板或卡槽和插板构成,卡孔制作在弹性体上,插板制作在内套弹性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脊柱手术节段伸、屈、侧弯、旋转的弹性稳定及多方位活动所形成环转的动态稳定。具有应力分散、植入方便、固定牢固、垂直支撑性强的特点,可用于腰骶角过大、棘突过矮或棘间距过小的病例。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各种棘突间内固定器术中需切除或切开棘上韧带,弹性结构过短、抗弹性衰减能力差,安装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属医疗器械的人体脊柱内置入物

技术介绍
目前,脊柱融合技术在治疗颈腰痛和颈腰椎不稳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融合率达90%以上。但有研究表明,其临床疗效并未达到期望值;而且坚强内固定和脊柱融合术存在加速邻近节段退变、内固定失败、术后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的可能。有鉴于此,脊柱动态固定正在成为近年来治疗退行性颈腰椎疾病的一种热门技术,也是脊柱外科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包括有人工全椎间盘置换、人工髓核置换、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棘突间或棘板间动态稳定器以及小关节成形装置等5种类型。其中棘突间或棘板间动态稳定器的植入创伤最小,安全性最高,操作最简单,并发症轻微,即使失败也不影响其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因而发展迅速。虽然棘突间或棘板间动态稳定器的植入在不牺牲脊柱即刻稳定性的前提下将其动态固定,术后可分散坚固内固定的负荷传导,避免应力遮挡,棘间产生的撑开力可在手术节段产生相对的后凸,使内折的黄韧带反向张开以减少其对椎管的侵入,增大椎管容积,还可恢复椎间隙高度,增加椎管及椎间孔的面积、卸载后方纤维环的负荷,减少相应节段小关节载荷;术后患者恢复迅速,复发率低,疼痛等症状缓解显著,可早期下床活动、恢复日常生活等诸多优点。但现有的棘突间或棘板间动态稳定器尚存在不少缺陷,有的与棘突的厚度匹配性差,致假体植入术后不能稳固地固定于棘突和椎板而处于活动状态(如X-stop),有的假体与棘突撞击导致磨损反应(如X-stop),有的联接复杂(如棘板间万向动态稳定器),还有的固定器体积过大致术中创伤大、术后体内占位多、安装困难、组件多而导致术后有组件松弛或脱落的风险(如组配式棘间万向稳定器、DIAM系统),或有的利用捆绑带长期固定易松弛(如Wallis系统、DIAM系统),有的安装时对骨质切除较多,或需切除棘上韧带或切开棘上韧带(如Coflex、棘间万向稳定器)等问题,有的抗弹性衰减能力弱(如Coflex),还有的弹性结构过短、弹性活动不够充分(如棘间动态固定器)等,难以保证很低的并发症与很好的远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弹性体的弹性部为半圆或大半圆结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为分体式或一体式结构,弹性体从棘上韧带下方穿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通过弹性体固接或卡扣结构扣接成一体,术中不需切除或切开棘上韧带,弹性体位于棘突和椎板之间,具有术中不损伤棘上韧带,假体能进行万向弹性活动,假体与棘突的厚度或棘间距的大小匹配性强,植入方便,固定可靠,应力分散,抗弹性衰减能力强,对骨质切除少,对安装的精度要求低,能安装于棘突根部,且能尽可能多地保留棘突尾部骨质,适用于腰骶角过大、棘突过矮或棘间距过小等病例的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包括弹性体、卡扣结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位于弹性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内套弹性体套装在弹性体内,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接在弹性体上,或者通过卡扣结构卡接或插接在弹性体上。所述的卡扣结构由卡孔和插板或卡槽和插板构成,卡孔或卡槽制作在弹性体上,插板制作在内套弹性体上或凹形结构固定部底部,或制作在插接侧翼上。所述的内套弹性体由大半圆结构b、插板和侧翼构成,插板制作在大半圆结构b的开口上,插板上制作有凸台3-4,插板的外端制作有锁紧钩;侧翼制作在大半圆结构b的一端,与插板呈直角或非直角。所述的弹性体与内套弹性体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内套弹性体上的两个插板的凸台3-4分别插入弹性体上的两个卡孔内,与此同时,两个插板端部的锁紧钩锁紧;弹性体的大半圆结构a的内径与内套弹性体的大半圆结构b的外径相等。所述的弹性体两侧的侧翼为一侧固接另一侧通过卡扣结构卡接时,一侧的侧翼固接在弹性体上,另一侧的侧翼采用插接侧翼的插板插入弹性体上的卡孔内,插接侧翼插板的端部制作有锁槽,锁槽上制作有开口,锁槽开口的方向与插板板面平行、垂直或相交,插板插入后再通过钳夹具对插接侧翼上的锁槽进行拨开锁紧,或通过对卡孔结构进行折弯变形来锁紧,为便于侧翼8的安装,可选地,卡孔上、下孔壁的宽度相等或不相等,卡孔宽度与弹性体的半圆结构或大半圆结构的宽度相等或不相等。为适应不同的人体骨骼形态,可选的,半圆结构或大半圆结构对称位于弹性体的底部或偏于弹性体的一侧,当半圆结构或大半圆结构偏于弹性体的一侧时,弹性体的一侧为直边。所述的钳夹具11上设有钳刃11-1,钳刃11-1的游离端的坡度与锁槽8-1开口内面的坡度相适应,在钳夹的过程中,锁槽8-1的开口端逐渐张开,为防止过度钳夹损坏锁槽等结构,在钳夹具11上设有限位块11-2,以限制钳夹的距离。所述的弹性体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都通过卡扣结构卡接时,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为凹形结构固定部,凹形结构固定部通过其底部的插板插入弹性体上的卡槽卡接。所述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固接在弹性体上时,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一侧的侧翼制作成折弯或不折弯侧翼。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棘板间动态固定器由弹性体、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组配而成,弹性体上制作有卡扣结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接在弹性体上,或者通过卡扣结构卡接或插接在弹性体上;弹性体从棘间隙的一侧插入至棘上韧带的下方,再通过卡扣结构扣接固定侧翼、凹形结构固定部、插接侧翼,然后将固定器植入至合适深度,即完成安装,避免了术中切除或切开棘上韧带。该棘板间动态固定器的弹性体的中下部呈半圆或大半圆结构,即与尾部棘间距小、根部棘间距大的解剖结构相适应,又具有较长的弹性活动长度、良好的垂直支撑性能,除具有脊柱纵轴方向的伸屈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旋转与侧弯功能,且其圆形设计具有较强的抗弹性衰减能力,通过弹性体能实现棘间弹性撑开与脊柱伸屈等活动,可实现脊柱手术节段前后伸屈、左右侧弯及旋转的弹性动态稳定,还能实现手术节段各方向运动及多方位活动综合作用所形成环转的动态稳定。该棘板间动态固定器结构简单、应力分散、植入方便、固定牢固可靠、能万向弹性活动、可用于腰骶角过大、棘突过矮或棘间距过小的病例。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各种动态棘突间内固定物术中需切除或切开棘上韧带,与棘突的厚度或棘间距的大小匹配性差,对棘突尾部骨质切除多,安装过程中棘突骨折发生率偏高,且不能用于腰骶角过大、棘突过矮或棘间距过小的病例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动态棘突间或棘板间内固定物固定不可靠,以及不能充分实现棘间弹性承载,且结构复杂、安装操作复杂、抗弹性衰减能力差、弹性结构垂直支撑性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的弹性体和内套弹性体通过卡扣结构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的弹性体和内套弹性体通过卡扣结构连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内套弹性体带凸台的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带插板的内套弹性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卡装在弹性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凹形结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带有卡槽的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设有卡孔且一侧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接在弹性体上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包括弹性体(1)、内套弹性体(2)、卡扣结构(3)、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位于弹性体(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内套弹性体(2)套装在弹性体(1)内,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固接在弹性体(1)上,或者通过卡扣结构(3)卡接或插接在弹性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包括弹性体(1)、内套弹性体(2)、卡扣结构(3)、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位于弹性体(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内套弹性体(2)套装在弹性体(1)内,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固接在弹性体(1)上,或者通过卡扣结构(3)卡接或插接在弹性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结构(3)由卡孔(3-1)和插板(3-2)上附着的凸台3-4或卡槽(3-3)和插板(3-2)构成,卡孔(3-1)或卡槽(3-3)制作在弹性体(1)上,插板(3-2)制作在内套弹性体(2)上或凹形结构固定部(7)底部或插接侧翼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弹性体(2)由大半圆结构b(2-1)、插板(3-2)和侧翼(6)构成,插板(3-2)制作在大半圆结构b(2-1)的开口上,插板(3-2)上附着有凸台3-4,插板(3-2)的外端制作有锁紧钩;侧翼(6)制作在大半圆结构b(2-1)的一端,与插板(3-2)呈直角或非直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板间动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1)与内套弹性体(2)通过卡扣结构(3)连接,内套弹性体(2)的两个插板(3-2)上附着的凸台3-4分别插入弹性体(1)上的两个卡孔(3-1)内,同时将两个插板(3-2)端部的锁紧钩锁紧;弹性体(1)的大半圆结构a(1-1)的内径与内套弹性体(2)的大半圆结构b(2-1)的外径相等;所述内套弹性体(2)的两个插板(3-2)上附着的凸台3-4和弹性体(1)上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晗
申请(专利权)人:李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