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47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绝缘座体一侧插接部内设有多个端子槽贯通至另一侧,可供呈板状的多个端子的基部分别穿置,各基部一侧设有延伸至插接部内的对接侧,另一侧纵向延伸设有多个延伸至外部的焊接侧,与多个端子相邻一侧的各端子槽内可供信号端子组中呈板状的多个上排端子和多个下排端子穿设,各上排端子一侧的上对接侧延伸至插接部内,另一侧延伸出绝缘座体外部并分别纵向延伸设有上焊接侧,各下排端子一侧分别设有延伸至插接部内并与各上对接侧相对的下对接侧,另一侧延伸出绝缘座体外部并分别纵向延伸设有与各上焊接侧相邻的下焊接侧,以达到降低电连接器整体高度的目的。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an insulating seat body side within the inser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erminal slot communicat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electric connector, for a base plate of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inserted, side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butt plug extends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extension welding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extending to the outside, and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in the terminal slots of the adjacent side is available within the signal terminal group forms a plurality of upper terminal plate and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terminal, the docking side extends to the inserting part, the other side extended external insulation the seat body and is provided with a longitudinally extending side respectively welded on the lower side, the terminal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lug portion and extending to the side opposite the butt butt side, the other side extending out of the insulating seat body and external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vertical extension The lower welding side of the welding sid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verall height of the electric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多个端子与信号端子组利用金属板冲制一体成型,从而可节省绝缘座体应用空间的电连接器,可供多个平板状端子及信号端子组穿置在绝缘座体的各端子槽内,并可调整多个端子的数量及不同排列位置,达到便于各种型式预设电路板横向插拔的目的。
技术介绍
在电子电路中所应用的电连接器设计,通常会注意两个基本的信号及电源部分,并在设计信号电路时,因信号电路中流动的电流通常较低,所以设计者也比较不会考虑到在电气属性中的电流变化,但在信号电路部分因不同信号传输的变化(例如高频或低频传输等),则需考虑到信号干扰(如静电干扰、电磁波干扰或阻抗匹配等)的问题,并不会考虑温度的变化;而电源电路部分是关系到较高的电流传导状态,因此电源电路在电气属性上会因高电流所产生的阻抗导致温度产生变化,因此,针对使用在电源电路中设计的电源连接器,即必须能够具有较佳的散热特性及降低端子传导高电流所产生的阻抗,才可以使高电流改变所造成的电气特性的变化被减至最低,且电源连接器的端子接触面积及散热面积的尺寸大小,皆会影响电力传输的质量,然而,此种电源连接器大多使用于电源供应器及服务器设备上,并与电路板端链接应用,其中传导电源的金属弹片会因输入高电流所产生的阻抗而引起温度、发热等现象,进而影响整机的系统效能及使用上的安全性等问题。一般电子电路中所应用的电连接器,如图9所示,在座体A的对接部A1的不同插槽A11、A12内,分别穿设信号端子组B及电源端子组C,且信号端子组B包括上、下相对的多个上端子B1和多个下端子B2,电源端子组C包括上、下相对的多个上宽板形端子C1和多个下宽板形端子C2,则因各上端子B1、各下端子B2及各上宽板形端子C1、各下宽板形端子C2均呈上、下相对穿设在不同插槽A11、A12内,所以座体A必须具备较高的高度以供信号端子组B及电源端子组C穿设,即可供电路板D由插接部A1插入各插槽A11、A12内,造成电连接器整体的体积大、应用时即占用较大空间;且各上端子B1、各下端子B2及各上宽板形端子C1、各下宽板形端子C2在经过冲制成型后,还必须再经过弯折加工以成型呈L状,导致信号端子组B及电源端子组C的加工过程繁琐、相当耗时、费工,再将成型后的信号端子组B、电源端子组C分别穿设在插接部A1的各插槽A11、A12内,组装过程中因信号端子组B的多个上排端子B1和多个下排端子B2呈细长状,容易撞击插槽A11的壁面导致各上排端子B1和各下排端子B2弯曲变形,导致加工过程中的产品不合格率提高,在电连接器实际应用实施时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解决。因此,如何解决电连接器的座体高度过高、体积大且占用空间的麻烦与不便,且端子必须经过弯折加工过程、较为耗时费工,且产品不合格率亦提高的问题与困扰,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人有鉴于上述问题与不足,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利用金属板冲压一体成型多个端子及信号端子组,可供直接穿设在绝缘座体的各端子槽内,并降低电连接器整体高度、组装制程快速又省时、产品合格率亦提升的电连接器。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该电连接器的绝缘座体一侧插接部内设有多个端子槽贯通至另一侧,可供呈板状的多个端子的各基部分别穿置,各基部一侧设有对接侧延伸插接部内、另一侧纵向延伸设有多个焊接侧延伸至外部,相邻多个端子一侧的各端子槽内可供信号端子组呈板状的多个上排端子和多个下排端子穿设,各上排端子一侧的上对接侧延伸至插接部内,另一侧分别纵向延伸上焊接侧延伸出外部,各下排端子一侧分别设有下对接侧延伸至插接部内与各上对接侧相对,另一侧分别纵向延伸下焊接侧延伸出外部与各上焊接侧相邻,达到降低电连接器整体高度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该绝缘座体于一侧插接部设有插接口可供预设电路板进行横向插拔,并由插接口往另一侧剖设有多个端子槽向外贯通,位于插接口一侧的多个端子槽另一侧设有分隔体,可供信号端子组的多个上、下排端子隔离,可供多个端子和信号端子组分别呈水平横向穿置入各端子槽内,并不会占用绝缘座体的高度空间,即可有效降低绝缘座体的高度,符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轻、薄、短、小的设计要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该多个端子利用金属板冲制一体成型,包括呈平板状的基部,自基部一侧延伸呈鱼叉状的对接侧,基部另一侧朝纵向凸设的多个焊接侧,且各端子的对接侧分别具有两个相对悬臂式的上抵持端和下抵持端;信号端子组利用金属板冲制一体成型呈L状的多个上排端子和呈矩形状的多个下排端子,多个上排端子具有呈L形状的上基部,且各上基部一侧设有呈悬臂状的上对接侧,各上基部另一侧朝纵向延伸设有上焊接侧,多个下排端子分别位于各上排端子的L形上基部下方处,多个下排端子与多个上排端子呈相对平行排列,该多个下排端子具有呈矩形状的下基部,各下基部一侧设有呈悬臂状而与各上对接侧相对的下对接侧,各下基部另一侧朝纵向延伸设有与各上焊接侧相邻的下焊接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多个端子及信号端子组,其中:该绝缘座体一侧设有插接部,且插接部内设有向该绝缘座体另一侧贯通的多个端子槽;该多个端子呈板状并分别穿置于绝缘座体的各端子槽内,且各端子分别具有平板状的基部,并由各基部一侧设有延伸至插接部内的对接侧,各基部的另一侧延伸至绝缘座体外部并沿纵向延伸设有多个焊接侧;及该信号端子组穿设于多个端子一侧的绝缘座体中的各端子槽内,该信号端子组包括呈板状并且上、下相对的多个上排端子和多个下排端子,各上排端子一侧分别设有延伸至插接部内的上对接侧,另一侧延伸出绝缘座体外部并分别纵向延伸设有上焊接侧,各下排端子一侧分别设有延伸至插接部内并与各上对接侧相对的下对接侧,另一侧延伸出绝缘座体外部并分别纵向延伸设有与各上焊接侧相邻的下焊接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绝缘座体于一侧插接部设有供预设电路板横向插拔的插接口,并由插接口往另一侧剖设有多个向外贯通的端子槽,位于插接口一侧的多个端子槽的另一侧设有供信号端子组的多个上排端子和多个下排端子隔离的分隔体。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端子利用金属板冲制一体成型并包括呈平板状的基部,自基部一侧延伸呈鱼叉状的对接侧,基部另一侧朝纵向凸设多个焊接侧,且各端子的对接侧分别具有两个相对的悬臂式上抵持端和下抵持端。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多个端子于一侧对接侧的上抵持端和下抵持端的两个相对外侧再分别同向延伸设有辅助各端子散热的延伸段。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信号端子组利用金属板冲制一体成型呈L状的多个上排端子和呈矩形状的多个下排端子。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多个上排端子具有呈L形状的上基部,且各上基部一侧设有呈悬臂状的上对接侧,各上基部另一侧朝纵向延伸设有上焊接侧,多个下排端子分别位于各上排端子的L形上基部下方处,且各上对接侧的外侧同向延伸设有辅助各上排端子散热的上延伸段。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多个下排端子具有呈矩形状的下基部,各下基部一侧设有呈悬臂状而与各上对接侧相对的下对接侧,各下基部另一侧朝纵向延伸设有与各上焊接侧相邻的下焊接侧,再于各下对接侧的外侧同向延伸设有辅助各下排端子散热的下延伸段。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体、多个端子及信号端子组,其中:该绝缘座体一侧设有插接部,且插接部内设有向该绝缘座体另一侧贯通的多个端子槽;该多个端子呈板状并分别穿置于绝缘座体的各端子槽内,且各端子分别具有平板状的基部,并由各基部一侧设有延伸至插接部内的对接侧,各基部的另一侧延伸至绝缘座体外部并沿纵向延伸设有多个焊接侧;及该信号端子组穿设于多个端子一侧的绝缘座体中的各端子槽内,该信号端子组包括呈板状并且上、下相对的多个上排端子和多个下排端子,各上排端子一侧分别设有延伸至插接部内的上对接侧,另一侧延伸出绝缘座体外部并分别纵向延伸设有上焊接侧,各下排端子一侧分别设有延伸至插接部内并与各上对接侧相对的下对接侧,另一侧延伸出绝缘座体外部并分别纵向延伸设有与各上焊接侧相邻的下焊接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29 TW 105211522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体、多个端子及信号端子组,其中:该绝缘座体一侧设有插接部,且插接部内设有向该绝缘座体另一侧贯通的多个端子槽;该多个端子呈板状并分别穿置于绝缘座体的各端子槽内,且各端子分别具有平板状的基部,并由各基部一侧设有延伸至插接部内的对接侧,各基部的另一侧延伸至绝缘座体外部并沿纵向延伸设有多个焊接侧;及该信号端子组穿设于多个端子一侧的绝缘座体中的各端子槽内,该信号端子组包括呈板状并且上、下相对的多个上排端子和多个下排端子,各上排端子一侧分别设有延伸至插接部内的上对接侧,另一侧延伸出绝缘座体外部并分别纵向延伸设有上焊接侧,各下排端子一侧分别设有延伸至插接部内并与各上对接侧相对的下对接侧,另一侧延伸出绝缘座体外部并分别纵向延伸设有与各上焊接侧相邻的下焊接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于一侧插接部设有供预设电路板横向插拔的插接口,并由插接口往另一侧剖设有多个向外贯通的端子槽,位于插接口一侧的多个端子槽的另一侧设有供信号端子组的多个上排端子和多个下排端子隔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国斌严琼威郑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欣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