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742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包括:云台,设置在云台上方的机械电子舱,机械电子舱两侧分别布置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与机械电子舱之间分别通过俯仰轴连接,机械电子舱与云台之间周向可转动连接;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均通过机械电子舱与云台内设置的线缆连接上位机,接收上位机指令,并向上位机传送监控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能够实现红外、可见光双模场景监控图像分析、自动识别与报警。

Multi function scene abnorma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alarm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scene abnorma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alarm device, including: PTZ, arranged in a mechanical electronic cabin above the platform,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modul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visible light infrared intelligent monitoring module and intelligent monitoring modul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module between the infrared and visible light intelligent monitoring module and mechanical electronic cabin respectively by the pitch axis connection, mechanical electronic cabin and tilt between the circumferential rotating connection; infrared intelligent monitoring module and monitoring module are visible through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cabin PTZ set in the cable to connect PC, PC to receive instructions, and transmitted to the upper computer monitoring inform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infrared and visible light dual mode scene monitoring, image analys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alarm by setting an infrared intelligent monitoring module and a visible light intelligent monitor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
本技术属于防爆视频监控产品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火灾、密集人群踩踏和油码头装卸漏油属于高发且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现有图像监控设备多采用可见光或近红外装置。任何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向外进行红外辐射,利用长波红外探测器对场景红外辐射进行采集,生成场景的灰度图像,从而避免了对日光或外部辅助光源的依赖,能够实现全天时监控图像的获取。并且火焰、人员以及加热原油均属温度高于背景的异常目标,利用高温物体红外辐射更强的原理优势,能够使场景图像中此类物体更加明显、易于观察。通过装置内部信息处理电路对图像进行智能分析与识别算法处理,可以有效剔除类似干扰因素,对疑似目标进行报警提示。通过可见光图像能够获得场景的可见光画面,完成人员对报警信息的取证和确认。装置整机可进行方位360°、俯仰±90°旋转,完成全方位监控区域的观测。外形结构采用防爆设计,能够经受最严峻的环境考验,尤其是充满危险性气体、水汽和粉尘的高温易爆环境,如油码头、炼油厂、化工厂、煤矿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实现红外、可见光双模场景监控图像分析、自动识别与报警。(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其包括:云台1,设置在云台1上方的机械电子舱2,机械电子舱2两侧分别布置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与机械电子舱2之间分别通过俯仰轴连接,机械电子舱2与云台1之间周向可转动连接;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均通过机械电子舱2与云台1内设置的线缆7连接上位机,接收上位机指令,并向上位机传送监控信息。其中,所述机械电子舱2包括筒状壳体和设置在壳体顶部的上盖,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线缆7从筒状壳体内穿过。其中,所述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固定在筒状壳体一侧,其包括:红外舱3、设置在红外舱3内的红外成像器11、设置在红外舱3前端的红外窗口9和设置在红外舱3后端的舱体后盖8。其中,所述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固定在筒状壳体另一侧,其包括:可见光舱4、设置在可见光舱4内的可见光相机12、设置在可见光舱4前端的可见光窗口10和设置在可见光舱4后端的舱体后盖8。其中,所述机械电子舱2内还设置信息处理电路和二次电源,信息处理电路连接红外成像器11、可见光相机12和上位机,二次电源为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和信息处理电路供电。其中,所述红外成像器11采用长波非制冷型探测器。其中,所述可见光相机12采用星光级相机。其中,所述机械电子舱2、红外舱3和可见光舱4均为防爆密封壳体。其中,所述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的通讯及供电线缆通过云台滑环,从云台下端引出与上位机及电源相连。(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通过设置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能够实现红外、可见光双模场景监控图像分析、自动识别与报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结构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其中,1-云台、2-机械电子舱、3-红外舱、4-可见光舱、5-上盖、6-遮阳罩、7-线缆、8-舱体后盖、9-红外窗口、10-可见光窗口、11-红外成像器、12-可见光相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包括云台1,设置在云台1上方的机械电子舱2,机械电子舱2两侧分别布置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与机械电子舱2之间分别通过俯仰轴连接,机械电子舱2与云台1之间周向可转动连接;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均通过机械电子舱2与云台1内设置的线缆7连接上位机,接收上位机指令,并向上位机传送监控信息。进一步地,机械电子舱2包括筒状壳体和设置在壳体顶部的上盖,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线缆7从筒状壳体内穿过。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固定在筒状壳体一侧,其包括:红外舱3、设置在红外舱3内的红外成像器11、设置在红外舱3前端的红外窗口9和设置在红外舱3后端的舱体后盖8。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固定在筒状壳体另一侧,其包括:可见光舱4、设置在可见光舱4内的可见光相机12、设置在可见光舱4前端的可见光窗口10和设置在可见光舱4后端的舱体后盖8。机械电子舱2内还设置信息处理电路和二次电源,信息处理电路连接红外成像器11、可见光相机12和上位机,信息处理电路能够接收上位机指令,完成多种智能图像分析与处理,输出处理后的监控图像及异常报警信息,通过数据通讯接口完成监控控制指令及告警信息的传输,通过模拟视频电缆将PAL视频传输至监视器进行显示。红外成像器11采用长波非制冷型探测器,完成对监测场景的红外图像获取,能够实现零照度下清晰的图像采集,并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小,较好的适应全天时的监控观测。可见光相机12采用星光级相机,能够在0.001Lux照度下清晰成像。并且具有13倍变焦功能,能够提供人员对报警信息确认及取证的有效手段。机械电子舱2、红外舱3和可见光舱4均为防爆密封壳体。云台1主要实现根据人工控制或自动控制指令,使智能监控装置指向预定的监控角度。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的通讯及供电线缆通过云台滑环,从云台下端引出与上位机及电源相连。上位机控制软件提供控制人员人机交互接口,完成对系统的控制和配置,对系统上传的数据进行储存、显示。本实施例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能够接收上位机控制软件指令,完成监控模式选择、监控区域选择、阈值装订、视频采集、数据处理、智能分析、异常报警及数据传输等工作。本实施例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安装、调试及使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装置从包装箱中取出,将装置与安装面通过底部螺钉固定紧固,完成装置组装,半径0.5m内无干涉物体,将电缆与上位机连接并连接电源,进行状态恢复;(2)上位机上电、开机,运行上位机软件;装置上电,进行系统自检,随动云台将完成运动测试;(3)观测上位机软件中自检信息提示,如无故障,即完成状态恢复,可进行整机安装;如有故障,将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排故;(4)根据需监控区域,选择距监控区域150m处进行安装,整机可架设于室外高点,半径0.5m内无干涉物体,通过底部法兰盘与稳固安装面通过螺钉固定牢固,将线缆连接至上位机;(5)上位机上电,运行上位机软件,装置上电,待装置自检完成,如无故障,进行系统设定及参数调试,完成调试后,系统可进入正常使用状态;(6)装置将根据上位机设置,自动完成对场景异常的检测和识别;(7)当异常情况发生时,上位机软件会接收装置发送来的报警信号,可供监控人员确认,确认或取消后装置将继续对场景进行监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云台(1),设置在云台(1)上方的机械电子舱(2),机械电子舱(2)两侧分别布置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与机械电子舱(2)之间分别通过俯仰轴连接,机械电子舱(2)与云台(1)之间周向可转动连接;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均通过机械电子舱(2)与云台(1)内设置的线缆(7)连接上位机,接收上位机指令,并向上位机传送监控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云台(1),设置在云台(1)上方的机械电子舱(2),机械电子舱(2)两侧分别布置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与机械电子舱(2)之间分别通过俯仰轴连接,机械电子舱(2)与云台(1)之间周向可转动连接;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均通过机械电子舱(2)与云台(1)内设置的线缆(7)连接上位机,接收上位机指令,并向上位机传送监控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电子舱(2)包括筒状壳体和设置在壳体顶部的上盖,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和可见光智能监控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线缆(7)从筒状壳体内穿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智能监控模块固定在筒状壳体一侧,其包括:红外舱(3)、设置在红外舱(3)内的红外成像器(11)、设置在红外舱(3)前端的红外窗口(9)和设置在红外舱(3)后端的舱体后盖(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场景异常自动识别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熠张志鹏汪鑫杨晶孙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