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带该单元的片材传送设备和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418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片材传送引导单元。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包括呈片材形并且引导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的第一片材引导部件、以及呈片材形并且附接至第一片材引导部件的片材引导表面上的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第二片材引导部件在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片材引导部件的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具有所述片材传送引导单元的片材传送设备和成像设备。

Sheet transfer guide unit, sheet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ing device having the unit

A sheet transfer boot unit is disclosed. Sheet conveying guide unit comprises a sheet shape and guide are formed on the first sheet has the image of the sheet guide member, and a sheet shaped and attached sheet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heet guide member for guiding second sheet on the surface of the guide member. The length of the second sheet guiding member in the direction of crossing the sheet transport direction is less than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sheet boot member.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heet conveying guid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带该单元的片材传送设备和成像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导被传送的片材以便平稳地传送片材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片材传送引导单元的片材传送设备和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
技术介绍
在例如复印件和打印机的成像设备中,引导被传送的记录片材的引导部件通常由具有刚度的板状部件(例如金属板)形成。然而,目前这种引导部件有时由具有弹性的片材状部件制成。在这种情况下,记录片材通过形成于记录片材和片材状引导部件之间的摩擦起电而粘至板状部件上,由此抑制了记录片材的正确传送。此外,已知的是由于这种摩擦起电干扰了尚未被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当采用片材状引导部件时,推荐使用导电片材以消除摩擦起电的影响,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2-46920中所公开的。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2-46920的设备中,由于片材状引导部件跟随记录片材并且始终接触记录片材,因此片材状引导部件因摩擦而带电。由于摩擦静电力,记录片材更牢固的粘到片材状引导部件上,由此产生了更大的摩擦力并且增大了片材传递阻力。由于该问题,当采用片材状引导部件时,部分地使用相对较小的片材状引导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减少了被传送片材和引导被传送片材的引导部件之间的传送阻力,从而可以使用大的片材状引导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包括:第一片材引导部件,第一片材引导部件呈片材形并且引导其上形成图像的片材;以及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第二片材引导部件呈片材形并且附接至第一片材引导部件的片材引导表面上,其中,第二引导部件在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片材引导部件的长度。通过减小片材的传送阻力,当由大的片材状引导部件引导被传送的片材时,可以使用具有大表面的引导部件。参考随附附图,根据下文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截面视图的图示。图2是反向传送路径的说明图。图3是示出了片材传送引导单元的说明性平面视图的图示。图4是示出了反向传送路径的说明性立体图的图示。图5是示出了反向传送路径的说明性截面视图的图示。图6是示出了其中设置有多个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的说明性平面视图的图示。图7是示出了使用其中设置有多个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的反向传送路径的说明性立体图的图示。图8是示出了其中径向地设置多个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的说明性平面视图的图示。图9是示出了使用其中径向地设置多个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的反向传送路径的说明性立体图的图示。图10是作为附接第二传送引导部件的基准的孔的说明性图示。图11是示出了其中参照孔设置在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的外侧端部上的示例的说明性平面视图的图示。图12是示出图11的A-A截面视图的图示。图13是示出了其中参照孔设置在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的内侧端部上的示例的说明性平面视图的图示。图14是示出图13的B-B截面视图的图示。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应用于打印机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实施例}<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首先,将简单地说明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片材传送设备的成像设备的打印机的整体结构。图1是说明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的图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A具有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第一至第四成像单元。黄色成像单元Y、品红色成像单元M、青色成像单元C和黑色成像单元Bk按照该成像次序设置,从而在每个成像单元处形成具有相应颜色的图像。除了待形成图像的颜色之外,每个成像单元的构造与其它成像单元的构造相同。在该实施例中,成像单元采用了众所周知的电子照相系统。将简单地说明该电子照相系统。在每个成像单元中,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感光鼓的该表面通过将该表面曝光至对应于图像信号的光而均匀地带电。通过使用调色剂显影潜像而使得潜像可视化。已经形成在成像单元中的相应颜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并且首先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上,以形成彩色图像。与形成彩色图像同步地,记录片材通过片材传送设备B传送至二次转印部2,在二次转印部处将中间转印带1上的彩色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片材上。该记录片材被传送至定影部3,在定影部处通过加热和加压定影调色剂图像。具有定影图像的记录片材排出至排出部4。<片材传送设备>片材传送设备B将容纳在片材盒5内的记录片材P传送至二次转印部2,并且还将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片材从定影部3传送至排出部4。为此目的,片材传送设备B具有传送部和用于引导被传送的记录片材P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等,所述传送部包括用于传送记录片材P的进给辊6和传送辊7等。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片材传送设备B中,可以在记录片材P的两面上形成图像。为此目的,片材传送设备B具有反向传送路径8以及再送路径9,反向传送路径用于反向地传送第一表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再送路径通过反向切换而使已经进入反向传送路径8的记录片材的传送方向反向、并且用于将记录片材再次传送至二次转印部2。当在记录片材的两面上实施记录时,通过传送辊10将第一表面上已经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片材传送至反向传送路径8,而不将记录片材排出至排出部4。当记录片材的后沿到达预定位置时,通过反向驱动传送辊10而将记录片材反向地传送至再送路径9。然后,由传送辊11等将记录片材再次传送至二次转印部2,在二次转印部处在记录片材的第二侧上形成图像。之后,将记录片材排出至排出部4。<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片材传送设备B中的用于记录片材的反向传送路径8中,提供了由片材状部件形成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C。接下来,将参考图2至5说明片材传送引导单元C。图2是示出了反向传送路径的截面视图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反向传送路径8具有上部传送引导件21和引导记录片材P的下表面的下部传送引导件20,以形成弯曲传送路径。在两个传送引导件20和21之间传送记录片材。下部传送引导件20和上部传送引导件21均由金属部件(例如金属板)形成。由于反向传送路径8需要具有尽可能大的大空间以便能够使记录片材反向,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向传送路径8延续至位于片材盒5和成像设备的外壳框架的底板22之间的空间中。上部传送引导件21沿着底板22延伸至片材盒5下方的空间中。下部传送引导件20延伸至底板22,片材传送引导单元C附接至下部传送引导件20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片材传送引导单元C设置在片材盒5下方的空间内,从而片材传送引导单元C沿着底板22与上部传送引导件21相对。因此,传送至反向传送路径8的记录片材P的下表面由下部传送引导件20引导,并且随着记录片材P在反向传送路径8中推进,记录片材P的下表面由片材传送引导单元C引导。由于在反向传送路径中传送的记录片材P的形成有图像的表面面朝下,因此设置在反向传送路径8的下侧处的引导部件需要具有不损坏调色剂图像的表面性能。作为用于获得这种表面性能的处理方法,可使用抛光处理、PTFE涂层等。然而,当底板22的功能是用作外壳框架的增强部件并且具有不损坏调色剂图像的表面性能时,底板22变得很昂贵。此外,由于下部传送引导件20形成为弯曲路径,下部传送引导件需要具有刚度,由此限制了下部传送引导件20的材料。因而,在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带该单元的片材传送设备和成像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包括:第一片材引导部件,第一片材引导部件呈片材形并且引导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以及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第二片材引导部件呈片材形并且附接至第一片材引导部件的片材引导表面上,其特征在于,第二片材引导部件在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片材引导部件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18 JP 2016-0067861.一种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包括:第一片材引导部件,第一片材引导部件呈片材形并且引导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以及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第二片材引导部件呈片材形并且附接至第一片材引导部件的片材引导表面上,其特征在于,第二片材引导部件在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片材引导部件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其中,第一片材引导部件附接至引导被传送片材的引导部件;并且其中,第二片材引导部件具有导电性并且接触具有导电性的所述引导被传送片材的引导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其中,第二片材引导部件对于被传送片材的滑动性能高于第一片材引导部件对于被传送片材的滑动性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其中,第二片材引导部件附接成使得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的长边缘相对于片材传送方向具有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其中,具有所述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的结构的多个第二片材引导部件设置在第一片材引导部件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其中,多个第二片材引导部件沿着与片材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片材引导部件中的每一个与片材传送方向相平行地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片材引导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在相对于片材传送方向的下游处径向地展开。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其中,在第一片材引导部件上形成孔以作为用于附接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的基准。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其中,孔用作用于定位第二片材引导部件的长边缘上的在垂直于片材传送方向的方向上的端部部分的基准。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传送引导单元,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谷屋诚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