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729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包括架体、横梁以及打孔组件,架体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顶部左右两侧的立柱,打孔组件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上方的打孔组件壁体内设有第二腔体,左右两侧的第一腔体内侧壁上均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导槽,每个导槽上方的打孔组件壁体内均设有传动腔,每个第一腔体远离导槽一侧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段贯穿第一腔体内顶壁并伸入第二腔体内,第一腔体底部的第一转动轴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一锥形轮,第二腔体内壁中央位置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提高打孔的工作效率以及,运行稳定,精准性高。

Plate punching device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drill b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heet punching device can automatically switch the drill,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beam and punching components, the frame body comprises a base and a column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base on the left and right punch assembly symmetrical with the first cavity wall body cavity above the first perforating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avities, the first cavity inner wall around on both sides of the guide groove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extension set, each guide wall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groove drilling assembly has a transmission cavity, each cavity from the first guide groov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xtension set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 first rotating shaft extends through the first section at the top of the cavity wall and extends into the second chamber, a first rotating the first cavity at the bottom of the shaft is fix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a first conical wheel, a rotating shaft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hamber wall and a central location, second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top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convenient operation, improved drilling efficiency, stable operation and high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加工
,具体是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板材由于其加工的便捷,并且具有一定强度,大量的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板材被我们用来建筑房屋、装饰室内环境、制作室内家具,在板材加工过程中,尤其是木板的加工过程,需要将木板根据需要进行打孔,传统的木板打孔装置一般是利用工人手拿打孔机头将木板进行打孔,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尤其是在一块木板上需要等间距的打多个圆孔时,由于工人操作的随意性,难以在木板上准确的进行打孔,影响木板的打孔质量,另外,在打孔作业中钻头很容易磨损或损坏,此时需要手动跟换钻头,操作复杂,影响打孔进程,现有的自动打孔机构在木板打孔过程中,同样存在打孔时钻头磨损或损坏后,需要工人手动跟换钻头,操作复杂,影响打孔进程,降低了打孔的效率和质量,不能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包括架体、横梁以及打孔组件,所述架体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两侧的立柱,所述打孔组件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上方的所述打孔组件壁体内设有第二腔体,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腔体内侧壁上均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导槽,每个所述导槽上方的所述打孔组件壁体内均设有传动腔,每个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导槽一侧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一腔体内顶壁并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底部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二腔体内壁中央位置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下侧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设有上带轮和下带轮,所述上带轮右侧相对的右侧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带轮,所述下带轮左侧相对的左侧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带轮,每个所述导槽内均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调节螺纹杆,所述调节螺纹杆顶部延伸段贯穿所述导槽内壁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调节螺纹杆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末端处固定有第二锥形轮,每个所述第二锥形轮内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锥形轮,左右两侧所述传动腔之间的所述打孔组件壁体内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两端配合连接有向外侧延伸第三转动轴,每个所述导槽内均设有向外侧延伸设置的滑接钻头组件。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与所述第二腔体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二腔体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上带轮与右侧所述第一转动轴之间以及所述下带轮与左侧所述第一转动轴之间均设有传动皮带。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腔体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端与所述第一腔体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左右两侧的所述立柱相对侧的端面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滑接槽,所述升降滑接槽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螺纹杆顶部与所述升降滑接槽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纹杆底部与升降电机配合连接,所述升降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升降滑接槽底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滑接槽内的所述升降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升降滑接块,左右两侧的所述升降滑接块相对侧分别与所述横梁左右端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横梁前面端面内设有横向延伸设置的横向滑接槽,所述横向滑接槽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横向螺纹杆,所述横向螺纹杆左侧端与所述横向滑接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横向螺纹杆右侧端与横向电机配合连接,所述横向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横向滑接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滑接槽内的所述横向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横向滑接块,所述横向滑接块前端面与所述打孔组件后侧端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顶部端面内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底部相连通设有通槽,所述卡接槽内的左右对称设有弹性卡持件。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转动轴远离所述第二电机一侧的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三锥形轮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导槽内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导槽之间的所述导槽内底壁贯通设有通槽,每个所述滑接钻头组件均包括远离所述导槽一侧的凹接槽,所述凹接槽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转接轴,所述转接轴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凹接槽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接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凹接槽内底壁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接轴底部末端固定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钻头,所述钻头底部伸入所述通槽内且过渡配合连接,所述凹接槽内的所述转接轴上固定设有第四锥形轮,左侧所述滑接钻头组件位于左侧所述导槽内的最底部位置,使左侧第四锥形轮与左侧第一锥形轮啮合连接,此时,左侧的所述钻头最大程度伸出所述打孔组件的底部端面外,右侧所述滑接钻头组件位于右侧所述导槽内的最顶部位置,使右侧第四锥形轮最大程度远离右侧第一锥形轮,此时,右侧的所述钻头完全位于所述打孔组件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打孔组件内左右对称设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上方的打孔组件壁体内设第二腔体,左右两侧的第一腔体内侧壁上均设上下延伸设置的导槽,每个导槽上方的打孔组件壁体内均设传动腔,每个第一腔体远离导槽一侧设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段贯穿第一腔体内顶壁并伸入第二腔体内,第一腔体底部的第一转动轴外表面上固定设第一锥形轮,第二腔体内壁中央位置设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第二转动轴上、下侧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设上带轮和下带轮,上带轮右侧相对的右侧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第一带轮,下带轮左侧相对的左侧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第二带轮,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打孔带动工作。2.通过每个导槽内均设上下延伸设置的调节螺纹杆,调节螺纹杆顶部延伸段贯穿导槽内壁且转动配合连接,调节螺纹杆顶部延伸末端伸入传动腔内且末端处固定第二锥形轮,每个第二锥形轮内侧啮合连接第三锥形轮,左右两侧传动腔之间的打孔组件壁体内设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两端配合连接向外侧延伸第三转动轴,每个导槽内均设向外侧延伸设置的滑接钻头组件,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左右滑接钻头组件切换的传动工作。3.通过每个导槽内第一转动轴与导槽之间的导槽内底壁贯通设通槽,每个滑接钻头组件均包括远离导槽一侧的凹接槽,凹接槽内设上下延伸设置的转接轴,转接轴顶部延伸末端与凹接槽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转接轴底部延伸段贯穿凹接槽内底壁且转动配合连接,转接轴底部末端固定设向下延伸设置的钻头,钻头底部伸入通槽内且过渡配合连接,凹接槽内的转接轴上固定设第四锥形轮,左侧滑接钻头组件位于左侧导槽内的最底部位置,使左侧第四锥形轮与左侧第一锥形轮啮合连接,此时,左侧的钻头最大程度伸出打孔组件的底部端面外,右侧滑接钻头组件位于右侧导槽内的最顶部位置,使右侧第四锥形轮最大程度远离右侧第一锥形轮,此时,右侧的钻头完全位于打孔组件内,从而实现左右两侧的钻头自动控制切换工作。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带动钻头的切换以及传动工作,提高打孔的工作效率以及,运行稳定,精准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整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包括架体、横梁以及打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架体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顶部左右两侧的立柱,打孔组件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上方的打孔组件壁体内设有第二腔体,左右两侧的第一腔体内侧壁上均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导槽,每个导槽上方的打孔组件壁体内均设有传动腔,每个第一腔体远离导槽一侧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段贯穿第一腔体内顶壁并伸入第二腔体内,第一腔体底部的第一转动轴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一锥形轮,第二腔体内壁中央位置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第二转动轴上、下侧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设有上带轮和下带轮,上带轮右侧相对的右侧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带轮,下带轮左侧相对的左侧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带轮,每个导槽内均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调节螺纹杆,调节螺纹杆顶部延伸段贯穿导槽内壁且转动配合连接,调节螺纹杆顶部延伸末端伸入传动腔内且末端处固定有第二锥形轮,每个第二锥形轮内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锥形轮,左右两侧传动腔之间的打孔组件壁体内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两端配合连接有向外侧延伸第三转动轴,每个导槽内均设有向外侧延伸设置的滑接钻头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包括架体、横梁以及打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架体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顶部左右两侧的立柱,打孔组件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上方的打孔组件壁体内设有第二腔体,左右两侧的第一腔体内侧壁上均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导槽,每个导槽上方的打孔组件壁体内均设有传动腔,每个第一腔体远离导槽一侧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段贯穿第一腔体内顶壁并伸入第二腔体内,第一腔体底部的第一转动轴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一锥形轮,第二腔体内壁中央位置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第二转动轴上、下侧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设有上带轮和下带轮,上带轮右侧相对的右侧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带轮,下带轮左侧相对的左侧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带轮,每个导槽内均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调节螺纹杆,调节螺纹杆顶部延伸段贯穿导槽内壁且转动配合连接,调节螺纹杆顶部延伸末端伸入传动腔内且末端处固定有第二锥形轮,每个第二锥形轮内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锥形轮,左右两侧传动腔之间的打孔组件壁体内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两端配合连接有向外侧延伸第三转动轴,每个导槽内均设有向外侧延伸设置的滑接钻头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与所述第二腔体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二腔体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带轮与右侧所述第一转动轴之间以及所述下带轮与左侧所述第一转动轴之间均设有传动皮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腔体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端与所述第一腔体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切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所述立柱相对侧的端面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滑接槽,所述升降滑接槽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螺纹杆顶部与所述升降滑接槽内顶壁转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智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