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肠胃病人手术后康复的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702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肠胃病人手术后康复的护理装置,用于解决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并提高手术后卧床病人舒适感的技术问题。包括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护理床装置和控制系统;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包括支撑架、曲轴机构和底垫机构;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护理床装置的两侧设有卡凸,所述的卡凸卡接在卡槽内;所述的曲轴机构包括变频电机、曲轴、活塞和限位套筒板;所述的底垫机构包括多个并列布置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位于相应活塞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病人的自理能力,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Nursing device suitable for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after operation

The invention aims to provide a nursing device suitable for rehabilitation after ope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and is used for solving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improving the self-care ability of the patient and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the bedridden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Including automatic massage device, anti bedsore nursing bed device and control system; automatic anti bedsore massa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the crank mechanism and cushion mechanism; on both sides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groove, both sides of the nursing bed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convex convex, the card is clamped in the clamping groove; crankshaft mechanism comprises a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crankshaft, piston and the limiting sleeve plate; the cush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support plates, each supporting plate is located above the corresponding piston;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contribut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肠胃病人手术后康复的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床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肠胃病人手术后康复的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肠胃疾病。现在医疗手段中,通过手术时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措施。手术后的病人,需要在病床上卧床治疗。由于受手术创口的影响,卧床病人在床上不方便移动,需要家人或医疗人员看护,一人患病,需要多人照看。另外,由于长期一个姿势,病人的身体局部受到长期压迫,有可能会受到损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肠胃病人手术后康复的护理装置,用于解决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并提高手术后卧床病人舒适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肠胃病人手术后康复的护理装置,包括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护理床装置和控制系统;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包括支撑架、曲轴机构和底垫机构;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护理床装置的两侧设有卡凸,所述的卡凸卡接在卡槽内;所述的曲轴机构包括变频电机、曲轴、活塞和限位套筒板;变频电机安装在支撑架的一端,曲轴的一端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的限位套筒板安装在所述曲轴的上方,限位套筒板的两端安装在支撑架上,限位套筒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套筒,每个套筒与曲轴上的连杆轴颈对应设置;所述活塞包括多个,活塞的上部可滑动的套装在所述的套筒内,活塞的上端设有上永磁体,活塞的下端铰接在所述的连杆轴颈上;所述的底垫机构包括多个并列布置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位于相应活塞的上方;支撑板的下端设有下永磁体,下永磁体与所述的上永磁体磁极相同,相对安装;所述的变频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优选的,所述的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设有吹风机构,吹风机构安装在支撑架上并位于底垫机构的一侧,吹风机构包括风机以及与风机连接的吹风管,吹风管上设有多个吹风口,吹风口与相应的所述支撑板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边分别通过橡胶片与两侧相邻的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吹风口上设有电控阀门;所述的湿度传感器与电控阀门分别与所述的控制系统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护理床装置包括床体、床板机构和驱动机构;床板机构包括床板以及安装在床板底部的回转轴,回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床体上;所述的驱动机构安装在床板下方的一侧,包括步进电机、转盘和驱动连杆;步进电机安装在床体上,转盘安装在步进电机的转轴上,驱动连杆的下端与转盘偏心铰接,驱动连杆的上端与床板的底端铰接;所述的步进电机与所述的控制系统连接。优选的,所述床体上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的控制系统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无线操控板和无线接收器,所述的无线操控板与所述的无线接收器无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所述的无线接收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利用设置的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和智能护理床装置,不仅能够防止卧床病人身体局部长期受到压迫情况的发生,而且可以实现病人在床上的侧翻,有助于病人的康复。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不仅能够按摩功效,而且能够防止褥疮的产生;其中设置的吹风机构,能够保持人体与装置接触区域的干爽,进一步提高了卧床病人的舒适度。3、本专利技术中的智能护理床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倾斜,并且设有排便机构,提高了病人的自理能力,可以减轻看护人员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板与活塞配合处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智能护理床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智能护理床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9为图7中A-A方向剖视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曲轴机构;3.吹风机构;4.底垫机构;5.床体机构;6.床板机构;7.驱动机构;8.排泄机构;9.报警装置;21.变频电机;22.曲轴;23.活塞;231.上永磁体;24.限位套筒板;241.套筒;31.风机;32.吹风管;33.吹风口;34.电动阀门;35.湿度传感器;41.支撑板;411.下永磁体;42.橡胶片;43.排便口;431.条形板;432.外滑槽;433.内滑槽;434.滑动卡板;44.海绵垫片;51.床头支架;52.床尾支架;53.连扳;54.横梁;61.床板;62.回转轴;63.固定凸沿;64.排泄孔;65.安全弹簧;71.驱动安装架;72.步进变频电机;73.转盘;74.驱动连杆;81.清理槽;82.清理板;83.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肠胃病人手术后康复的护理装置,主要用于改善手术后病人卧床治疗的舒适度,加快病人的康复,包括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智能护理床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主要用于对卧床病人机体的按摩,并防止由于长期卧床褥疮的发生,包括支撑架1、曲轴机构2、吹风机构3和底垫机构4,所述的支撑架1主要对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支撑架1的两侧设有卡槽,支撑架1通过卡槽卡接在床体的床板两侧的边框上,卡槽上设有螺孔,支撑架1可通过螺钉进一步固定在床体上;如图2所示,所述曲轴机构2纵向安装在支撑架1上,用于驱动底垫机构4上相邻部分的交替上下起伏,以实现底垫机构4与人体的间隔接触,实现对人体的按摩以及防褥疮情况的产生,包括变频电机21、曲轴22、活塞23和限位套筒板24;所述变频电机21安装在支撑架1的一端,变频电机21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根据具体情况实现不同频率的转动;所述曲轴22的一端与变频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1上,所述的曲轴22包括主轴颈和连杆轴颈;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限位套筒板24安装在所述曲轴22的上方,限位套筒板24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的两端,限位套筒板24上均匀设有多个套筒241,所述的套筒241上、下连通,每个套筒241与曲轴22上的连杆轴颈对应设置;所述活塞23包括多个,活塞23可滑动的套装在所述的套筒241内,套筒241主要用于限制活塞的径向位移,即,活塞23只可以沿套筒241上、下移动;活塞23的上端设有上永磁体231,活塞23的下端铰接有连杆,连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的连杆轴颈上;当曲轴22转动时,相邻的两个活塞23交替上、下移动;如图2和图4所示,可以选择的,所述的底垫机构4的两端通过弹性连接件,如金属弹力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上,两端也可以不与支撑架1连接,并位于所述曲轴机构2的上方,包括多个并列平行布置的支撑板41,每个支撑板41位于对应活塞23的上方;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支撑板41采用长条状结构,支撑板41的两边分别通过橡胶片42与两侧相邻的支撑板41连接,支撑板42本身可采用硬质材料,本身具有一定质量;支撑板41的上端面设有海绵垫片44以提高与人体接触时的柔性,支撑板41的下端设有下永磁体411,所述的下永磁铁411与下方对应所述活塞23的上端的上永磁铁231同极相对安装设置,因此,在磁力作用下,底垫机构4悬浮在曲柄机构2的上方;随着活塞23的上下起伏,支撑板41将被间隔顶起;如图3所示,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肠胃病人手术后康复的护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肠胃病人手术后康复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护理床装置和控制系统;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包括支撑架、曲轴机构和底垫机构;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护理床装置的两侧设有卡凸,所述的卡凸卡接在卡槽内;所述的曲轴机构包括变频电机、曲轴、活塞和限位套筒板;变频电机安装在支撑架的一端,曲轴的一端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的限位套筒板安装在所述曲轴的上方,限位套筒板的两端安装在支撑架上,限位套筒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套筒,每个套筒与曲轴上的连杆轴颈对应设置;所述活塞包括多个,活塞的上部可滑动的套装在所述的套筒内,活塞的上端设有上永磁体,活塞的下端铰接在所述的连杆轴颈上;所述的底垫机构包括多个并列布置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位于相应活塞的上方;支撑板的下端设有下永磁体,下永磁体与所述的上永磁体磁极相同,相对安装;所述的变频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肠胃病人手术后康复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护理床装置和控制系统;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包括支撑架、曲轴机构和底垫机构;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护理床装置的两侧设有卡凸,所述的卡凸卡接在卡槽内;所述的曲轴机构包括变频电机、曲轴、活塞和限位套筒板;变频电机安装在支撑架的一端,曲轴的一端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的限位套筒板安装在所述曲轴的上方,限位套筒板的两端安装在支撑架上,限位套筒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套筒,每个套筒与曲轴上的连杆轴颈对应设置;所述活塞包括多个,活塞的上部可滑动的套装在所述的套筒内,活塞的上端设有上永磁体,活塞的下端铰接在所述的连杆轴颈上;所述的底垫机构包括多个并列布置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位于相应活塞的上方;支撑板的下端设有下永磁体,下永磁体与所述的上永磁体磁极相同,相对安装;所述的变频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肠胃病人手术后康复的护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自动按摩防褥疮装置设有吹风机构,吹风机构安装在支撑架上并位于底垫机构的一侧,吹风机构包括风机以及与风机连接的吹风管,吹风管上设有多个吹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波周士诚李乐平靖昌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