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介峰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充气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863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充气伞,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伞面、收缩带、背带和腰带,所述充气伞面中间设有开缝,该开缝上设有防水拉链,所述收缩带和背带各设有两条,收缩带的一端连接充气伞面底部,所述背带呈环形设置于收缩带上,所述腰带与两条收缩带交叉连接。伞面采用充气式,便于收纳,节省空间,背带式设计,无需手持雨伞,在防雨的同时能够解放双手进行其他操作,使用便捷,将伞面中间的防雨拉链拉开,可以作为救生圈使用,成为紧急情况的下的救生工具,还可以临时作为坐垫使用。

Multifunctional inflatable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daily necessities,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functional inflatable umbrella which comprises an umbrella surface, inflatable contraction belt, straps and belts, the inflatable umbrella middle slot, the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proof zipper, the contraction bel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wo, with the end of contraction connected with an umbrella surface at the bottom of the annular strap is arranged on the contraction belt, cross connect with the belt and two contraction. Inflatable umbrella, with convenient storage, save space, strap design, without holding an umbrella in the rain, at the same time can liberate your hands for other operation, easy to use, the rainproof zipper is arranged at the middle of an open, can be used as a life buoy, becomes an emergency under the rescue tools, you can also temporarily as a cushio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充气伞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功能充气伞。
技术介绍
雨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雨工具,现有雨伞占用体积较大,特别是对于女士而言,要将雨伞装入包内不是很方便;如遇到夜间下雨,我们不仅要手拿着伞,还要拿着手电筒,很不方便。为解决该问题,授权公开号为授权公告号CN203040954U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充气雨伞,其包括均由双层塑料密封制成的伞面、伞骨以及撑杆,所述伞面、伞骨以及撑杆相互连通,所述撑杆底部设置有一进气口,该进气口与一塞子嵌入密封连接,所述伞面以及撑杆外表面上均涂有一层夜光层。该技术专利提供的充气雨伞虽然占用体积小,但是功能性单一,而且使用时需要手持手柄,不便于在打伞的同时进行其他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兼具雨伞、救生圈和坐垫功能的多功能充气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充气伞,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伞面、收缩带、背带和腰带,所述充气伞面中间设有开缝,该开缝上设有防水拉链,所述收缩带和背带各设有两条,收缩带的一端连接充气伞面底部,所述背带呈环形设置于收缩带上,所述腰带与两条收缩带交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充气伞面分为两层相互叠加的密封的充气层,每层的充气层对应设置有一个充气口。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充气口上连接有一条充气管,该充气管的端部设有充气阀。进一步的,所述的每条收缩带包括软管、钢丝、收丝盒,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充气伞面底部、另一端连接收丝盒,所述钢丝设置于软管内,钢丝的一端连接充气伞面底部、另一端连接收丝盒。进一步的,所述收丝盒包括盒体、枢设于盒体内的转轴和与转轴连接的手柄,所述钢丝的一端连接转轴。进一步的,所述的每条收缩带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软管和钢丝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腰带端部上设有卡扣。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充气伞有益效果如下:一、伞面采用充气式,便于收纳,节省空间,设有背带,无需手持雨伞,在防雨的同时能够解放双手进行其他操作,使用便捷。二、将伞面中间的防雨拉链拉开,可以作为救生圈使用,成为紧急情况的下的救生工具。三、可以临时作为坐垫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充气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充气伞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充气伞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充气伞,包括充气伞面1、收缩带2、背带3和腰带4。充气伞面1由柔性塑料或硅胶材料制成,充气伞面1中间设有一条开缝,该开缝上设有防水拉链11,当防水拉链11拉合时能够防止雨水渗透,充气伞面1分为两层相互叠加的密封的充气层,每层的充气层对应设置有一个充气口,每个充气口上连接有一条充气管12,该充气管12的端部设有充气阀13。收缩带2和背带3各设有两条,两条收缩带2间隔设置于充气伞面1上,收缩带2的一端连接于充气伞面1底部,每条收缩带2包括软管21、钢丝22、收丝盒23和弹簧,软管21的一端连接充气伞面1底部、另一端连接收丝盒23,钢丝22设置于软管21内沿软管21布置,钢丝22的一端连接充气伞面1底部、另一端连接收丝盒23,收丝盒23包括盒体、枢设于盒体内的转轴和与转轴连接的手柄,钢丝22的另一端连接转轴并缠绕于转轴上,弹簧设置于软管21和钢丝22之间,背带3呈环形设置于收缩带2上,腰带4与两条收缩带2交叉连接,腰带4端部上设有卡扣。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充气伞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充气阀14往充气伞面1的两个充气层充气,并使防水拉链11处于闭合状态,人手穿过背带3将多功能充气伞背于背部,并通过卡扣将腰带4扣紧于腰部。不使用的状态下,通过充气阀14给充气伞面1排气,转动收丝盒23的手柄,卷绕钢丝22,进而压缩弹簧同时带动软管21收缩。拉开防水拉链11,本多功能充气伞可以作为救生圈使用,此外本多功能充气伞充气状态下还可以临时作为坐垫使用。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充气伞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充气伞,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伞面、收缩带、背带和腰带,所述充气伞面中间设有开缝,该开缝上设有防水拉链,所述收缩带和背带各设有两条,收缩带的一端连接充气伞面底部,所述背带呈环形设置于收缩带上,所述腰带与两条收缩带交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充气伞,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伞面、收缩带、背带和腰带,所述充气伞面中间设有开缝,该开缝上设有防水拉链,所述收缩带和背带各设有两条,收缩带的一端连接充气伞面底部,所述背带呈环形设置于收缩带上,所述腰带与两条收缩带交叉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充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伞面分为两层相互叠加的密封的充气层,每层的充气层对应设置有一个充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充气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充气口上连接有一条充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介峰
申请(专利权)人:陈介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