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8143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嫁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种子处理,S2、砧木培养,S3、接穗培养,S4、嫁接,S5、嫁接后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澳洲坚果种子在播种前进行低温处理,种子发芽长至茎粗0.3~0.5cm作为砧木,利用生产接穗的母本生产的未木质化的枝条作接穗,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嫁接后控制温湿度、并施肥,提高了澳洲坚果的嫁接成活率;种子发芽长至茎粗0.3~0.5cm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嫁接成活后直接进行育苗,缩短了育苗时间。

A method of grafting macadamia nut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grafting of macadamia nu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seed treatment, S2, S3, scion rootstock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S4, grafting, S5, management after grafting. The invention of Macadamia seeds in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 before sowing, seed germination to stem diameter of 0.3 ~ 0.5cm as rootstock, scion production produced by female non lignified branches as scion, grafting rootstock and scion with plant growth regulator treatment, graft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fertilization. Grafting of Macadamia; seed germination to stem diameter of 0.3 ~ 0.5cm as rootstock, grafting, grafting after direct seeding, shorten the breedi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嫁接
,具体涉及一种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
技术介绍
澳洲坚果(MacadamiaternifoliaF.Muell)是山龙眼科澳洲坚果属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与新南威尔斯洲的亚热带雨林,19世纪由美国人引人夏威夷,在20世纪20-30年代才驯化成为经济栽培的果树,60-70年代开始引进中国试种。由于其经济价值高,全世界近年发展较快。目前,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贵州及重庆等地区均有种植。澳洲坚果的繁殖一般采用嫁接方法。传统的嫁接技术繁育澳洲坚果苗其成活率低,仅有15~50%。申请公布日为2014年9月10日,申请公布号为CN10402584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澳洲坚果苗秋季嫁接技术,采用通过环剥木质化的作为接穗,砧木用正常生长10个月以上的营养袋苗,采用切接法嫁接。该方法比普通嫁接成活率提高10~15%,但是该方法需要正常生长10个月以上的营养袋苗,延长了育苗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用以提高澳洲坚果的嫁接成活率、缩短育苗时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种子处理:种子先用升汞溶液消毒,再用酒精消毒,然后置于-20~-18℃的环境下冷冻15~30天,冷冻后的种子置4℃环境下5~10天;S2、砧木培养:将处理后的种子置室温下8~12小时,然后用50~60℃的水浸泡24~36小时,将种子放入沙土盘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催芽,种子裂口后,将种子裂口向下播种至育苗杯中,浇透水,将育苗杯放入温室大棚中进行培养,培养至茎粗0.3~0.5cm作为砧木;S3、接穗培养:选择品种优良的澳洲坚果两至三年生苗作生产接穗的母本,将主枝的顶芽剪除,促进腋芽萌发;开始发芽后,向生产接穗的母本根部施尿素,3天施一次,一次施20g/株,连施5次;腋芽萌发后向生产接穗的母本喷施1~5mg/L的赤霉素溶液;腋芽萌发的未木质化枝条长至5~8cm时用作接穗;S4、嫁接:将接穗剪成3~5cm,根部削成楔形,将接穗置于0.1g/L的升汞溶液中30~60s,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再将接穗置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将砧木在离地5~7cm处截断,沿髓心纵切一刀,使嫁接口呈“V”型,在嫁接口喷洒0.1g/L的升汞溶液,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再在嫁接口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将接穗插入嫁接口,然后用薄膜捆绑;S5、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嫁接苗置于温室大棚内;嫁接后前5天,白天控制温度为18~20℃、湿度为50~80%,夜晚温度为10~15℃、湿度为40~60%;嫁接后6~10天,白天控制温度为20~25℃、湿度为50~80%,夜晚温度为15~18℃、湿度为40~60%;嫁接后对嫁接苗施化肥;嫁接15天后检查成活率。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中,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吲哚丁酸、胺鲜酯、萘乙酸钠和6-苄基氨基嘌呤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中,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化肥为硝酸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氯化钙和硼酸,其重量比为硝酸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氯化钙:硼酸=6:3:3:4:2:1:0.5:2。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中,优选地,所述S5中所述化肥为尿素、氯化钾、氯化镁和硼酸,其重量比为尿素:氯化钾:氯化镁:硼酸=5:2:2:3。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接穗上有1~3个芽。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生产接穗的母本在温室大棚中培育。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嫁接的时间为3~5月或8~10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澳洲坚果种子在播种前进行低温处理,种子发芽长至茎粗0.3~0.5cm作为砧木,利用生产接穗的母本生产的未木质化的枝条作接穗,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嫁接后控制温湿度、并施肥,提高了澳洲坚果的嫁接成活率;种子发芽长至茎粗0.3~0.5cm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嫁接成活后直接进行育苗,缩短了育苗时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步骤如下:S1、种子处理:种子先用升汞溶液消毒,再用酒精消毒,然后置于-20~-18℃的环境下冷冻30天,冷冻后的种子置4℃环境下5天;S2、砧木培养:将处理后的种子置室温下8小时,然后用50~60℃的水浸泡24小时,将种子放入沙土盘中,置于28~30℃的恒温培养箱中催芽,种子裂口后,将种子裂口向下播种至育苗杯中,浇透水,将育苗杯放入温室大棚中进行培养,培养至茎粗0.3~0.5cm作为砧木;S3、接穗培养:选择品种优良的澳洲坚果两至三年生苗作生产接穗的母本,将主枝的顶芽剪除,促进腋芽萌发;开始发芽后,向生产接穗的母本根部施尿素,3天施一次,一次施20g/株,连施5次;腋芽萌发后向生产接穗的母本喷施1~5mg/L的赤霉素溶液;腋芽萌发的未木质化枝条长至5~8cm时用作接穗;该生产接穗的母本培育在温室大棚内;S4、嫁接:将接穗剪成3~5cm,接穗上留1~3个芽,接穗根部削成楔形,将接穗置于0.1g/L的升汞溶液中30~60s,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再将接穗置于1g/L的胺鲜酯溶液中;将砧木在离地5~7cm处截断,沿髓心纵切一刀,使嫁接口呈“V”型,在嫁接口喷洒0.1g/L的升汞溶液,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再在嫁接口喷洒1g/L的胺鲜酯溶液;将接穗插入嫁接口,然后用薄膜捆绑;S5、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嫁接苗置于温室大棚内;嫁接后的前5天,白天控制温度为18~20℃、湿度为50~80%,夜晚温度为10~15℃、湿度为40~60%;嫁接后6~10天,白天控制温度为20~25℃、湿度为50~80%,夜晚温度为15~18℃、湿度为40~60%;嫁接后对嫁接苗施化肥,该化肥的重量比为硝酸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锰:氯化钙:硼酸=6:3:3:4:2:1:0.5:2;嫁接15天后检查成活率。在本实施例中,嫁接时间选在4月。按本实施例的方法嫁接200株澳洲坚果,成活192株,成活率96%。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步骤如下:S1、种子处理:种子先用升汞溶液消毒,再用酒精消毒,然后置于-20~-18℃的环境下冷冻28天,冷冻后的种子置4℃环境下6天;S2、砧木培养:将处理后的种子置室温下10小时,然后用50~60℃的水浸泡24小时,将种子放入沙土盘中,置于28~30℃的恒温培养箱中催芽,种子裂口后,将种子裂口向下播种至育苗杯中,浇透水,将育苗杯放入温室大棚中进行培养,培养至茎粗0.3~0.5cm作为砧木;S3、接穗培养:选择品种优良的澳洲坚果两至三年生苗作生产接穗的母本,将主枝的顶芽剪除,促进腋芽萌发;开始发芽后,向生产接穗的母本根部施尿素,3天施一次,一次施20g/株,连施5次;腋芽萌发后向生产接穗的母本喷施1~5mg/L的赤霉素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种子处理:种子先用升汞溶液消毒,再用酒精消毒,然后置于‑20~‑18℃的环境下冷冻15~30天,冷冻后的种子置4℃环境下5~10天;S2、砧木培养:将处理后的种子置室温下8~12小时,然后用50~60℃的水浸泡24~36小时,将种子放入沙土盘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催芽,种子裂口后,将种子裂口向下播种至育苗杯中,浇透水,将育苗杯放入温室大棚中进行培养,培养至茎粗0.3~0.5cm作为砧木;S3、接穗培养:选择品种优良的澳洲坚果两至三年生苗作生产接穗的母本,将主枝的顶芽剪除,促进腋芽萌发;开始发芽后,向生产接穗的母本根部施尿素,3天施一次,一次施20g/株,连施5次;腋芽萌发后向生产接穗的母本喷施1~5mg/L的赤霉素溶液;腋芽萌发的未木质化枝条长至5~8cm时用作接穗;S4、嫁接:将接穗剪成3~5cm,根部削成楔形,将接穗置于0.1g/L的升汞溶液中30~60s,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再将接穗置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将砧木在离地5~7cm处截断,沿髓心纵切一刀,使嫁接口呈“V”型,在嫁接口喷洒0.1g/L的升汞溶液,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再在嫁接口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将接穗插入嫁接口,然后用薄膜捆绑;S5、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嫁接苗置于温室大棚内;嫁接后前5天,白天控制温度为18~20℃、湿度为50~80%,夜晚温度为10~15℃、湿度为40~60%;嫁接后6~10天,白天控制温度为20~25℃、湿度为50~80%,夜晚温度为15~18℃、湿度为40~60%;嫁接后对嫁接苗施化肥;嫁接15天后检查成活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澳洲坚果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种子处理:种子先用升汞溶液消毒,再用酒精消毒,然后置于-20~-18℃的环境下冷冻15~30天,冷冻后的种子置4℃环境下5~10天;S2、砧木培养:将处理后的种子置室温下8~12小时,然后用50~60℃的水浸泡24~36小时,将种子放入沙土盘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催芽,种子裂口后,将种子裂口向下播种至育苗杯中,浇透水,将育苗杯放入温室大棚中进行培养,培养至茎粗0.3~0.5cm作为砧木;S3、接穗培养:选择品种优良的澳洲坚果两至三年生苗作生产接穗的母本,将主枝的顶芽剪除,促进腋芽萌发;开始发芽后,向生产接穗的母本根部施尿素,3天施一次,一次施20g/株,连施5次;腋芽萌发后向生产接穗的母本喷施1~5mg/L的赤霉素溶液;腋芽萌发的未木质化枝条长至5~8cm时用作接穗;S4、嫁接:将接穗剪成3~5cm,根部削成楔形,将接穗置于0.1g/L的升汞溶液中30~60s,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再将接穗置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将砧木在离地5~7cm处截断,沿髓心纵切一刀,使嫁接口呈“V”型,在嫁接口喷洒0.1g/L的升汞溶液,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再在嫁接口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将接穗插入嫁接口,然后用薄膜捆绑;S5、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嫁接苗置于温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云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