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机可控外供电短路保护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充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机可控外供电短路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在车载充电体系中,有许多装置需要车载充电机提供供电。通常需供电装置与控制芯片不共地,且供电要求可关掉控制,这就要求进行隔离控制。由于车载充电机是对外供电,需进行短路测试,因此必须具有短路保护功能。传统短路保护如图1所示,当次边短路原边辅助供电无法为电源控制芯片供电,导致电源控制芯片的输入电压Vcc下降,到欠压点时,电源控制芯片停止工作。这时只能由母线Vbus经过电阻R为电容C充电,当电源控制芯片的输入电压Vcc达到开启点时,电源控制芯片重启。可见这种短路保护方式是依靠原边电源控制芯片不断重启进入打嗝保护。这种保护机制如果要减小器件短路应力,需要缩短电源控制芯片的工作时间,延长其打嗝时间。这就要求修改电阻R、电容C参数,电阻R需增大,而电容C则需一个合适值,因为电容C增大可以延长打嗝时间,但短路时电源控制芯片工作时间也会延长,如此以来,往往会造成电源开机时间过长,甚至可能造成低温无法启动。因此,为了兼顾其它性能,传统短路保护的响应速度往往过慢,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机可控外供电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隔离电路、驱动转换电路、开关管Q1、电平隔离转换电路、输入电压端Vin、输出电压正端Vo、功率地GND1、输出电压负端GND2、电平检测电路、CAN通信电路及控制板;所述驱动隔离电路的原边与所述驱动转换电路一端连接,所述驱动隔离电路次边与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接线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负端GND2,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接线端与所述功率地GND1连接;所述电平隔离转换电路的原边与所述输出电压正端Vo连接,所述输出电压正端Vo与所述输入电压端Vin连接,所述电平隔离转换电路的次边与所述电平检测电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机可控外供电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隔离电路、驱动转换电路、开关管Q1、电平隔离转换电路、输入电压端Vin、输出电压正端Vo、功率地GND1、输出电压负端GND2、电平检测电路、CAN通信电路及控制板;所述驱动隔离电路的原边与所述驱动转换电路一端连接,所述驱动隔离电路次边与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接线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负端GND2,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接线端与所述功率地GND1连接;所述电平隔离转换电路的原边与所述输出电压正端Vo连接,所述输出电压正端Vo与所述输入电压端Vin连接,所述电平隔离转换电路的次边与所述电平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驱动转换电路、所述电平检测电路、CAN通信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可控外供电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换电路包括电阻R5和开关管Q2;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2控制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驱动隔离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接线端与所述数字地Vss连接;其中,当所述开关管Q2选用双极型晶体管时,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分别为集电极、发射极;当所述开关管Q2选用场效应晶体管时,开关管Q2的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分别为漏极、源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机可控外供电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3、光耦OP1及电阻R2;所述电阻R3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盛如,莫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三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