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断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591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4:09
一种高分断继电器,它将动触点设在触点杠杆上,再利用杠杆原理使触点杠杆摆动,这样就可以将动、静触点的距离大幅拉大;另外,当要断开时,电磁线圈吸合后将触点杠杆摆动到离开死点位置时,在拉簧作用下快速动作,使动、静触点断开,这大大有利于灭弧,我们知道动、静触点之间断开后的距离、以及断开的反应时间是决定继电器分断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更合理,其分断能力高;另外,一旦触点杠杆过死点后,动、静触点压力由拉簧的弹簧力本身维持,不需电磁线圈的磁力,这就可以做到不需要控制电路的电源,也即是控制电路可以断电,但继电器仍然工作,从而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升,延长电磁线圈寿命,进而提高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分断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当前的继电器,断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磁铁吸合来带动触点断开,其结构比较简单,但分断能力较低;另一种是用磁铁引弧,但由于动、静触点之间距离较短,使其分断能力还是较低;与此同时,目前的继电器需要外接控制电源持续供电,才能保持负载电路接通,导致在使用时比较耗能,温度较高,降低了电磁线圈寿命,进而降低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合理、节约能源、使用寿命更长的高分断继电器,其可以在断开控制电源后,继电器仍然能保证负载电路接通,避免继电器的控制电源长期供电,减少温升。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高分断继电器,包括壳体,装在壳体外的接线端子和负载端子,装在壳体中的电磁线圈、接线端子连接板、负载端子连接板、触点杠杆组、以及栅片组,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板、负载端子连接板的下端从壳体伸出后分别与接线端子和负载端子连接;所述触点杠杆组包括拨动杠杆、触点杠杆和拉簧;所述拨动杠杆的中部通过摆动轴摆动连接在壳体中、上部与电磁线圈的推杆连接后由电磁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分断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分断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装在壳体(1)外的接线端子(2)和负载端子(3),装在壳体(1)中的电磁线圈(4)、接线端子连接板(5)、负载端子连接板(6)、触点杠杆组(7)、以及栅片组(8),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板(5)、负载端子连接板(6)的下端从壳体(1)伸出后分别与接线端子(2)和负载端子(3)连接;所述触点杠杆组(7)包括拨动杠杆(71)、触点杠杆(72)和拉簧(73);所述拨动杠杆(71)的中部通过摆动轴(74)摆动连接在壳体(1)中、上部与电磁线圈(4)的推杆连接后由电磁线圈(4)推拉拨动杠杆(71)左右摆动、下部与拉簧(73)一端连接;所述触点杠杆(72)上端的支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断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装在壳体(1)外的接线端子(2)和负载端子(3),装在壳体(1)中的电磁线圈(4)、接线端子连接板(5)、负载端子连接板(6)、触点杠杆组(7)、以及栅片组(8),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板(5)、负载端子连接板(6)的下端从壳体(1)伸出后分别与接线端子(2)和负载端子(3)连接;所述触点杠杆组(7)包括拨动杠杆(71)、触点杠杆(72)和拉簧(73);所述拨动杠杆(71)的中部通过摆动轴(74)摆动连接在壳体(1)中、上部与电磁线圈(4)的推杆连接后由电磁线圈(4)推拉拨动杠杆(71)左右摆动、下部与拉簧(73)一端连接;所述触点杠杆(72)上端的支点(721)顶在该负载端子连接板(6)的横板(61)上,中部与该拉簧(73)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触点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桂恒迈克﹒法沙诺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嘉灵开关制造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