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压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I形铁芯、工字形的骨架和E形铁芯,所述E形铁芯包括横柱及与横柱相连的两个侧柱,所述中柱设于两个侧柱之间的横柱上,所述中柱与侧柱平行,所述I形铁芯与侧柱顶触设置,所述骨架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柱体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平板、下平板,所述上平板和/或下平板中与I形铁芯平行的两边上开有齿槽;所述骨架的中空部分套设在E形铁芯的中柱上。本变压器层间、绕组间有效绝缘,使得本电压器绕线方式简单快捷,使用过程更加安全,实用性高,能适应不同电压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Transformer),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变压器的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线圈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其中初级线圈为接电源的绕组,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它可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最简单的铁心变压器由一个软磁材料做成的铁心及套在铁心上的两个匝数不等的线圈构成。其中,铁心的作用是加强两个线圈间的磁耦合。为了减少铁内涡流和磁滞损耗,铁心由涂漆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之间没有电的联系,线圈由绝缘铜线(或铝线)绕成。实际的变压器是很复杂的,不可避免地存在铜损(线圈电阻发热)、铁损(铁心发热)和漏磁(经空气闭合的磁感应线)等,而理想的变压器成立的条件是:忽略漏磁通,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忽略铁心的损耗,忽略空载电流(副线圈开路原线圈线圈中的电流)。例如电力变压器在满载运行时(副线圈输出额定功率)即接近理想变压器情况。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静止用电器。当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时,铁心中便产生交变磁通。作为变压器的一种,EI型控制变压器,是按照铁心形状来定义的,因为EI变压器的铁芯是由“E”型铁芯和“I”型铁芯叠加起来的,体积大、损耗也大,变压器的铁芯采用的硅钢片磁致伸缩会引起振动,硅钢片接缝处磁漏引起铁芯振动、绕组振动,发出噪声;整个“E”型铁芯为一整块,相当于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导体,电路又短,其电阻值非常的小,虽然感应的电压并不高,但电流却很大,这样产生了极大的涡流(环流)损耗,会导致金属快速升温,会将铁芯局部熔化;变压器与外来的导线连接,会从导线中传来雷电波,对变压器绝缘造成破坏。在变压器入口装设了避雷器,但是还是会有残压进入变压器,因此要求变压器能够承受一定的雷电冲击电压,被避雷器截波后的电压波形频率很高,因此,传统的EI型变压器抗雷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变压器稳定性不高、供电可靠性不够的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变压器。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控制变压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I形铁芯、工字形的骨架和E形铁芯,所述E形铁芯包括横柱及与横柱相连的两个侧柱,所述中柱设于两个侧柱之间的横柱上,所述中柱与侧柱平行,所述I形铁芯与侧柱顶触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柱体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平板、下平板,所述上平板和/或下平板中与I形铁芯平行的两边上开有齿槽;所述骨架的中空部分套设在E形铁芯的中柱上。进一步,所述I形铁芯由若干I形硅钢片叠加而成,所述I形硅钢片的两个端部分别开有第一通孔,上螺栓穿过第一通孔;所述E形铁芯由若干E形硅钢片叠加而成,所述侧柱与横柱相连处开有第二通孔,下螺栓穿过第二通孔。更进一步,所述上平板开有齿槽的两边,一边为初级引线侧,另一边为次级引线侧,所述上螺栓的头部设于初级引线侧,所述上螺栓的头部与I形铁芯之间设有地焊片,所述地焊片的头部朝下。更进一步,还包括两根夹条,所述夹条设于所述I形铁芯的同一侧的两个上螺栓之间。更进一步,所述每根夹条上设有至少1个接线盒。更进一步,所述E形铁芯同一侧面上的两个下螺栓之间设有支架。更进一步,所述齿槽的底部为圆弧形,形成齿槽的梳齿端部为圆弧状。圆弧结构能避免划伤线圈,提高线圈使用的寿命及变压器的变电压效果。进一步,所述上平板和/或下平板开有齿槽的边上设有主加强筋,所述主加强筋设于上平板和/或下平板的外表面位于齿槽的根部一侧,且长度小于或等于平板边缘长度。更进一步,形成齿槽的任意两个梳齿的上表面设有副加强筋,所述副加强筋的端部与主加强筋相接。更进一步,所述副加强筋为三角形,位于梳齿的端部一侧的高度低于靠近主加强筋的高度。进一步,上螺栓穿过I形铁芯后用上螺母固定,下螺栓穿过E形铁芯后用下螺母固定,上螺栓与I形铁芯之间、下螺母与E形铁芯之间都设置有第一垫片;I形铁芯与上螺母之间、E形铁芯与下螺母之间设有第二垫片。第一垫片或者第二垫片的设置有效缓冲了硅钢片的振动,减少噪音的产生。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垫片包括由螺栓头部朝向螺栓尾部方向依次设置的胶木垫圈、平垫。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垫片包括由螺栓头部朝向螺栓尾部方向依次设置的胶木垫圈、平垫、弹性垫圈。一种上述控制变压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初级绕设,将第一漆包线的线头用黄蜡套管套好,线头设置在工字形骨架上部的初级组一侧的1柱上;第一漆包线绕工字形骨架的柱体绕设N1(N1为整数)圈后,抽头套设黄蜡套管后引出到初级组一侧的2柱上;第一漆包线继续缠绕工字形骨架的柱体绕设N2(N2为整数)圈后,抽头套设黄蜡套管后引出到初级组一侧的3柱上;第一漆包线继续缠绕工字形骨架的柱体绕设N3(N3为整数)圈后,抽头套设黄蜡套管后引出到初级组一侧的4柱上;第一漆包线继续缠绕工字形骨架的柱体绕设N4(N4为整数)圈后,抽头套设黄蜡套管后引出到初级组一侧的5柱上;第一漆包线继续缠绕工字形骨架的柱体绕设N5(N5为整数)圈后,第一漆包线的尾部套设黄蜡套管后引出到初级组一侧的6柱;其中,N1>N2>N3>N4>N5;2)在初级绕组外周上裹至少一层绝缘胶带、至少一层绝缘聚脂薄膜、至少一层DMD绝缘纸;3)第一次级绕设,将第二漆包线的线头用黄蜡套管套好,线头设置在工字形骨架上部的初级组一侧的7柱上;用第二漆包线绕工字形骨架的柱体绕设N6(N6为整数)圈后,抽头套设黄蜡套管后引出到次级租一侧的8柱上;用第二漆包线绕工字形骨架的柱体绕设N7(N7为整数)圈后,线尾套设黄蜡套管后引出到次级租一侧的9柱上;其中,N1>N6>N7;4)将第一次级的第二漆包线绕组外周上包裹至少一层绝缘胶带、至少一层DMD绝缘纸;5)第二次级绕设,将第三漆包线的线头用黄蜡套管套好,线头设置在工字形骨架上部的次级组一侧的10柱上;用第三漆包线绕工字形骨架的柱体绕设N8(N8为整数)圈后,线尾套设黄蜡套管后引出到次级租一侧的11柱上;其中,N1>N8;6)将第二次级的第三漆包线绕组外周上包裹至少一层绝缘胶带、至少一层DMD绝缘纸;7)将骨架柱体外周再包裹一层绝缘胶带,将骨架柱体的中空部分穿过E形铁芯的中柱,I形铁芯、工字形的骨架和E形铁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8)I形铁芯为若干片I形硅钢片叠加而成,I形硅钢片两端都开设有第一通孔,上螺栓穿过该第一通孔固定所有的I形硅钢片,夹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在两个上螺栓的同一侧上;9)E形铁芯为若干片E形硅钢片叠加而成,E形硅钢片两端都开设有第二通孔,下螺栓穿过该第一通孔固定所有的E形硅钢片,支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在两个下螺栓的同一侧上;10)在初级绕组的线头位置的第一螺柱头部与I形铁芯之间设有焊片头朝下的地焊片;11)在初级、次级所在侧的夹条上分别设置用于线头、抽头、线尾连接的接线盒。更进一步,所述步骤2)和步骤4)中的DMD绝缘纸为透明绝缘纸,步骤6)中的DMD绝缘纸为黑色绝缘纸。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变压器采用多个E形、I形硅钢片叠加,体积小,损耗小;2在体积大小固定情况下,可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控制变压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I形铁芯、工字形的骨架和E形铁芯,所述E形铁芯包括横柱及与横柱相连的两个侧柱,所述中柱设于两个侧柱之间的横柱上,所述中柱与侧柱平行,所述I形铁芯与侧柱顶触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柱体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平板、下平板,所述上平板和/或下平板中与I形铁芯平行的两边上开有齿槽;所述骨架的中空部分套设在E形铁芯的中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控制变压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I形铁芯、工字形的骨架和E形铁芯,所述E形铁芯包括横柱及与横柱相连的两个侧柱,所述中柱设于两个侧柱之间的横柱上,所述中柱与侧柱平行,所述I形铁芯与侧柱顶触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柱体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平板、下平板,所述上平板和/或下平板中与I形铁芯平行的两边上开有齿槽;所述骨架的中空部分套设在E形铁芯的中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I形铁芯由若干I形硅钢片叠加而成,所述I形硅钢片的两个端部分别开有第一通孔,上螺栓穿过第一通孔;所述E形铁芯由若干E形硅钢片叠加而成,所述侧柱与横柱相连处开有第二通孔,下螺栓穿过第二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板开有齿槽的两边,一边为初级引线侧,另一边为次级引线侧,所述上螺栓的头部设于初级引线侧,所述上螺栓的头部与I形铁芯之间设有地焊片,所述地焊片的头部朝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爱根,马跃中,张纪锋,叶佳平,胡峥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埃能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