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571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体、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充电器卡槽、USB接口卡槽、第一线圈盒、第二线圈盒、线圈盒卡槽、第一皮线、弹簧片盒、弹簧片、皮带头、皮带孔和第二皮线,所述移动电源体的一侧安装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安装所述第一线圈盒,所述第一线圈盒内设置有所述第一皮线,所述第一皮线连接所述弹簧片盒内的所述弹簧片,所述移动电源体的另一侧安装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安装所述第二线圈盒。该装置解决但现有的移动电源,在行走时候使用,往往需要一只手拿着,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感觉累赘的问题。

Portable mobile power supp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mobile power, mobile power supply, including the first card slot, second slot, charger card slot, USB card slot, the first coil and the second coil box box, coil box slot, the first spring spring, flex, cassette, belt head, a belt hole and second Flexer that side of the mobile power of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first slot, the first card is mounted in the groove of the first coil box, the first coil box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line, the first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ring in the spring box,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bile power supply install the second slot, the second slot is installed in the second coil box.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mobile power supply, when used in walking, often needs to be held by one hand, which is inconvenient to use and feels cumberso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属于数码用具领域。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较少见)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移动电源的工艺性是指产品的外观设计参入了消费者的大众或者小众的审美观。作为随身携带且具有一定功用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很注重其外观的美观性,所以主流厂商不仅在加大电池电源管理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在加大符合消费者审美观的产品外观的研发。但现有的移动电源,在行走时候使用,往往需要一只手拿着,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感觉累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的现有的移动电源,在行走时候使用,往往需要一只手拿着,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感觉累赘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体、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充电器卡槽、USB接口卡槽、第一线圈盒、第二线圈盒、线圈盒卡槽、第一皮线、弹簧片盒、弹簧片、皮带头、皮带孔和第二皮线,所述移动电源体的一侧安装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安装所述第一线圈盒,所述第一线圈盒内设置有所述第一皮线,所述第一皮线连接所述弹簧片盒内的所述弹簧片,所述移动电源体的另一侧安装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安装所述第二线圈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皮线顶端设置所述皮带头,所述第二皮线表面设置所述皮带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电源体的另一侧设置所述充电器卡槽和所述USB接口卡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皮带头上的针扣直径为5.0mm~5.5mm,所述皮带孔的直径为4.8mm~5.3mm。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一线圈盒和第二线圈盒内的第一皮线和第二皮线,可以伸长出来;通过弹簧片,有利于第一皮线和第二皮线的收缩;通过皮带头和皮带孔,有利于第一皮线和第二皮线的连接,并固定到手臂上。本技术设计合理、便于携带,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线圈盒结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皮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皮线结构示意图;图中:1、移动电源体;2、第一卡槽;3、第二卡槽;4、充电器卡槽;5、USB接口卡槽;6、第一线圈盒;7、第二线圈盒;8、线圈盒卡槽;9、第一皮线;10、弹簧片盒;11、弹簧片;12、皮带头;13、皮带孔;14、第二皮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体1、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充电器卡槽4、USB接口卡槽5、第一线圈盒6、第二线圈盒7、线圈盒卡槽8、第一皮线9、弹簧片盒10、弹簧片11、皮带头12、皮带孔13和第二皮线14,移动电源体1的一侧安装第一卡槽2,第一卡槽2内安装第一线圈盒6,第一线圈盒6内设置有第一皮线9,第一皮线9连接弹簧片盒10内的弹簧片11,移动电源体1的另一侧安装第二卡槽3,第二卡槽3内安装第二线圈盒7。第一皮线9顶端设置皮带头12,第二皮线14表面设置皮带孔13。有利于第一皮线9与第二皮线14的连接。移动电源体1的另一侧设置充电器卡槽4和USB接口卡槽5。有利于移动电源的充电和对移动设备的充电。皮带头12上的针扣直径为5.0mm~5.5mm,皮带孔13的直径为4.8mm~5.3mm。有利于皮带头12和皮带孔13结合更加紧密。具体原理:该装置是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使用该装置时,有力将第一皮线9扯出,第一皮线9的转动带动弹簧片12的转动,有利于第一皮线9的收缩;同理将第二皮线14扯出,选择合适的位置,绑在手臂上,将皮带头12上的针扣扣入皮带孔13上,便于更好的固定在手臂上;将USB线一头插在USB接口卡槽5内,另一头插在移动设备上,这样就可以一只手拿移动设备也可以完成充电的功能。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第一线圈盒和第二线圈盒内的第一皮线和第二皮线,可以伸长出来;通过弹簧片,有利于第一皮线和第二皮线的收缩;通过皮带头和皮带孔,有利于第一皮线和第二皮线的连接,并固定到手臂上。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体(1)、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充电器卡槽(4)、USB接口卡槽(5)、第一线圈盒(6)、第二线圈盒(7)、线圈盒卡槽(8)、第一皮线(9)、弹簧片盒(10)、弹簧片(11)、皮带头(12)、皮带孔(13)和第二皮线(1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体(1)的一侧安装所述第一卡槽(2),所述第一卡槽(2)内安装所述第一线圈盒(6),所述第一线圈盒(6)内设置有所述第一皮线(9),所述第一皮线(9)连接所述弹簧片盒(10)内的所述弹簧片(11),所述移动电源体(1)的另一侧安装所述第二卡槽(3),所述第二卡槽(3)内安装所述第二线圈盒(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体(1)、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充电器卡槽(4)、USB接口卡槽(5)、第一线圈盒(6)、第二线圈盒(7)、线圈盒卡槽(8)、第一皮线(9)、弹簧片盒(10)、弹簧片(11)、皮带头(12)、皮带孔(13)和第二皮线(1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体(1)的一侧安装所述第一卡槽(2),所述第一卡槽(2)内安装所述第一线圈盒(6),所述第一线圈盒(6)内设置有所述第一皮线(9),所述第一皮线(9)连接所述弹簧片盒(10)内的所述弹簧片(11),所述移动电源体(1)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朗能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