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智能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567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低压智能电容器,包括上夹持体、下夹持体、螺纹接线柱、单股导线、绝缘瓷瓶、电容器箱壳、电容器安装框架和螺母;绝缘瓷瓶上设置有接线结构,接线结构连接单股导线;该接线结构还包括上夹持弹簧片、下夹持弹簧片和螺旋压缩弹簧;在上夹持体下方和下夹持体的圆形孔上方分别安装有上夹持弹簧片和下夹持弹簧片,上夹持弹簧片和下夹持弹簧片外侧边缘有向外的翘起结构,上夹持体下方和下夹持体外侧顶在翘起结构的弧形凹陷位置;螺纹接线柱外面套装有螺旋压缩弹簧,螺旋压缩弹簧顶在上夹持体和上夹持弹簧片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同类设备上、下夹片由于形状误差或磨损造成单股导线接触不良的问题。

Low voltage intelligent capaci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w-voltage intelligent capacitor, including the upper clamping body and a lower clamping body, thread connection, single stranded conductors, insulators, capacitor box shell, capacitor mounting frame and a nut; a porcelain insulator is provided with a wiring structure and wiring structure connecting single wires; the wiring structure includes holding the spring plate, the clamping spring piece and spiral compression spring; holding round hole above the body below and a lower clamping body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clamping spring piece and a lower clamping piece in the spring, the upper clamping spring piece and a lower clamping spring is tilted to the outer edge of the structure the upper clamping body and a lower clamping body below the side and top in the tilt posi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arc sag; thread wiring column is sheathed outside the spiral compression spring, helical compression spring top clamping body and the clamping spring piece in between.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ontact of the single strand lead is not good because of the shape error or the abrasion of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clamping pieces of the existing similar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智能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智能电容器接线结构的改进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低压智能电容器集成了现代测控,电力电子,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容器等先进技术。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落后的控制器技术和落后的机械式接触器或机电一体化开关作为投切电容器的投切技术,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体积庞大和笨重的结构模式,从而使新一代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具有补偿效果更好,体积更小,功耗更低,价格更廉,节约成本更多,使用更加灵活,维护更加方便,使用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的特点,适应了现代电网对无功补偿的更高要求。中国专利文献CN203607248U公开了一种电容器成套设备,该专利的电容器成套设备包括电容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上的螺纹接线柱,若干单股导线和若干连接线夹,所述连接线夹均包括一上夹片和一下夹片。上述专利的电容器成套设备的上、下夹片会由于形状误差或磨损造成单股导线接触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压智能电容器,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同类设备上、下夹片由于形状误差或磨损造成单股导线接触不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低压智能电容器,包括上夹持体、下夹持体、螺纹接线柱、单股导线、绝缘瓷瓶、电容器箱壳、电容器安装框架和螺母;绝缘瓷瓶上设置有接线结构,接线结构连接单股导线;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上下相对设置,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对接面位置左右各形成一个圆形孔;在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中间位置均有竖向的通孔,螺纹接线柱从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上的通孔穿出,螺母与螺纹接线柱螺纹连接;该接线结构还包括上夹持弹簧片、下夹持弹簧片和螺旋压缩弹簧;在上夹持体下方和下夹持体的圆形孔上方分别安装有上夹持弹簧片和下夹持弹簧片,上夹持弹簧片和下夹持弹簧片之间左右分别形成圆形孔结构,上夹持弹簧片和下夹持弹簧片外侧边缘有向外的翘起结构,上夹持体下方和下夹持体外侧顶在翘起结构的弧形凹陷位置;螺纹接线柱外面套装有螺旋压缩弹簧,螺旋压缩弹簧顶在上夹持体和上夹持弹簧片之间。本技术是在现有同类设备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技术。本技术的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上下相对设置,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对接面位置左右各形成一个圆形孔,在上夹持体下方和下夹持体的圆形孔上方分别安装有上夹持弹簧片和下夹持弹簧片,上夹持弹簧片和下夹持弹簧片外侧边缘有向外的翘起结构,上夹持体下方和下夹持体外侧顶在翘起结构的弧形凹陷位置;螺旋压缩弹簧在上夹持体与上夹持弹簧片之间。本技术不会因为形状误差或磨损,从而造成单股导线接触不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接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图。图中符号说明:上夹持体1,上夹持弹簧片2,下夹持体3,下夹持弹簧片4,螺旋压缩弹簧5,螺纹接线柱6,单股导线7,绝缘瓷瓶8,电容器箱壳9,电容器安装框架10,螺母11,圆形孔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低压智能电容器,包括上夹持体1、下夹持体3、螺纹接线柱6、单股导线7、绝缘瓷瓶8、电容器箱壳9、电容器安装框架10和螺母11;绝缘瓷瓶8上设置有接线结构,接线结构连接单股导线7;本技术所述的接线结构是:上夹持体1和下夹持体3上下相对设置,上夹持体1和下夹持体3对接面位置左右各形成一个圆形孔12;在上夹持体1和下夹持体3中间位置均有竖向的通孔,螺纹接线柱6从上夹持体1和下夹持体3上的通孔穿出,螺母11与螺纹接线柱6螺纹连接;该接线结构还包括上夹持弹簧片2、下夹持弹簧片4和螺旋压缩弹簧5;在上夹持体1下方和下夹持体3的圆形孔12上方分别安装有上夹持弹簧片2和下夹持弹簧片4,上夹持弹簧片2和下夹持弹簧片4之间左右分别形成圆形孔结构,上夹持弹簧片2和下夹持弹簧片4外侧边缘有向外的翘起结构,上夹持体1下方和下夹持体3外侧顶在翘起结构的弧形凹陷位置;螺纹接线柱6外面套装有螺旋压缩弹簧5,螺旋压缩弹簧5顶在上夹持体1和上夹持弹簧片2之间。接电夹片是弹性片结构,在端子夹持体外侧的压制下,弹性片与导线外部保持良好接触,导线性能提高。安装时,单股导线7设置于上夹持弹簧片2和下夹持弹簧片4之间,弹簧片会与导线保持良好的电接触。上下夹持体边缘压在弹簧片外面,使得弹簧片与导线贴合紧密。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低压智能电容器

【技术保护点】
低压智能电容器, 包括上夹持体、下夹持体、螺纹接线柱、单股导线、绝缘瓷瓶、电容器箱壳、电容器安装框架和螺母;绝缘瓷瓶上设置有接线结构,接线结构连接单股导线;其特征在于,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上下相对设置,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对接面位置左右各形成一个圆形孔;在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中间位置均有竖向的通孔,螺纹接线柱从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上的通孔穿出,螺母与螺纹接线柱螺纹连接;该接线结构还包括上夹持弹簧片、下夹持弹簧片和螺旋压缩弹簧;在上夹持体下方和下夹持体的圆形孔上方分别安装有上夹持弹簧片和下夹持弹簧片,上夹持弹簧片和下夹持弹簧片之间左右分别形成圆形孔结构,上夹持弹簧片和下夹持弹簧片外侧边缘有向外的翘起结构,上夹持体下方和下夹持体外侧顶在翘起结构的弧形凹陷位置;螺纹接线柱外面套装有螺旋压缩弹簧,螺旋压缩弹簧顶在上夹持体和上夹持弹簧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压智能电容器,包括上夹持体、下夹持体、螺纹接线柱、单股导线、绝缘瓷瓶、电容器箱壳、电容器安装框架和螺母;绝缘瓷瓶上设置有接线结构,接线结构连接单股导线;其特征在于,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上下相对设置,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对接面位置左右各形成一个圆形孔;在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中间位置均有竖向的通孔,螺纹接线柱从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上的通孔穿出,螺母与螺纹接线柱螺纹连接;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睿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