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致俭专利>正文

古琴煞音检测装置以及试音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6549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琴煞音检测装置以及试音方法,能够针对未上弦的古琴毛坯进行试音,避免后期对古琴重新进行尺寸改良。该装置包括基座、琴台、测试框,锁扣装置以及多个校正器,其中,基座垂直于水平地面放置;琴台位于基座上端且与水平地面平行,以平放未上弦古琴;基座的两个侧面分别布置有校正器,当未上弦古琴放置于琴台上时,能够通过调整校正旋钮以使两个活动架分别抵持住未上弦古琴的一端和另一端;测试框为矩形框且可旋转地固定在琴台的一侧,测试框设有与未上弦古琴的岳山相匹配的紧弦压板、穿系于紧弦压板的琴弦、以及扣眼;锁扣装置,布置在基座上靠近琴台的位置,用于扣住测试框使得测试框与琴台保持平行以固定琴弦与未上弦古琴的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古琴煞音检测装置以及试音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古琴的
,特别涉及一种古琴煞音检测装置以及试音方法。
技术介绍
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通常依据直观的手感或目测等经验来判断制作的古琴是否合格。古琴的制作步骤包括合琴、上漆和上弦,而且穿插斫琴的过程。现有技术中,在上弦之前,通常已经完成了合琴和上漆的步骤,待上完琴弦后,若出现琴弦与古琴面板不匹配的情况,则会导致出现例如“抗指”、“有杂音”,甚至古琴面板歪斜导致古琴不能发出正常的琴声等问题。因此,在上漆之前需要对古琴琴面与琴弦的匹配度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常常依靠经验尺寸构造古琴面板,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测试工具,上弦之后的古琴的琴声会不如预期。一旦发现古琴效果不佳,因为已经上漆,无法对古琴面板进行结构性修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上弦之前的古琴毛坯进行试音的古琴煞音检测装置及其试音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古琴煞音检测装置,包括基座、琴台、测试框,锁扣装置以及多个校正器,其中,基座垂直于水平地面放置;琴台位于基座上端且与水平地面平行,以平放未上弦古琴;基座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分别布置有校正器,每个校正包括:两块固定板,两块固定板被固定在基座的某一侧面且相互平行;活动架,活动架可移动地布置在两块固定板之间;校正旋钮,校正旋钮可拆卸地固定在活动架上;当未上弦古琴放置于琴台上时,能够通过调整校正旋钮以使两个活动架分别抵持住未上弦古琴的一端和另一端;测试框为矩形框且可旋转地固定在琴台的一侧,测试框设有与未上弦古琴的岳山相匹配的紧弦压板、穿系于紧弦压板的琴弦、以及扣眼,锁扣装置,布置在基座上靠近琴台的位置,用于扣住测试框使得测试框与琴台保持平行,从而固定琴弦与未上弦古琴的相对位置。优选地,锁扣装置包括扣杆和与扣杆相铰接的紧压杆;其中,扣杆的一端固定于基座上,另一端设有钩部,钩部与扣眼相匹配,以钩住扣眼使得测试框与琴台平行;紧压杆的一端与扣杆相铰接,另一端可移动,用于紧压扣杆从而固定琴弦与未上弦古琴的相对位置。优选地,测试框还包括弦柱,布置在测试框上且靠近紧弦压板,用于引出琴弦并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优选地,紧弦压板布置在距离弦柱160mm的位置。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连接块;连接块固定在测试框的一条侧边上,该条侧边平行于测试框的长轴方向;连接块设有转轴,琴台上对应于连接块的位置固定有轴套,测试框通过转轴与轴套的套接可旋转地固定在琴台上。优选地,扣眼布置在测试框的外侧并且对应于扣杆的钩部。优选地,扣眼是位于测试框外侧的凹槽,或者扣眼是位于测试框外侧的凸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古琴煞音检测装置的试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未上弦古琴放置于琴台上,琴台位于基座上且与地面平行;调节多个校正器,使得一校正器抵住未上弦古琴的一端,另一校正器抵住未上弦古琴的的另一端;旋转测试框直到与琴台平行,将未上弦古琴框在测试框内,使得紧弦压板和琴弦分别架设在未上弦古琴的对应位置,通过锁扣装置扣住测试框使得测试框与琴台保持平行,从而固定琴弦与未上弦古琴的相对位置;;调节多个校正器向上挤压未上弦古琴的两端,使得琴弦与未上弦古琴相匹配。优选地,该试音方法还包括:使用弦柱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优选的,锁扣装置包括扣杆和与扣杆相铰接的紧压杆;其中,扣杆的一端固定于基座上,另一端设有钩部,钩部与扣眼相匹配,以钩住扣眼使得测试框与琴台平行;紧压杆的一端与扣杆相铰接,另一端可移动,用于紧压扣杆从而固定琴弦与未上弦古琴的相对位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通过构造测试框,可以在完成上弦步骤甚至上漆步骤之前,测试古琴琴面(即古琴面板的外表面)的尺寸,极大地避免了后续由于琴弦与琴面不相匹配导致的结构性修正问题,降低了修复成本。应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煞音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煞音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煞音检测装置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煞音检测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基座1琴台2测试框3紧压弦板31琴弦32弦柱33扣眼34锁扣装置4扣杆41紧压杆42校正器5固定板51活动架52校正旋钮53连接块6储物抽屉7补充校正器8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申请文件中,对于一块立方体框架,“外侧”定义为朝向四周的方向,“内侧”定义为朝向内部的方向。本申请文件中,一个三维物体的长轴是指该物体三个维度中最长的维度的方向的中轴线。或者说是该物体最长的方向的中心线。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煞音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基座1、琴台2、测试框3,锁扣装置4以及多个校正器5,其中,基座1垂直于水平地面放置;琴台2位于基座1上端且与水平地面平行,以平放未上弦古琴;基座1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分别布置有校正器5,每个校正包括:两块固定板51,两块固定板51被固定在基座1的某一侧面且相互平行;活动架52,活动架52可移动地布置在两块固定板51之间;校正旋钮53,校正旋钮53可拆卸地固定在活动架52上;当未上弦古琴放置于琴台2上时,能够通过调整校正旋钮53以使两个活动架52分别抵持住未上弦古琴的一端和另一端;测试框3为矩形框且可旋转地固定在琴台2的一侧,测试框3设有与未上弦古琴的岳山相匹配的紧弦压板31、穿系于紧弦压板31的琴弦32、以及扣眼34;锁扣装置4,布置在基座1上靠近琴台2的位置,用于扣住测试框3使得测试框3与琴台2保持平行,从而固定琴弦32与未上弦古琴的相对位置。基座1为多根支架构造而成的立方形架子,琴台2为一长方形板,未上弦的古琴毛坯(以下简称“古琴”)可以平放在琴台2上。该古琴是经过合琴之后的古琴。基座1的两个侧面垂直于地面,并且分别布置有一个校正器5。每个校正器5包括两块固定板51、活动架52和校正旋钮5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煞音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琴台2与基座1一体成型,位于基座1的上端。测试框3被翻转至与琴台2平行,且与琴台2相接触。校正器5布置在基座1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并且靠近测试框3。测试框3设有扣眼34,对应于锁扣装置4。进一步地,该装置还设有储物抽屉7,可以放置试琴时所需的其他工具,例如用于测量古琴面板表面尺寸的工具。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古琴煞音检测装置的右视图,示出了校正器5的详细结构。如图3所示,每个固定板51为具有厚度的方形板并且两个固定板51相距0.2m相互平行地固定在基座1的某一侧面上;活动架52大致为长方形,嵌在两块固定板51之间并且能够活动。活动架52的上端抵持古琴的一端,下端则连接有校正旋钮53,旋转校正旋钮53可以推动活动架52上下移动。另外,图3还示出了锁扣装置4的结构。该锁扣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古琴煞音检测装置以及试音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古琴煞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琴台、测试框,锁扣装置以及多个校正器,其中,所述基座垂直于水平地面放置;所述琴台位于所述基座上端且与所述水平地面平行,以平放未上弦古琴;所述基座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分别布置有所述校正器,每个所述校正包括:两块固定板,所述两块固定板被固定在所述基座的某一侧面且相互平行;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两块固定板之间;校正旋钮,所述校正旋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活动架上;当所述未上弦古琴放置于所述琴台上时,能够通过调整所述校正旋钮以使两个所述活动架分别抵持住所述未上弦古琴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测试框为矩形框且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琴台的一侧,所述测试框设有与所述未上弦古琴的岳山相匹配的紧弦压板、穿系于所述紧弦压板的琴弦、以及扣眼;所述锁扣装置,布置在所述基座上,用于扣住所述测试框使得所述测试框与所述琴台保持平行,从而固定所述琴弦与所述未上弦古琴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琴煞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琴台、测试框,锁扣装置以及多个校正器,其中,所述基座垂直于水平地面放置;所述琴台位于所述基座上端且与所述水平地面平行,以平放未上弦古琴;所述基座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分别布置有所述校正器,每个所述校正包括:两块固定板,所述两块固定板被固定在所述基座的某一侧面且相互平行;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两块固定板之间;校正旋钮,所述校正旋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活动架上;当所述未上弦古琴放置于所述琴台上时,能够通过调整所述校正旋钮以使两个所述活动架分别抵持住所述未上弦古琴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测试框为矩形框且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琴台的一侧,所述测试框设有与所述未上弦古琴的岳山相匹配的紧弦压板、穿系于所述紧弦压板的琴弦、以及扣眼;所述锁扣装置,布置在所述基座上,用于扣住所述测试框使得所述测试框与所述琴台保持平行,从而固定所述琴弦与所述未上弦古琴的相对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置包括扣杆和与所述扣杆相铰接的紧压杆;其中,所述扣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上,另一端设有钩部,所述钩部与所述扣眼相匹配,以钩住所述扣眼使得所述测试框与所述琴台平行;所述紧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扣杆相铰接,另一端可移动,用于紧压所述扣杆从而固定所述琴弦与所述未上弦古琴的相对位置。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框还包括弦柱,布置在所述测试框上且靠近所述紧弦压板,用于引出所述琴弦并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弦压板布置在距离所述弦柱160mm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致俭
申请(专利权)人:杨致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