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464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原始资料,建立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数据库;分析、评估数据信息,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建立线性回归关系;利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发射安全探测信号,对煤矿生产系统中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识别得出煤矿生产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实时发出预警;对定位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复验,确定不安全因素的事故发生率和事故风险程度,确定潜在的事故原因;在实际煤矿开采过程中进行风险规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预先性强,完整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风险规避率高达99.3%,填补了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方面的空白,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险评价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在中国煤炭开采必须依法开采,证照齐全有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尽管如此,煤矿行业在我国仍然是除交通行业外,事故最多、伤亡最高,每年事故伤亡人数近万人,占国内工业死亡人数的60%以上。近几年,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高产高效矿井的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课题。由于煤炭开采属地下作业,其生产环境恶劣、生产过程复杂,致使煤矿安全问题较其他行业更复杂、更重要。煤矿安全系统包括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安全管理两大系统。目前,国内外进行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方法也很多,但大多集中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风险评价方面。由于煤矿安全管理的非线性、动态性时变性和模糊性等,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关于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基于上述陈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一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煤矿相关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始资料,及其相应的事故解决措施和事故总结资料,建立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数据库;S2、利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对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估,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提取事故原因、事故发生率和事故风险程度,并建立线性回归关系,形成相应的事故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S3、结合煤矿开采实际情况,利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发射安全探测信号,对煤矿生产系统中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获得相应的监测信号,将监测信号转换成所需的数据信息,并利用步骤S2中建立线性回归关系,识别得出煤矿生产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实时发出预警;S4、反追踪步骤S3中发射的安全探测信号,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定位,并在电子矿图上显示不安全因素的位置信息,对定位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复验,根据复验结果,确定不安全因素的事故发生率和事故风险程度,确定潜在的事故原因;S5、在实际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应步骤S4中的不安全因素的位置信息、事故发生率、事故风险程度和潜在事故原因,结合煤矿系统实际情况,采取步骤S2中形成的事故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风险规避。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数据库分别按照事故原因、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风险程度对收集的煤矿相关的安全事故发生原始资料进行多项分类。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利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发射安全探测信号,对煤矿生产系统中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具体指:确定安全检查对象和检查项目,将煤矿生产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然后利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发射安全探测信号,分别对分类的子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线性回归关系为:不安全因素=事故发生概率·事故风险程度。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有效的针对煤矿安全管理的非线性、动态性时变性和模糊性等特征,采用数据分析、提取和现场实时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煤矿安全进行管理,具有预先性强,完整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有效识别与煤矿生产系统有关的不安全因素、鉴别事故原因、估计事故发生率和事故风险程度,并事先事故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通过不安全因素定位后再复验的手段,有效的提高了风险评价的准确率,本专利技术风险规避率高达99.3%,填补了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方面的空白,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煤矿相关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始资料,及其相应的事故解决措施和事故总结资料,建立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数据库,并分别按照事故原因、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风险程度对收集的煤矿相关的安全事故发生原始资料进行多项分类;S2、利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对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估,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提取事故原因、事故发生率和事故风险程度,并建立线性回归关系:不安全因素=事故发生概率·事故风险程度,形成相应的事故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S3、结合煤矿开采实际情况,确定安全检查对象和检查项目,将煤矿生产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然后利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发射安全探测信号,分别对分类的子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并获得相应的监测信号,将监测信号转换成所需的数据信息,并利用步骤S2中建立线性回归关系:不安全因素=事故发生概率·事故风险程度,识别得出煤矿生产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实时发出预警;S4、反追踪步骤S3中发射的安全探测信号,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定位,并在电子矿图上显示不安全因素的位置信息,对定位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复验,根据复验结果,确定不安全因素的事故发生率和事故风险程度,确定潜在的事故原因;S5、在实际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应步骤S4中的不安全因素的位置信息、事故发生率、事故风险程度和潜在事故原因,结合煤矿系统实际情况,采取步骤S2中形成的事故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风险规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煤矿相关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始资料,及其相应的事故解决措施和事故总结资料,建立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数据库;S2、利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对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估,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提取事故原因、事故发生率和事故风险程度,并建立线性回归关系,形成相应的事故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S3、结合煤矿开采实际情况,利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发射安全探测信号,对煤矿生产系统中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获得相应的监测信号,将监测信号转换成所需的数据信息,并利用步骤S2中建立线性回归关系,识别得出煤矿生产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实时发出预警;S4、反追踪步骤S3中发射的安全探测信号,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定位,并在电子矿图上显示不安全因素的位置信息,对定位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复验,根据复验结果,确定不安全因素的事故发生率和事故风险程度,确定潜在的事故原因;S5、在实际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应步骤S4中的不安全因素的位置信息、事故发生率、事故风险程度和潜在事故原因,结合煤矿系统实际情况,采取步骤S2中形成的事故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风险规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煤矿相关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始资料,及其相应的事故解决措施和事故总结资料,建立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数据库;S2、利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对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估,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提取事故原因、事故发生率和事故风险程度,并建立线性回归关系,形成相应的事故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S3、结合煤矿开采实际情况,利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发射安全探测信号,对煤矿生产系统中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获得相应的监测信号,将监测信号转换成所需的数据信息,并利用步骤S2中建立线性回归关系,识别得出煤矿生产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实时发出预警;S4、反追踪步骤S3中发射的安全探测信号,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定位,并在电子矿图上显示不安全因素的位置信息,对定位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复验,根据复验结果,确定不安全因素的事故发生率和事故风险程度,确定潜在的事故原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