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6425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建立SVM模型的21项原始参数;建模原始参数包括:性别,年龄,就诊时发热时间,临床分型,CRP检测值,WBC值,PLT值,Hb值,ALT值,AST值,ALB值,丙球蛋白使用时间,以及临床诊断症状指标;临床诊断症状指标包括:结膜充血,皮疹,口唇皲裂,杨梅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指趾脱皮,肛周脱皮,卡疤红肿;对原始参数做离散化处理以获得原始参数对应的SVM特征值;以SVM特征值为基础数据构建SVM模型,并通过SVM模型预测川崎病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并发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病人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促进冠状动脉损伤的恢复,对将来川崎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声诊断成像领域,涉及一种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技术介绍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好发于幼儿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首次报告。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具有好发于亚洲人群、明显季节性、高发于男性及高发于婴幼儿等特点。目前国际上公认川崎病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200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根据循证医学依据提出:川崎病血管内皮功能持续性障碍(endothelialdysfunction,ECD),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的新的危险因素。因此,川崎病血管损伤及内皮功能障碍的预警研究在其并发症防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在急性期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损伤风险,但有15-20%左右病人为IVIG不敏感型川崎病,而研究表明,IVIG不敏感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几率是IVIG敏感者的九倍。由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几率较丙种球蛋白敏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建立SVM模型的21项原始参数;所述建模原始参数包括:性别,年龄,就诊时发热时间,临床分型,CRP检测值,WBC值,PLT值,Hb值,ALT值,AST值,ALB值,丙球蛋白使用时间,以及临床诊断症状指标;所述临床诊断症状指标包括:结膜充血,皮疹,口唇皲裂,杨梅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指趾脱皮,肛周脱皮,卡疤红肿;S2、对所述原始参数做离散化处理以获得原始参数对应的SVM特征值;S3、以SVM特征值为基础数据构建SVM模型,并通过所述SVM模型预测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发生概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建立SVM模型的21项原始参数;所述建模原始参数包括:性别,年龄,就诊时发热时间,临床分型,CRP检测值,WBC值,PLT值,Hb值,ALT值,AST值,ALB值,丙球蛋白使用时间,以及临床诊断症状指标;所述临床诊断症状指标包括:结膜充血,皮疹,口唇皲裂,杨梅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指趾脱皮,肛周脱皮,卡疤红肿;S2、对所述原始参数做离散化处理以获得原始参数对应的SVM特征值;S3、以SVM特征值为基础数据构建SVM模型,并通过所述SVM模型预测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发生概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将所述21项原始参数中的发热时间、丙球蛋白使用时间使用了具体的数值进行表示,以形成对应的SVM特征值;将21项原始参数中剩余的其他原始参数转化为仅由“0”,“1”数值表示的离散化类别特征,以形成对应的SVM特征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调取离散类别库,对应所述离散类别库将21项原始参数中年龄,CRP检测值,WBC值,PLT值,Hb值,ALT值,AST值,ALB值对应的原始参数转化为仅由“0”,“1”数值表示的离散化类别特征,以形成对应的SVM特征值;所述离散类别库包括:年龄,CRP检测值,WBC值,PLT值,Hb值,ALT值,AST值,ALB值的离散类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类别库具体包括:年龄对应的离散类别为:类别1,<6个月;类别2,≥6个月;CRP检测值对应的离散类别为:类别1,CRP≤1.0;类别2,1.0<CRP≤3.0;类别3,3.0<CRP<10.0;类别4,CRP≥10.0;WBC值对应的离散类别为:类别1,WBC<10;类别2,10<=WBC<=20;类别3,WBC>20;PLT值对应的离散类别为:类别1,PLT≤150.0;类别2,150.0<PLT≤350.0;类别3,PLT>350;Hb值对应的离散类别为:类别1,Hb<120;类别2,120.0<Hb≤140.0;类别3,Hb>140.0;ALT值对应的离散类别为:类别1,ALT≤40;类别2,ALT>40;AST值对应的离散类别为:类别1,AST≤40;类别2,AST>40;ALB值对应的离散类别为:类别1,ALB<36.0;类别2,36.0<ALB≤55.0;类别3,ALB>5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预测方法,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构建SVM过程中,采用5组交叉验证的方式选取SVM模型的原始参数,并记录最优的原始参数作为模型参数。6.一种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涛黎璇吴永辉张建敏周万平侯淼唐孕佳黄洁丁粤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苏州赫博特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