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设备机箱和用于接近计算设备机箱的内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350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7:25
公开了一种计算设备机箱,其包括:壳体,该壳体用于在计算设备机箱的第一储存层处容纳一个或多个部件;以及安装设备,该安装设备用于在计算设备机箱覆盖第一储存层的第二储存层处安装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被耦合到壳体的该安装设备能够从壳体移位,以便于允许接近在计算设备机箱的第一储存层处的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接近计算设备机箱的内部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算设备机箱和用于接近计算设备机箱的内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以及用于接近该装置的内部的方法。
技术介绍
高密度服务器在当前的市场中是无所不在的,用户不断要求更多数量的部件被容纳在服务器的机箱以内以使得服务器的性能得以增强。容纳在机箱以内的部件例如可以包括DIMM、HDD、PCIe、主板等。机箱的尺寸和形状通常被机架的尺寸限制,服务器被定位在该机架上。因此,机箱的尺寸将限制容纳在机箱以内的部件的数量。此外,增加容纳在机箱以内的部件的数量也导致涉及部件的维护可行性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涉及在已经将部件安装在机箱以内之后接近所有的部件的难度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是在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计算设备机箱。该计算设备机箱的一些可选特征已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其包括计算设备机箱;布置在计算设备机箱的第一储存层处一个或多个第一部件;以及布置在计算设备机箱的第二储存层处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部件。优选地,第一和/或第二部件是存储器模块。此外,还提供了一种接近计算设备机箱的内部的方法,如权利要求17中限定的。致动安装设备的构件的步骤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在该构件上施加力或者激活安装设备的电动机。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可被完全理解并容易地付诸实际效果,现在仅将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进行描述,该描述参考所附示例性附图,其中:图1是在使用时的计算机箱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a)到图2(d)是在操作期间的计算机箱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机箱,其允许被布置在计算设备以内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被容纳在机箱中的多个层上,随后,允许接近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此外,用于接近计算设备机箱的内部的方法还将在下述段落中以更多细节进行描述。参照图1和图2,提供了计算设备机箱20。计算设备机箱20被示出为没有盖件,因而暴露出容纳在计算设备机箱20以内的计算设备的部件18。部件18例如可以包括DIMM、HDD、PCIe、主板等。计算设备例如可以是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等。此外,计算设备可以被部分或完全容纳在计算设备机箱20以内。在附图中示出了部件18被容纳在计算设备机箱20以内,但应当理解的是,部件18通常与计算设备机箱20分开。计算设备机箱20包括壳体22,该壳体22被配置为在计算设备机箱20的第一储存层24处容纳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部件18。壳体22被示出为矩形,但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壳体22不需要是矩形。在图2中并未示出限定了计算设备机箱20的内部28的周壁26,从而有助于对计算设备机箱20进行解释。计算设备机箱20还包括被耦合到壳体22的安装设备30,安装设备30被配置为在计算设备机箱20覆盖第一储存层24的第二储存层32处安装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18。图2中也提供了安装设备30的放大图。安装设备30包括框架34,该框架34被配置为在计算设备机箱20的第二储存层32处安装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18。框架34可以以适当的方式修改以使得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18能够被安装到框架34。安装设备30还包括构件36以及致动器38,该构件36可操作为从壳体22移位框架34,该致动器38被耦合到框架34和构件36。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38包括至少一个联杆,其经由至少一个联杆的第一端40和第二端42被相应地耦合到构件36和框架34,该至少一个联杆的第一端40和第二端42在至少一个联杆的相对端处。该至少一个联杆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枢轴44,该至少一个联杆围绕该至少一个枢轴44旋转。进而,安装设备30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限制构件36的移动的止动器60。框架34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轨道62,构件36被耦合到该至少一个轨道62,该至少一个轨道62被配置为允许框架34从壳体22移位。在安装设备30中,可能的是,在至少一个枢轴44与构件36被耦合到的至少一个联杆的第一端40之间的第一距离50小于在至少一个枢轴与框架34被耦合到的至少一个联杆的第二端42之间的第二距离52。第一距离50与第二距离52的比率例如可以是1:2、1:3等。应当理解的是,该比率并不被限于前述比率。参照图2,通过配置使得第二距离52大于第一距离50,该构件36的向右水平运动带来了框架34的对应更大的向左水平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致动器3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齿轮系统,并且这并不改变安装设备30操作的方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齿轮系统可以被采用以驱动机械装置,使得安装设备30以如之前段落中所述的类似方式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关于至少一个齿轮系统的磨损问题不太可能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因为致动器38通常不经受高频率的激活。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设备30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动机,其可操作为将安装设备30的框架34从计算设备机箱20的壳体22移位。电动机可以是DC电动机。应当理解的是,电动机的功率消耗不太可能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因为框架34通常不经受高频率的移位。现在将参照图2描述计算设备机箱20的安装设备30的操作。在图2(a)中,框架34处于“起始”位置。在该“起始”位置处,框架34通常位于壳体22以内并且被配置为在致动器38经受移动时经受移位。当框架34处于“起始”位置时,致动器38的第二端42特别是在左端64处被耦合到至少一个轨道62。在图2(b)中,由被开关70施加的力所致,构件36在第一方向66上被移位,致使致动器38围绕至少一个枢轴44旋转。在这一时刻,致动器38已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直到致动器38基本上垂直于构件36。在致动器38的逆时针旋转期间,在左端64处被施力以在第二方向上68移位框架34。应当理解的是,除了开关70之外的其它机构可以被用来移位构件36。例如,可以使用按钮或漏斗盖(fillercap)。可替代地,还可以使用闩扣(latch)。参照图2(c),构件36在第一方向66上的进一步移动导致致动器38的进一步的逆时针旋转,以及框架34在第二方向68上的进一步移位。在图2(c)中,由于止动器60,构件36被防止在第一方向上的进一步的移动。在图2(d)中,用户能够通过沿着至少一个轨道62在第二方向68上滑动框架34而进一步移位框架34。在图2(d)中所示的状态中,框架34的移位允许在计算设备机箱20的第一储存层24处接近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应当注意的是,安装设备30可以通过与第二方向68相对地向框架34施力而从图2(d)中所示的配置恢复到“起始”位置,直到框架34、致动器38和构件36回到图2(a)中所示的“起始”位置。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安装设备30的许多方面可以被改变而不偏离安装设备期望的功能。例如,改变致动器38的长度、改变构件36的长度、改变至少一个枢轴44的位置、改变至少一个轨道62的长度等等可以全部被实施,例如取决于计算设备机箱20的设计规格。安装设备30的一些物理配置相比起其它配置可以允许框架34的更大移位。鉴于计算设备机箱20的安装设备30的操作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安装设备30能够从壳体22移位,并且这使得能够在计算设备机箱20的第一储存层24处接近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应当理解的是,计算设备机箱20的安装设备30的操作的描述还描述了用于接近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计算设备机箱和用于接近计算设备机箱的内部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设备机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配置为在所述计算设备机箱的第一储存层处容纳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以及被耦合到所述壳体的安装设备,所述安装设备被配置为在所述计算设备机箱的覆盖所述第一储存层的第二储存层处安装所述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其中所述安装设备能够从所述壳体移位,以便于允许接近在所述计算设备机箱的所述第一储存层处的所述计算设备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设备机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配置为在所述计算设备机箱的第一储存层处容纳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以及被耦合到所述壳体的安装设备,所述安装设备被配置为在所述计算设备机箱的覆盖所述第一储存层的第二储存层处安装所述计算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其中所述安装设备能够从所述壳体移位,以便于允许接近在所述计算设备机箱的所述第一储存层处的所述计算设备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机箱,其中所述安装设备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被配置为在所述计算设备机箱的所述第二储存层处安装所述计算设备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构件,所述构件可操作为将所述框架从所述壳体移位;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耦合到所述框架和所述构件,其中当所述构件在第一方向上被移动时,所述致动器被配置为在第二方向上将所述框架从所述壳体移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设备机箱,其中所述安装设备被配置为当所述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移动时,沿着所述计算设备机箱的所述第二储存层从所述壳体移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设备机箱,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联杆,所述至少一个联杆经由所述至少一个联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被耦合到所述构件和所述框架,所述至少一个联杆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至少一个联杆的相对端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设备机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联杆包括至少一个枢轴,所述至少一个联杆围绕所述至少一个枢轴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设备机箱,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枢轴与所述构件被耦合到的所述至少一个联杆的所述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枢轴与所述框架被耦合到的所述至少一个联杆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二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设备机箱,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比率是1:2。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设备机箱,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兴蔡明旺陈颂丰黄佳庆郭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