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灯及汽车,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的车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灯罩的透明部分的面积的限制导致可照亮的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灯,包括:灯罩,设置在灯罩内的基座,以及嵌设在基座内的第一车灯和第二车灯;第一车灯固定设置在基座内,第二车灯与输送装置连接;灯罩上还设置有用于第二车灯出入的开口,且第二车灯通过输送装置与转向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车灯的生产制造中。
Lights and ca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mp and vehicle,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tive lighting, to alleviate the lights in the use of the process, due to the limited range of technical problems can illuminate the transparent part of the lampshade area restriction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lampshade, lamp base arranged in the lampshade, and is embedded in the bas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lamp lights; the first lamp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second la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ying device; the lampshade is arranged on the lamp for second out of the opening, and the second lights through transport device and steering device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mainly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automobile lam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照明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灯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将私家车视作必不可少的家用产品,据中国市场调查网了解,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85亿辆,其中汽车1.8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4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96亿人,私家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然而汽车驾驶人数众多,司机的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并且目前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部分城市或地区的道路照明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导致部分路段在夜晚能见度很低,视野狭窄,尤其是弯道路段更容易由于驾驶员看不清楚而发生意外,因此必须为汽车配备优质的车灯,以应对上述情况。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汽车的车灯(本技术所指的车灯是指设置在汽车前部,用于照亮前方路面的车灯,不包括车尾灯、转向灯或示廓灯等)主要设置在汽车前部,内嵌在汽车的发动机舱前端,角度一般为固定设置,只能够随车头的转向而转动;目前部分厂家开始研发能够自主转向的车灯,该车灯能够根据方向盘的转动角度实现自动转向,比传统的车灯照亮的范围更大,不过目前大部分处于研究实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现有的可转向车灯一般设置在发动机舱前端的灯罩内,由于灯罩的透明部分的面积的限制,现有的可转向车灯照亮的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及汽车,以缓解现有的车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灯罩的透明部分的面积的限制导致可照亮的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灯,包括:灯罩,设置在所述灯罩内的基座,以及嵌设在所述基座内的第一车灯和第二车灯;所述第一车灯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内,所述第二车灯与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灯罩上还设置有用于第二车灯出入的开口,且所述第二车灯通过所述输送装置与转向装置连接。实际应用时,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车灯底部的第一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啮合、且垂直设置的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同轴连接的电机;所述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和所述电机均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内侧。具体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和所述第二车灯之间的液压缸,且所述液压缸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第二车灯内设置有摄像头和路况探测仪。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车灯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提供的车灯中,包括:灯罩,设置在灯罩内的基座,以及嵌设在基座内的第一车灯和第二车灯;第一车灯固定设置在基座内,第二车灯与输送装置连接;灯罩上还设置有用于第二车灯出入的开口,且第二车灯通过输送装置与转向装置连接。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技术提供的车灯,第一车灯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相当于现有的汽车中的车灯,并且设置第二车灯,当需要拐弯时,通过转向装置驱动第二车灯照向侧方,能够扩大车灯的照亮范围,增强驾驶员的视野,同时第二车灯还通过转向装置与输送装置连接,且灯罩上设置有用于第二车灯出入的开口,因此当灯罩透明部分限制了第二车灯的照亮范围时,输送装置能够将第二车灯通过开口送出灯罩外,从而实现更大的转动角度以及更大的照亮范围,因此使用本技术提供的车灯,能够缓解现有的车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灯罩的透明部分的面积的限制而导致可照亮的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灯,包括:设置在汽车发动机舱内的第三车灯,设置在发动机舱上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三车灯底部的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内、用于转动所述第三车灯的转向装置;所述第三车灯底部设置有底座,且所述发动机舱内与所述底座匹配设置有导向槽。实际应用时,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永磁体,以及与所述永磁体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底座下方的电磁线圈。其中,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槽顶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底座匹配的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所述主动滚轮同轴连接有微型电机。具体地,所述开口上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发动机舱的顶部通过弹性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车灯内设置有摄像头和路况探测仪。所述车灯与上述车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技术提供的车灯,与所述转向装置电连接的方向盘,与所述转向装置电连接的转向灯控制杆,与所述输送装置电连接的第一按钮,以及用于单独控制所述转向装置的第一旋钮。所述汽车与上述车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灯的一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灯的另一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灯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灯中顶盖掀起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灯中第二车灯升起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灯中第三车灯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灯中第三车灯的一种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灯中第三车灯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图标:1-透明部分;2-非透明部分;10-灯罩;20-基座;21-活动槽;30-第一车灯;40-第二车灯;41-摄像头;42-路况探测仪;50-液压缸;60-转向装置;61-第一圆锥齿轮;62-第二圆锥齿轮;63-电机;70-开口;71-顶盖;72-弹性件;80-发动机舱;81-导向槽;82-限位件;821-主动滚轮;822-从动滚轮;823-微型电机;90-第三车灯;91-底座;911-光电传感器;92-电磁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灯,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包括:灯罩10,设置在灯罩10内的基座20,以及嵌设在基座20内的第一车灯30和第二车灯40;第一车灯30固定设置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设置在所述灯罩内的基座,以及嵌设在所述基座内的第一车灯和第二车灯;所述第一车灯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内,所述第二车灯与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灯罩上还设置有用于第二车灯出入的开口,且所述第二车灯通过所述输送装置与转向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设置在所述灯罩内的基座,以及嵌设在所述基座内的第一车灯和第二车灯;所述第一车灯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内,所述第二车灯与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灯罩上还设置有用于第二车灯出入的开口,且所述第二车灯通过所述输送装置与转向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车灯底部的第一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啮合、且垂直设置的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同轴连接的电机;所述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和所述电机均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和所述第二车灯之间的液压缸,且所述液压缸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灯内设置有摄像头和路况探测仪。5.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发动机舱内的第三车灯,设置在发动机舱上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三车灯底部的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芳,
申请(专利权)人:李东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