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蓄势能的弹簧丝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041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蓄势能的弹簧丝杠机构,包括电机固定板,旋转伺服电机,联轴器,相配合的丝杠和丝杆螺母、扳机座,弹簧,两个扳机,丝杠限位杆,两个线轮,拉线舵机,钢丝绳,所述旋转伺服电机和拉线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中部,所述旋转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杆,所述丝杆螺母通过法兰连接扳机座,两个扳机对称的活动铰接在扳机座左右两侧,所述丝杠限位杆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且与扳机座移动配合,两个线轮对称地转动设置在电机固定板两侧,所述的钢丝绳绕过线轮连接在拉线舵机和扳机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瞬间释放弹簧所储蓄的势能,同时能较大限度的将弹簧的弹性势能利用起来,结构上有着能耗较低,重量较轻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蓄势能的弹簧丝杠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簧蓄力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蓄势能的弹簧丝杠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弹簧蓄力结构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可以通过将线通过线轮绕在电机上通过线传动来进行弹簧蓄力,就算在弹簧释放瞬间电机实现反转,但是由于电机的响应速度仍然存在着释放时存在电机减速箱的影响,不能实现弹簧真正的瞬间释放,存在着较大的无用功消耗,而且这种长期处于这种正反转快速交替的电机也比较容易损坏:第二种可以通过气缸拉动弹簧来进行蓄力,同样存在着释放时有着气缸本身较大的阻力影响,而且气瓶的限制也限制了其应用的广泛性;第三种可以通过直线电机来带动,在弹簧弹性势能释放的时候直线电机同时反向运动来给弹簧一个较好的助力,但由于直线电机造价昂贵,而且在提供相同拉力的情况下,直线电机所消耗的能耗与所要求的工作电压均比“旋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要高出许多,重量同样要高出许多,并不适合普遍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弹簧蓄力机构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蓄势能的弹簧丝杠机构,能较大限度的将弹簧的弹性势能利用起来,同时满足能耗较低,重量较轻的要求。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蓄势能的弹簧丝杠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蓄势能的弹簧丝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固定板(1),旋转伺服电机(2),联轴器(3),相配合的丝杠(4)和丝杆螺母、扳机座(5),弹簧(6),两个扳机(7),丝杠限位杆(8),两个线轮(9),拉线舵机(10),钢丝绳,所述旋转伺服电机(2)和拉线舵机(10)固定在电机固定板(1)中部,所述旋转伺服电机(2)通过联轴器(3)连接丝杆(4),所述丝杆螺母通过法兰连接扳机座(5),两个扳机(7)对称的活动铰接在所述扳机座(5)左右两侧,所述的丝杠限位杆(8)固定在电机固定板(1)上且与扳机座(5)移动配合,两个线轮(9)对称地转动设置在电机固定板(1)两侧,所述的钢丝绳绕过线轮(9)连接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蓄势能的弹簧丝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固定板(1),旋转伺服电机(2),联轴器(3),相配合的丝杠(4)和丝杆螺母、扳机座(5),弹簧(6),两个扳机(7),丝杠限位杆(8),两个线轮(9),拉线舵机(10),钢丝绳,所述旋转伺服电机(2)和拉线舵机(10)固定在电机固定板(1)中部,所述旋转伺服电机(2)通过联轴器(3)连接丝杆(4),所述丝杆螺母通过法兰连接扳机座(5),两个扳机(7)对称的活动铰接在所述扳机座(5)左右两侧,所述的丝杠限位杆(8)固定在电机固定板(1)上且与扳机座(5)移动配合,两个线轮(9)对称地转动设置在电机固定板(1)两侧,所述的钢丝绳绕过线轮(9)连接在拉线舵机(10)和扳机(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蓄势能的弹簧丝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座(5)上与丝杠限位杆(8)接触的部分对称设置有槽口(17),所述槽口(17)内通过小轴承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林诗峰禤俊鹏杨镇坡涂思强许婷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