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惟敏专利>正文

一种隐形通风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94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形通风门,包括门板以及设置在门板周边的门套,所述门板上端对应的门套向上延伸,且与基础结构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用于将门板的内外两侧连通,所述门套向上延伸部分将通风通道与室内连通的通风口内侧形成遮挡,所述基础结构将通风通道与室外连通的通风口外侧形成遮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门板上端部门套与基础结构配合形成的通风通道,使其在关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房间内外通风换气,解决了现有内走廊房间关门时无法自然通风换气的弊病,有效改善了室内环境质量,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简单,便于操作。

Concealed ventilation do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act ventilation door, comprising a door panel arranged on the door panel and the door around the door, the door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upper end extending upward, forming a ventilation channel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the ventilation channel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two sides of the door, the door to the extension part of the ventilation vent inside the channel connected with the room form block, the base structure of ventilation vents outside channel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of the formation of occlus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matched with a ventilation channel formed by the upper end of the door and the door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closed condition, can achieve the room inside and outside ventilation, solves the disadvantages existing in the corridor room closed to natural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形通风门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内走廊办公室、宿舍楼用的隐形通风门。
技术介绍
对于内走廊办公楼或者宿舍楼由于内门的存在,在关闭状态下无法形成穿堂风。由于使用功能的需求,内走廊内门常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所有房间门窗全开,可以实现较好的空气对流,通风状况。但在使用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内门常处于关闭状态,无法形成通风通道,形成空气对流。即使房间外窗打开,由于内门关闭或者对面房间内门关闭,也会造成房间通风不良,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也无法满足通过增强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需求。因此,如果能够解决内走廊两侧房间的空气对流,同时在内门关闭期间也可以形成贯通的自然通风通道,从而可以解决内走廊办公室或者宿舍楼在关门状态下良好的通风问题,可以在内走廊办公室或宿舍楼进行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得内走廊建筑能够在关门的情况下也能达到通风换气目的的隐形通风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隐形通风门,包括门板以及设置在门板周边的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上端对应的门套向上延伸,且与基础结构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用于将门板的内外两侧连通,所述门套向上延伸部分将通风通道与室内连通的通风口内侧形成遮挡,所述基础结构将通风通道与室外连通的通风口外侧形成遮挡。本技术所述的隐形通风门,其所述基础结构下端部预留有缺口,所述门板上端对应的门套呈L形,所述基础结构的下部与L形的门套对应配合而形成L形的通风通道。本技术所述的隐形通风门,其在所述基础结构与对应门套之间设置有通风通量调节部件,所述通风通量调节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基础结构或对应门套上。本技术所述的隐形通风门,其所述通风通量调节部件呈网状结构。本技术通过门板上端部门套与基础结构配合形成的通风通道,使其在关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房间内外通风换气,解决了现有内走廊房间关门时无法自然通风换气的弊病,有效改善了室内环境质量,而且本技术施工简单,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A-A剖视图。附图标记:1为门板,2为门套,3为基础结构,4为通风通道,5为通风通量调节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2所示,一种隐形通风门,包括门板1以及设置在门板1周边的门套2,所述门板1上端对应的门套2向上延伸,且与基础结构3之间形成通风通道4,所述通风通道4用于将门板1的内外两侧连通,所述门套2向上延伸部分将通风通道4与室内连通的通风口内侧形成遮挡,使通风通道在室内部分隐藏在门套之后而带来隐形的效果,所述基础结构3将通风通道4与室外连通的通风口外侧形成遮挡,使通风通道在室外部分隐藏在基础结构之后而带来隐形的效果。当门板关闭时,隐形通风口起到通风作用,当在室外自然风压作用下,室内风压大于走廊压力时,气流由室内流向走廊,反之,气流由走廊流向室内。其中,所述基础结构3下端部预留有缺口,所述门板1上端对应的门套2呈L形,所述基础结构3的下部与L形的门套2对应配合而形成L形的通风通道4,在所述基础结构3与对应门套2之间设置有通风通量调节部件5,所述通风通量调节部件5可滑动地设置在基础结构3或对应门套2上,通过通风通量调节部件的设置,可以有效调整通风量,或者根据需要启闭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量调节部件5呈网状结构,可有效防止室外的杂物由通风通道进入到室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门板开启时,并且走廊对面的门和窗也同时开启时,可形成对流通风效果;当门板关闭时,隐形通风门的通风通道起到通风作用,自然风通过通风通道的上部开口(室内不可见)进入外部隐形的通风口形成对流通风效果,经过CFD模拟计算,在室内外风压为5Pa条件下,此隐形通风门可以满足室内空气条件的需求。或者根据房间大小和窗户布置,调整外部隐形通风口的尺寸,使其满足通风需求。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对通风量的需求,通过调节通风通量调节部件,调整通风量的大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隐形通风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形通风门,包括门板(1)以及设置在门板(1)周边的门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上端对应的门套(2)向上延伸,且与基础结构(3)之间形成通风通道(4),所述通风通道(4)用于将门板(1)的内外两侧连通,所述门套(2)向上延伸部分将通风通道(4)与室内连通的通风口内侧形成遮挡,所述基础结构(3)将通风通道(4)与室外连通的通风口外侧形成遮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通风门,包括门板(1)以及设置在门板(1)周边的门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上端对应的门套(2)向上延伸,且与基础结构(3)之间形成通风通道(4),所述通风通道(4)用于将门板(1)的内外两侧连通,所述门套(2)向上延伸部分将通风通道(4)与室内连通的通风口内侧形成遮挡,所述基础结构(3)将通风通道(4)与室外连通的通风口外侧形成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通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惟敏高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庄惟敏高庆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