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体加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5864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体加密装置及方法。所述土体加密装置包括第一柱体、壳体、固定环以及第二柱体。所述壳体为环柱体,其包括至少两块侧板,各侧板相互围成一个内部呈漏斗状空间的壳体,所述第一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注入口,所述第二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排水口,所述注入口、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排水口相连通,所述土体加密装置在夯打力的作用下能够对加密土体施加侧限压缩力,既加快了土体加密的速度,又提高了土体加密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土体加密方法,由于所述方法使用了所述土体加密装置,因此具有提高土体加密的速度和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的优点。

Soil body encryp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oil encryp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 soil encryption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cylinder, a housing, a retaining ring, and a second cylinder. The shell is a cylinder,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two side plates, each side are surrounded by a shell of a funnel-shaped space inside, the first colum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jection port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the second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 down through the mouth of the injection port, the shell the interior space and the water outlet is communicated, the encryption device can be applied to the soil lateral soil limit compression force in the encryption of tamping force, accelerate the speed of encryption of soil and improve soil quality, encryptio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soil encryption method, because the method uses the soil encryption device, so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he speed and quality of soil encryption, shorten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reducing constr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体加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加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体加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修建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日益增多,为追求施工速度而忽略了地基承载力的案例时有发生,由于地基强度不够、土体不够密实而导致地基失稳破坏、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的工程质量问题,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传统的地基加固普遍只是对地下土体进行夯打来加密土体,由于所夯打的土体只是受到周围土体的约束,并非完全侧限状态,导致土体的加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能量,并且还不能完全保证地基加固的质量,这不仅延长了工期,还提高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体加密装置及方法,在能够保证地基强度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土体加密的速度和质量,从而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的最终目的。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体加密装置,包括第一柱体、壳体、固定环以及第二柱体,所述壳体为环柱体,其包括至少两块侧板,且各所述侧板相互围成一个内部呈漏斗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开口较大的一端为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壳体开口较小的一端为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壳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柱体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卡在所述固定环的内侧,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二柱体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注入口,所述第二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排水口,所述注入口、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排水口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倾斜段和竖直段,所述倾斜段的外侧轮廓为圆锥形,内部空间也为圆锥形,所述圆锥形的锥角为10°-15°,所述倾斜段的内径从顶端至底端逐渐变小,所述竖直段为圆环柱体,内部空间为圆柱形,所述竖直段的内径与所述倾斜段的最小内径相等,所述竖直段的壁厚与所述倾斜段的壁厚相等,所述竖直段位于所述倾斜段的底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柱体的底端设有向外翻转的第一折边,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向外翻转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柱体的顶端设有向外翻转的第三折边,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上设置的紧固件相连接,所述第二柱体和所述固定环之间通过所述第三折边和所述固定环上设置的紧固件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环为扁平状圆环,其内径略大于所述竖直段的外径,所述壳体和所述固定环连接时,所述竖直段卡在所述固定环内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柱体的外侧轮廓为棱柱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水口为圆形,所述土体加密装置还包括透水石,所述透水石为圆柱体,其外径略大于所述排水口的直径,所述透水石从底端塞入所述排水口形成过盈配合,所述透水石的底端包裹有橡胶垫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土体加密装置的外侧设有灌浆导管,所述灌浆导管包括顶部导管、中部导管以及底部导管,所述顶部导管贴着所述第一柱体的外侧从上至下布置,所述中部导管贴着所述壳体的外侧从上至下布置,所述底部导管贴着所述第二柱体的外侧从上至下布置,所述顶部导管、所述中部导管以及所述底部导管相连通,所述中部导管和所述底部导管上设有喷浆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土体加密装置还包括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为圆环柱体,其顶端设有向内翻转的第四折边,所述防滑装置与所述第一柱体、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折边以及所述第四折边上设置的紧固件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紧固件为螺栓和螺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侧板上设有若干细小的孔洞。一种使用上述土体加密装置的土体加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若干个土体加密装置置于地基土体内,以第一柱体的上沿刚刚埋入土体中为固定位置;步骤二,通过注入口向壳体的内部空间注入需加密的土体,直至加满,再在地基上方对土体施加夯打力,土体由此发生沉降;步骤三,拨开表层土体,拆解第一柱体与壳体之间的紧固件,先取出第一柱体,壳体由此分为两块侧板,逐一地抽出侧板,并将剩下的固定环、第二柱体以及透水石留在加固完成的地基内。上述土体加密方法中,步骤二和步骤三之间还设有灌浆步骤,灌浆步骤为:外接灌浆管路于土体加密装置外侧的灌浆导管,使浆液通过灌浆导管并从灌浆导管的喷浆孔喷出,并使浆液与土体加密装置外部的土体混合。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土体加密装置包括第一柱体、壳体、固定环以及第二柱体。所述壳体为环柱体,其包括至少两块侧板,各侧板相互围成一个内部呈漏斗状空间的壳体,所述第一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注入口,所述第二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排水口,所述注入口、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排水口相连通,因此,所述土体加密装置在夯打力的作用下能够对加密土体施加侧限压缩力,既加快了土体加密的速度,又提高了土体加密的质量。又由于所述土体加密装置为分体式设计,结构简单,且所述侧板表面光滑,易于拆出,可循环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体加密方法由于使用了所述土体加密装置,因此具有提高土体加密的速度和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土体加密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灌浆导管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滑装置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柱体,11、注入口、12、第一折边,2、壳体,2a、第一侧板,2b、第二侧板,21、倾斜段,22、竖直段,23、内部空间,24、孔洞,25、第二折边,3、固定环,4、第二柱体,41、排水口,42、第三折边,5、透水石,51、橡胶垫圈,6、螺栓,7、螺母,8、灌浆导管,8a、顶部导管,8b、中部导管,8c、底部导管,81、喷浆孔,811、喷浆区域,9、防滑装置,91、第四折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土体加密装置,参照常规的三轴压缩试验装置设计,包括第一柱体1、壳体2、固定环3、第二柱体4以及透水石5。其中,壳体2包括倾斜段21、竖直段22以及内部空间23。倾斜段21的外侧轮廓为圆锥形,内部空间也为圆锥形,其锥角范围可为10°-15°,本实施例中锥角等于11°,倾斜段21的内径从顶端至底端逐渐变小;竖直段22为圆环柱体,内部空间为圆柱形,其内径与倾斜段21的最小内径相等,竖直段22的壁厚与倾斜段21的壁厚相等,且竖直段22位于倾斜段21的底端,倾斜段21和竖直段22的内部空间即组成壳体2的内部空间23,内部空间23上下贯通呈圆锥形漏斗状。通过该壳体2中心线的平面将壳体2分割成两块弧面侧板——第一侧板2a和第二侧板2b,两块侧板表面光滑且设有若干细小的孔洞24。此外,壳体2的顶端设有向外翻转的第二折边25。第一柱体1的外侧轮廓为棱柱体,本实施例中为六棱柱体,中间设有上下贯通的圆形注入口11,第一柱体1的底端设有向外翻转的第一折边12。第一柱体1和壳体2之间通过第一折边12和第二折边25上设置的螺栓6、螺母7相连接。第二柱体4的外侧轮廓为圆柱体,中间设有上下贯通的圆形排水口41,第二柱体4的顶端设有向外翻转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土体加密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体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体、壳体、固定环以及第二柱体,所述壳体为环柱体,其包括至少两块侧板,且各所述侧板相互围成一个内部呈漏斗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开口较大的一端为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壳体开口较小的一端为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壳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柱体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卡在所述固定环的内侧,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二柱体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注入口,所述第二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排水口,所述注入口、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排水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体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体、壳体、固定环以及第二柱体,所述壳体为环柱体,其包括至少两块侧板,且各所述侧板相互围成一个内部呈漏斗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开口较大的一端为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壳体开口较小的一端为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壳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柱体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卡在所述固定环的内侧,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二柱体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注入口,所述第二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排水口,所述注入口、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排水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倾斜段和竖直段,所述倾斜段的外侧轮廓为圆锥形,内部空间也为圆锥形,所述圆锥形的锥角为10°-15°,所述倾斜段的内径从顶端至底端逐渐变小,所述竖直段为圆环柱体,内部空间为圆柱形,所述竖直段的内径与所述倾斜段的最小内径相等,所述竖直段的壁厚与所述倾斜段的壁厚相等,所述竖直段位于所述倾斜段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的底端设有向外翻转的第一折边,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向外翻转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柱体的顶端设有向外翻转的第三折边,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上设置的紧固件相连接,所述第二柱体和所述固定环之间通过所述第三折边和所述固定环上设置的紧固件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体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为扁平状圆环,其内径略大于所述竖直段的外径,所述壳体和所述固定环连接时,所述竖直段卡在所述固定环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的外侧轮廓为棱柱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为圆形,所述土体加密装置还包括透水石,所述透水石为圆柱体,其外径略大于所述排水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钟尉古晓雯张庆华贺冰容穗红余运波肖淑君杨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