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551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座垫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包括可为相互连接的坐垫和靠垫,凸起的后端延伸至坐垫芯正面的中部、前端延伸至坐垫芯正面的前边沿处,凸起的厚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凸起的宽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凸起的表面为拱起的弧形面;靠垫芯正面的上侧间隔形成有两个凹部,两凹部之间形成凸起,两凹部的表面与凸起的表面均圆滑过渡,优点是:坐垫和靠垫的结构能对驾驶员的坐姿进行有效的矫正,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坐姿驾驶,靠垫对驾驶员的腰及肩膀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大大减轻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腰和肩膀的负担,分散驾驶员身体各部位的压力;坐垫对驾驶员的臀部起到有效的支撑,分散臀部的压力。

Seat correcting cushion for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r seat, in particular to a car seat includes a seating position, connected to the seat cushion and the back cushion, the back cushion core extends to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ront side, front projection extends to the front edge of the front cushion core, the thickness of the convex front to back width decreases, raised from the bottom decreases gradually, the raised surface is an arc surface arch of the upper cushion core; interval positive form two concave, convex concave surf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and two concave convex surface is smooth,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ructure is the seat cushion and the back cushion of the driver sitting effective correction. Ensure the driver always keep driving the correct posture during driving, waist and shoulder cushion on the driver's play a good supporting role, greatly reduce the driver in the driving process The burden on the waist and shoulders disperses the pressure on each part of the driver's body; the cushion supports the driver's hips and disperses the pressure of the butto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垫
,特指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加,但随之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很多的司机在开车过程中坐姿不正确,在坐姿不正确的情况下长时间开车时,驾驶员的腰、肩膀及臀部的负担重,而汽车座椅的坐垫区对驾驶员的腰、肩膀及臀部无法起到有效的支撑,容易导致腰、肩膀及臀部酸痛,还容易导致驾驶疲劳,长年累月还会导致腰部疾病、肩膀疾病以及臀部疾病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矫正驾驶员驾驶坐姿的汽车坐姿矫正座垫。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包括可为相互连接的坐垫和靠垫,所述坐垫包括坐垫套与坐垫芯、靠垫包括靠垫套与靠垫芯,坐垫芯和靠垫芯均由记忆棉制成,坐垫芯的正面向下凹陷形成下凹区,坐垫芯正面前侧的中部向上凸形成凸起,凸起的后端延伸至坐垫芯正面的中部、前端延伸至坐垫芯正面的前边沿处,凸起的厚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凸起的宽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凸起的表面为拱起的弧形面;靠垫芯正面的上侧间隔形成有两个凹部,两凹部之间形成凸起,两凹部的表面与凸起的表面均圆滑过渡,记忆棉垫芯正面的下侧的中部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左、右两侧均向外边沿延伸形成弧形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坐垫芯或/和靠垫芯的正面上分布有若干个磁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坐垫芯或/和靠垫芯的正面的中部设置有橡胶垫或硅胶垫,橡胶垫或硅胶垫内间隔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冷凝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坐垫套的背面的后边沿的中部设有魔术贴或公母扣,靠垫套的下边沿的中部缝制有连接片,连接片的正面上设有可与坐垫套背面上的魔术贴或公母扣连接的魔术贴或公母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坐垫套背面的后边沿的中部设有安装片,安装片的外端膨胀形成柱形的卡接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靠垫套的上边沿上设有连接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靠垫套的上边沿上设有连接带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的连接带为松紧带,松紧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靠垫套上边沿的左右侧;或靠垫套的上边沿的左、右侧均设有连接带,两连接带的外端设有可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靠垫芯的宽度从上至下均逐渐增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靠垫芯的下端向内凹形成弧形的端面,靠垫芯背面的下侧的中部向上凹形成拱起的弧形面。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的坐垫和靠垫的结构能对驾驶员的坐姿进行有效的矫正,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坐姿驾驶,靠垫对驾驶员的腰及肩膀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大大减轻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腰和肩膀的负担,分散驾驶员身体各部位的压力;坐垫对驾驶员的臀部起到有效的支撑,分散臀部的压力。2、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在汽车座椅上安装、拆卸方便,还能缓解驾驶疲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坐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坐垫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坐垫芯上安装硅胶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坐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硅胶垫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靠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靠垫上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靠垫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靠垫芯上安装硅胶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10: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包括可为相互连接的坐垫1和靠垫2,所述坐垫1包括坐垫套3与坐垫芯4、靠垫2包括靠垫套5与靠垫芯6,坐垫芯4和靠垫芯6均由记忆棉制成,坐垫芯4的正面向下凹陷形成下凹区7,坐垫芯4正面前侧的中部向上凸形成凸起8,凸起8的后端延伸至坐垫芯4正面的中部、前端延伸至坐垫芯4正面的前边沿处,凸起8的厚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凸起8的宽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凸起8的表面为拱起的弧形面,驾驶员的臀部坐在下凹区7上,大腿位于凸起8的两侧,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臀部坐姿标准、正确,对驾驶员的臀部坐姿起到矫正的作用,分散臀部的压力,有效的缓解驾驶疲劳;靠垫芯6正面的上侧间隔形成有两个凹部9,两凹部9之间形成凸起10,两凹部9的表面与凸起10的表面均圆滑过渡,两凹部9与凸起10对驾驶员的肩膀起到支撑作用,减轻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肩膀的压力,靠垫芯6正面的下侧的中部为向下倾斜的斜面11,斜面11的左、右两侧均向外边沿延伸形成弧形面12,靠垫芯6正面下侧的结构能对驾驶员的腰起到支撑作用,减轻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腰部的压力。上述的坐垫芯4或/和靠垫芯6的正面上分布有若干个磁铁13,坐垫芯4的正面上设置有磁铁13时,磁铁13呈两列分布在凸起8的两侧,每列磁铁13的个数为3—5个;靠垫芯6的正面上设置有磁铁13时,磁铁13呈两列分布在靠垫芯6正面的两侧,每列磁铁13的个数为3—5个。上述的坐垫芯4或/和靠垫芯6的正面的中部设置有橡胶垫或硅胶垫14,橡胶垫或硅胶垫14内间隔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冷凝胶15,在天气比较炎热的情况下对驾驶员的背部和臀部进行降温,避免出汗,使驾驶员的驾驶感受更加的舒适。上述的坐垫套3的背面的后边沿的中部设有魔术贴16或公母扣,靠垫套5的下边沿的中部缝制有连接片17,连接片17的正面上设有可与坐垫套3背面上的魔术贴16或公母扣连接的魔术贴18或公母扣,坐垫1与靠垫2安装、拆卸方便。上述的坐垫套3背面的后边沿的中部设有安装片19,安装片19的外端膨胀形成柱形的卡接部20,具体结构为:安装片19的外端内塞入金属管形成膨胀的柱形卡接部20或安装片19的外端内塞入填充物形成膨胀的柱形卡接部20,卡接部20的卡在汽车座椅上进而使坐垫安装在汽车座椅上。上述的靠垫套5的上边沿上设有连接带。上述的靠垫套5的上边沿上设有连接带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的连接带为松紧带,松紧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靠垫套5上边沿的左右侧,使用时将松紧带套在汽车座椅的头靠与背靠的连接处上;或靠垫套5的上边沿的左、右侧均设有连接带21,两连接带21的外端设有可相互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为公母扣或魔术贴或旁开扣22,两连接带21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将靠垫2捆绑在汽车座椅上。上述的靠垫芯6的宽度从上至下均逐渐增大,靠垫芯6的下端向内凹形成弧形的端面,靠垫芯6背面的下侧的中部向上凹形成拱起的弧形面,增加靠垫芯6的强度。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包括可为相互连接的坐垫和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包括坐垫套与坐垫芯、靠垫包括靠垫套与靠垫芯,坐垫芯和靠垫芯均由记忆棉制成,坐垫芯的正面向下凹陷形成下凹区,坐垫芯正面前侧的中部向上凸形成凸起,凸起的后端延伸至坐垫芯正面的中部、前端延伸至坐垫芯正面的前边沿处,凸起的厚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凸起的宽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凸起的表面为拱起的弧形面;靠垫芯正面的上侧间隔形成有两个凹部,两凹部之间形成凸起,两凹部的表面与凸起的表面均圆滑过渡,靠垫芯正面的下侧的中部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左、右两侧均向外边沿延伸形成弧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包括可为相互连接的坐垫和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包括坐垫套与坐垫芯、靠垫包括靠垫套与靠垫芯,坐垫芯和靠垫芯均由记忆棉制成,坐垫芯的正面向下凹陷形成下凹区,坐垫芯正面前侧的中部向上凸形成凸起,凸起的后端延伸至坐垫芯正面的中部、前端延伸至坐垫芯正面的前边沿处,凸起的厚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凸起的宽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凸起的表面为拱起的弧形面;靠垫芯正面的上侧间隔形成有两个凹部,两凹部之间形成凸起,两凹部的表面与凸起的表面均圆滑过渡,靠垫芯正面的下侧的中部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左、右两侧均向外边沿延伸形成弧形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芯或/和靠垫芯的正面上分布有若干个磁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芯或/和靠垫芯的正面的中部设置有橡胶垫或硅胶垫,橡胶垫或硅胶垫内间隔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冷凝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坐姿矫正座垫,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贝斯特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