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钢丝加热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532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弹簧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钢丝加热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底板上,电源与滚轮连接,滚轮与所述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包括外缘为两个以上的瓣状结构,瓣状结构安装在锥形轴上,锥形轴一端通过螺栓与瓣状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弹簧钢丝加热时会产生热量,手工操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钢丝加热传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弹簧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钢丝加热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弹簧的制作经过进料、绕制和成型输送等工序,在绕制成型后的弹簧,通常是用箱子、箩筐等容器装起来,再人工送去进行另一加工工序,如热处理、装进布袋制作布袋弹簧、进行串接做成弹簧床网或做成打结弹簧再做弹簧床网等等,因此,这种方式结构使用时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在弹簧钢丝加热时会产生热量,手工操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钢丝加热传送装置,以解决弹簧钢丝加热时会产生热量,手工操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簧钢丝加热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底板上,电源与滚轮连接,滚轮与所述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包括外缘为两个以上的瓣状结构,瓣状结构安装在锥形轴上,锥形轴一端通过螺栓与瓣状结构连接。进一步,所述底板位于滚轮侧面设置有两环口,该两环口与两滚轮上缘位于同一水平位置。进一步,所述滚轮为三个并呈三角形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通过滚轮与所述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包括外缘为两个以上的瓣状结构,瓣状结构安装在锥形轴上,锥形轴一端通过螺栓与瓣状结构连接,实现对目标弹簧钢丝自动化加热传送,避免手工操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热传送装置单元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揭示的是一种弹簧钢丝加热传送装置,包括以串联形式分布的若干加热传送装置单元1,所述加热传送装置单元包括底板2,底板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滚轮3和加热装置4,其中,两滚轮3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通过轴承5活动连接于底板2上的涨套6,涨套6内活动设置有涨轴7,涨套6外周面设置有电极8,该电极8与滚轮3同侧。所述底板2位于滚轮侧面设置有两环口9,该两环口9与两滚轮3上缘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两滚轮3和加热装置4呈三角形分布,加热装置4下缘能抵接弹簧钢丝10;所述涨轴7通过螺栓11活动安装于底板2上,所述两滚轮3可以换成两加热装置4,三加热装置4在传送加热时效果更好。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弹簧钢丝加热传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钢丝加热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底板上,电源与滚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滚轮与所述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包括外缘为两个以上的瓣状结构,瓣状结构安装在锥形轴上,锥形轴一端通过螺栓与瓣状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钢丝加热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底板上,电源与滚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滚轮与所述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包括外缘为两个以上的瓣状结构,瓣状结构安装在锥形轴上,锥形轴一端通过螺栓与瓣状结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超英陈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华剑床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