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904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1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基于现有真空采血装置结构,引入智能检测定时提示装置,将留置针原理应用到真空采血前置装置,在真空采血管对接末端输血管(3)进行采血的同时,经所设计压板(6)触发压力传感器(9),实现针对采血时间的精准定位,并基于所引入的计时电路(12),进行下次采血计时定位,当达到下次采血时间点时,通过所设计语音提示器(13)实现采血提示操作。如此,能够自动化进行采血时间记录,并进行定时提醒,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更能精准实现多次定时采血操作,有效提高了多次定时采血的实际工作效率。

Intelligent vacuum blood sampling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vacuum blood component, the existing vacuum blood sampling device based on the structure,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lligent detection timing prompt device, the indwelling needle principle is applied to pre vacuum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vacuum vessel docking terminal (3).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of plate (6) trigger pressure sensor (9) to achieve precise positioning, sampling time, and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iming circuit (12), the next sampling timing positioning, when reaching the next sampling time point,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voice prompting device (13) for blood prompts. So, can automatic blood sampling time records, and regularly reminded,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can achieve precise timing sampling multiple operatio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actual timing sampling ti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属于采血

技术介绍
静脉采血是临床常规的一项护理操作,因疾病诊断需求不同,临床血液采集的频次要求也不同。有时只需一次采血,而有时需要多次、且定时采血,这其中多次、定时采血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反复穿刺,患者痛苦大、依从性较低;护士工作量大、反复穿刺血管给护士造成的心理压力也较大,并且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计时提醒,或者是患者本人计时提醒,这种计时过程很容易造成疏漏,而错过定时采血的时间点。因此,现有多次定时采血的方式,还停留在人为处理阶段,缺乏准确性与安全性,而且给患者造成较大疼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基于现有真空采血装置结构,引入智能检测定时提示装置,能够自动化进行采血时间记录,并进行定时提醒,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更能精准实现多次定时采血操作。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包括真空采血前置装置和真空采血管,其中,真空采血前置装置包括前端扎针、连接软管、末端输血管、柱体基座和保护罩;保护罩的其中一端为敞开口,且该敞开口的内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外径,保护罩的另一端设置贯穿保护罩内外空间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柱体基座外径相适应,柱体基座内嵌设置于该通孔内;前端扎针的尾部与连接软管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末端输血管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末端输血管的另一端由保护罩外部空间沿柱体基座的中轴线,插入、并穿过柱体基座位于保护罩内部空间;还包括压板、基板、插孔、压力传感器、插头、支路管、管帽、夹具、罩盖和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计时电路、语音提示器、滤波电路;插头经滤波电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电源经过控制模块分别为计时电路、语音提示器进行供电;控制模块、电源、计时电路、语音提示器、滤波电路设置于基板的上表面,插头设置于基板的下表面,且插头与基板下表面相垂直;滤波电路包括运放器A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其中,插头与滤波电路输入端相连接,滤波电路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运放器A1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连接滤波电路输出端,滤波电路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其中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之间的导线相连接,另一端与运放器A1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其中一端与运放器A1的同向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串联第三电阻R3,并接地;第四电阻R4串联在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罩盖的内径与保护罩敞开口的外径相适应,罩盖可拆卸式盖设在保护罩的敞开口;支路管的两端相互贯通,支路管的其中一端经连接软管的外壁、与连接软管内部相连通,支路管的另一端端口的内径与医用注射器上注射端的外径相适应,且支路管另一端端口的外径与管帽的内径相适应,管帽可插拔式的设置在支路管另一端的端口上;夹具可拆取式活动设置在连接软管上,针对连接软管中的管路实现贯通与阻断;压板的尺寸与柱体基座端面的尺寸相等,压板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两面的贯穿孔,且贯穿孔的内径与末端输血管的外径相适应,压板位于保护罩内部,且末端输血管穿过压板上的贯穿孔,压板随其贯穿孔在末端输血管上的移动而移动,压力传感器的底面设置于柱体基座位于保护罩内部的端面上,且压力传感器的顶面与所面对的压板面相连接;插孔内嵌设置在柱体基座上位于保护罩外部空间的侧面上,且插孔上孔口所在面与柱体基座侧面相平齐,插孔的底端经导线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且导线布置于柱体基座内部;插头与插孔之间可插拔式连接,电源依次经过控制模块、滤波电路、插头、插孔为压力传感器进行供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微处理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为ARM处理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智能真空采血组件,基于现有真空采血装置结构,引入智能检测定时提示装置,将留置针原理应用到真空采血前置装置,在真空采血管对接末端输血管进行采血的同时,经所设计压板触发压力传感器,实现针对采血时间的精准定位,并基于所引入的计时电路,进行下次采血计时定位,当达到下次采血时间点时,通过所设计语音提示器实现采血提示操作,如此,能够自动化进行采血时间记录,并进行定时提醒,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更能精准实现多次定时采血操作,有效提高了多次定时采血的实际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智能真空采血组件中,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处理器,并在实际引用中,具体使用ARM处理器,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所设计智能真空采血组件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智能真空采血组件中,针对电源,进一步设计采用纽扣电池,能够有效控制所设计智能检测定时提示装置的体积,最大限度保持所设计智能真空采血组件相对现有装置的外观,并且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智能真空采血组件在实际应用工作中取电、用电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智能真空采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端扎针,2.连接软管,3.末端输血管,4.柱体基座,5.保护罩,6.压板,7.基板,8.插孔,9.压力传感器,10.控制模块,11.电源,12.计时电路,13.语音提示器,14.滤波电路,15.插头,16.支路管,17.管帽,18.夹具,19.罩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包括真空采血前置装置和真空采血管,其中,真空采血前置装置包括前端扎针1、连接软管2、末端输血管3、柱体基座4和保护罩5;保护罩5的其中一端为敞开口,且该敞开口的内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外径,保护罩5的另一端设置贯穿保护罩5内外空间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柱体基座4外径相适应,柱体基座4内嵌设置于该通孔内;前端扎针1的尾部与连接软管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连接软管2的另一端与末端输血管3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末端输血管3的另一端由保护罩5外部空间沿柱体基座4的中轴线,插入、并穿过柱体基座4位于保护罩5内部空间;还包括压板6、基板7、插孔8、压力传感器9、插头15、支路管16、管帽17、夹具18、罩盖19和控制模块10,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的电源11、计时电路12、语音提示器13、滤波电路14;插头15经滤波电路14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电源11经过控制模块10分别为计时电路12、语音提示器13进行供电;控制模块10、电源11、计时电路12、语音提示器13、滤波电路14设置于基板7的上表面,插头15设置于基板7的下表面,且插头15与基板7下表面相垂直;滤波电路14包括运放器A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其中,插头15与滤波电路14输入端相连接,滤波电路14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运放器A1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连接滤波电路14输出端,滤波电路14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包括真空采血前置装置和真空采血管,其中,真空采血前置装置包括前端扎针(1)、连接软管(2)、末端输血管(3)、柱体基座(4)和保护罩(5);保护罩(5)的其中一端为敞开口,且该敞开口的内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外径,保护罩(5)的另一端设置贯穿保护罩(5)内外空间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柱体基座(4)外径相适应,柱体基座(4)内嵌设置于该通孔内;前端扎针(1)的尾部与连接软管(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连接软管(2)的另一端与末端输血管(3)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末端输血管(3)的另一端由保护罩(5)外部空间沿柱体基座(4)的中轴线,插入、并穿过柱体基座(4)位于保护罩(5)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6)、基板(7)、插孔(8)、压力传感器(9)、插头(15)、支路管(16)、管帽(17)、夹具(18)、罩盖(19)和控制模块(10),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的电源(11)、计时电路(12)、语音提示器(13)、滤波电路(14);插头(15)经滤波电路(14)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电源(11)经过控制模块(10)分别为计时电路(12)、语音提示器(13)进行供电;控制模块(10)、电源(11)、计时电路(12)、语音提示器(13)、滤波电路(14)设置于基板(7)的上表面,插头(15)设置于基板(7)的下表面,且插头(15)与基板(7)下表面相垂直;滤波电路(14)包括运放器A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其中,插头(15)与滤波电路(14)输入端相连接,滤波电路(14)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运放器A1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连接滤波电路(14)输出端,滤波电路(14)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其中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之间的导线相连接,另一端与运放器A1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其中一端与运放器A1的同向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串联第三电阻R3,并接地;第四电阻R4串联在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罩盖(19)的内径与保护罩(5)敞开口的外径相适应,罩盖(19)可拆卸式盖设在保护罩(5)的敞开口;支路管(16)的两端相互贯通,支路管(16)的其中一端经连接软管(2)的外壁、与连接软管(2)内部相连通,支路管(16)的另一端端口的内径与医用注射器上注射端的外径相适应,且支路管(16)另一端端口的外径与管帽(17)的内径相适应,管帽(17)可插拔式的设置在支路管(16)另一端的端口上;夹具(18)可拆取式活动设置在连接软管(2)上,针对连接软管(2)中的管路实现贯通与阻断;压板(6)的尺寸与柱体基座(4)端面的尺寸相等,压板(6)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两面的贯穿孔,且贯穿孔的内径与末端输血管(3)的外径相适应,压板(6)位于保护罩(5)内部,且末端输血管(3)穿过压板(6)上的贯穿孔,压板(6)随其贯穿孔在末端输血管(3)上的移动而移动,压力传感器(9)的底面设置于柱体基座(4)位于保护罩(5)内部的端面上,且压力传感器(9)的顶面与所面对的压板(6)面相连接;插孔(8)内嵌设置在柱体基座(4)上位于保护罩(5)外部空间的侧面上,且插孔(8)上孔口所在面与柱体基座(4)侧面相平齐,插孔(8)的底端经导线与压力传感器(9)相连接,且导线布置于柱体基座(4)内部;插头(15)与插孔(8)之间可插拔式连接,电源(11)依次经过控制模块(10)、滤波电路(14)、插头(15)、插孔(8)为压力传感器(9)进行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真空采血组件,包括真空采血前置装置和真空采血管,其中,真空采血前置装置包括前端扎针(1)、连接软管(2)、末端输血管(3)、柱体基座(4)和保护罩(5);保护罩(5)的其中一端为敞开口,且该敞开口的内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外径,保护罩(5)的另一端设置贯穿保护罩(5)内外空间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柱体基座(4)外径相适应,柱体基座(4)内嵌设置于该通孔内;前端扎针(1)的尾部与连接软管(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连接软管(2)的另一端与末端输血管(3)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末端输血管(3)的另一端由保护罩(5)外部空间沿柱体基座(4)的中轴线,插入、并穿过柱体基座(4)位于保护罩(5)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6)、基板(7)、插孔(8)、压力传感器(9)、插头(15)、支路管(16)、管帽(17)、夹具(18)、罩盖(19)和控制模块(10),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的电源(11)、计时电路(12)、语音提示器(13)、滤波电路(14);插头(15)经滤波电路(14)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电源(11)经过控制模块(10)分别为计时电路(12)、语音提示器(13)进行供电;控制模块(10)、电源(11)、计时电路(12)、语音提示器(13)、滤波电路(14)设置于基板(7)的上表面,插头(15)设置于基板(7)的下表面,且插头(15)与基板(7)下表面相垂直;滤波电路(14)包括运放器A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其中,插头(15)与滤波电路(14)输入端相连接,滤波电路(14)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运放器A1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连接滤波电路(14)输出端,滤波电路(14)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其中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之间的导线相连接,另一端与运放器A1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卫袁国跃步红兵李志娟郭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