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marking fishes of porgy,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ng fish, marking, temporary feeding, anaesthesia, marking, disinfection and temporary feeding after marking. The invention selects the T label, mark before anesthesia, marked fish dorsal fin arranged at the front part of muscle and other operations, not only to maximize the survival rate of sparoid signs, but also reduce the removal rate. And the sign method is practical, clear flow, great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agging, tagging technique makes the operation based, and influence on the sign after sparoid growth is small, suitable for the tagging of sparida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标志效果定量优选的鲷科鱼类批量标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鲷科鱼类标志放流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标志效果定量优选的鲷科鱼类批量标志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过度捕捞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多年的实践表明,增殖放流是修复渔业资源的重要和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增殖放流活动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投入量逐年递增,放流的效果也随之倍受各界关注。因此,如何科学评估放流效果成为研究的热点。标志放流是国内外通用的研究动物生活史(如洄游、生长、死亡、补充)、了解资源时空分布和评估增殖放流效果的主要手段。鲷科鱼类体型侧扁而高、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在鲷科的分类阶元下,该科内的多数鱼类个体大、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属于高级的食用鱼类,具有高经济及商业价值。此外,部分鲷科鱼类(如黄鳍鲷、黑鲷、紫红笛鲷等)的人工苗种培育技术已较为成熟,能稳定的大量生产,除用于养殖外每年有大量剩余苗种可供增殖放流用,近年来已成为南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中的主要品种。但是,国内对其基础性标志技术(如标签材料对比、标志部位对比、标志前后处理等)研究较少。而鲷科鱼类在增殖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鲷科鱼类标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鱼:选取健康鱼种;S2.标志前暂养:将挑选好的鱼放入池中暂养1天;剔除死亡和行为异常的个体,24小时不喂食;S3.麻醉:将鱼麻醉至失去平衡状态;S4.标志:将标志枪和T型标签消毒;标志时,一手拿鱼,一手持标志枪与鱼体呈15~45度角,将T型标签植入鱼背鳍基下方前部肌肉中;S5.消毒:将标志后的鱼消毒,消毒时供氧;S6.标志后暂养:将消毒后的标志鱼转移到暂养池中7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鲷科鱼类标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鱼:选取健康鱼种;S2.标志前暂养:将挑选好的鱼放入池中暂养1天;剔除死亡和行为异常的个体,24小时不喂食;S3.麻醉:将鱼麻醉至失去平衡状态;S4.标志:将标志枪和T型标签消毒;标志时,一手拿鱼,一手持标志枪与鱼体呈15~45度角,将T型标签植入鱼背鳍基下方前部肌肉中;S5.消毒:将标志后的鱼消毒,消毒时供氧;S6.标志后暂养:将消毒后的标志鱼转移到暂养池中7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鲷科鱼类标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麻醉采用丁香酚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鲷科鱼类标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丁香酚溶液浓度为30mg/L,由丁香酚和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少梁,曾嘉维,林坤,王学锋,王力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